首页 奇幻 民间故事三百篇

第254章 驴肉火烧

民间故事三百篇 月色柔情 1918 2025-03-15 22:52

  在河北保定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历史的痕迹如镌刻在城砖上的铭文,清晰而深刻。保定城,城墙巍峨,城门洞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城内,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烟火气息。

   明朝末年,战火纷飞,边疆战事不断。保定作为军事重镇,驻扎着一支明军部队。领军的将领名叫赵崇武,他为人正直,治军有方,深受士兵们的爱戴。这一年,北方的敌军频繁侵扰边境,赵崇武奉命出征,带领士兵们奔赴前线。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奋勇杀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然而,由于敌军来势汹汹,明军一时陷入了苦战。连续几日的征战,士兵们疲惫不堪,粮草也渐渐告急。赵崇武看着士兵们疲惫的面容,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在这关键时刻,粮草的供应至关重要,若不能及时解决,士兵们的士气将受到严重影响。

   一天傍晚,赵崇武带领几名亲兵,乔装打扮后,前往附近的村庄寻找粮草。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潜入村庄。村庄里一片寂静,大多数村民都已经入睡。赵崇武等人小心翼翼地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老者探出头来。看到门外站着几个陌生人,老者警惕地问道:“你们是谁?这么晚了有什么事?”赵崇武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老人家,我们是路过的客商,因为赶路错过了宿头,想在您这儿借住一晚,不知可否?”老者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神色诚恳,不像是坏人,便点了点头,让他们进了屋。

   进屋后,赵崇武向老者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老者听后,面露难色:“将军,实不相瞒,这几年战乱频繁,村里的粮食也所剩不多。不过,既然将军有难,我一定尽力帮忙。”说着,老者从里屋拿出了一些干粮和咸菜,递给赵崇武。

   赵崇武接过干粮,心中十分感激。他看到老者家中简陋,便拿出一些银子,想作为酬谢。老者却坚决推辞:“将军,您这是干什么?保家卫国是你们的责任,我们老百姓能帮一点是一点,怎能收您的钱呢?”赵崇武见老者态度坚决,只好收起银子,再次向老者道谢。

   在与老者交谈的过程中,赵崇武得知,村里有一位名叫王二的屠夫,平日里以卖驴肉为生。虽然如今粮食短缺,但他家的驴肉还有一些存货。赵崇武听后,心中一动,他想:驴肉营养丰富,若能做成军粮,既能解决士兵们的温饱问题,又能补充体力。于是,他向老者打听了王二的住处,决定去看看。

   赵崇武一行人来到王二家,王二得知他们是明军将领后,也十分热情。赵崇武说明了来意,王二二话不说,便答应将家中的驴肉全部卖给他们。赵崇武看着眼前这些新鲜的驴肉,心中却犯起了愁。这驴肉虽然好,但在战场上,士兵们行军打仗,携带和食用都不太方便。

   这时,王二似乎看出了赵崇武的心思,他想了想,说道:“将军,我有个主意。我们保定有一种小吃,叫火烧。这火烧外酥里嫩,若是将驴肉夹在里面,既能方便携带,又能随时食用,您看怎么样?”赵崇武听后,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连忙让王二制作一些火烧夹驴肉,尝尝味道。

   王二熟练地揉面、擀面、制作火烧。不一会儿,一个个金黄酥脆的火烧便出炉了。他又将煮好的驴肉切成薄片,加入一些青椒和调料,搅拌均匀后,夹入火烧中。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赵崇武接过火烧夹驴肉,咬了一口,外酥里嫩的火烧,鲜嫩多汁的驴肉,再加上青椒的清爽,口感丰富,味道鲜美。他不禁赞道:“好味道!这火烧夹驴肉真是美味至极。”其他亲兵也纷纷品尝,同样赞不绝口。

   赵崇武决定,将火烧夹驴肉作为军粮,供应给士兵们。他让王二和村里的其他村民一起,连夜制作火烧和煮驴肉。村民们得知是为了帮助明军打仗,都纷纷响应,一时间,村子里灯火通明,大家都忙碌了起来。

   天还未亮,赵崇武便带着士兵们赶回营地。他将火烧夹驴肉分发给士兵们,士兵们看到这些美味的军粮,顿时士气大振。他们大口吃着火烧夹驴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士兵们吃着火烧夹驴肉,体力充沛,斗志昂扬。他们奋勇杀敌,终于击退了敌军,取得了一场胜利。这场战斗的胜利,让赵崇武深知火烧夹驴肉的重要性。他决定,将这种美食带回保定,让更多的人品尝。

   回到保定后,赵崇武命人在城中开设了一家专门制作火烧夹驴肉的店铺。店铺开张那天,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大家品尝后,都对火烧夹驴肉赞不绝口。从此,火烧夹驴肉在保定城迅速传开,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