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第353章 皇帝怒京城惶乱

  再说旎啸,与三侍女共救伤者。所幸不久,关傲率数十名千阳门弟子赶至快活林,一同救治受伤的弟子。

   待清查地底密室与暗道之后,六扇门大当家高谷阳问旎啸,是否愿一同进宫面圣,却被旎啸婉言谢绝。

   旎啸直言时机未到,今日之战看似大胜,实则不然。

   那碧落守望殿竟再次弃尾遁逃,一夜之间,东西两地施展金蝉脱壳之计,日后恐难再寻此等大敌踪迹。因此,他欲在快活林再行搜寻,期望有所斩获。

   望着旎啸一脸惋惜,频频叹息,高谷阳方知旎啸确无心为官。否则,何以舍弃如此天大功劳,而让六扇门独揽?

   故而,他先前对旎啸的种种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高谷阳仅携数骑,匆匆奔赴京城,余众皆留原地。

   未及更衣换裳,血衣犹染,他便直入皇宫,面见圣上。

   他深知,万岁爷正翘首以盼,此刻若返六扇门,必为六扇门及己身招来祸端。

   待高谷阳奏明一切,万历皇帝闻之,惊愕不已。

   京师郊外二三十里之地,竟有鞑子潜藏快活林,于地底挖掘,构筑秘密巢穴,人数众多,且多为武林高手。

   更有甚者,兵器盔甲、粮食金银等物一应俱全,足以装备近万大军。而此秘巢,竟隐匿百年之久,距玉泉山皇家园林也是不远。

   念及此,皇帝不禁瞠目结舌,心中震撼,险些在臣子面前失态。

   回过神来,皇帝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命锦衣卫指挥史骆思恭,率领两千神枢营禁军,前往香山,彻底清查快活林及周边香山、玉泉山一带,以防暗敌潜藏。

   昨晚东边一战,虽杀敌上千,然黑袍男子逃脱,皇帝本未以为意。但今闻快活林地底之事,只觉冷汗涔涔,如芒在背。

   他冷声问道:“旎啸缘何不随你一同觐见?”

   高谷阳躬身行礼,答道:“禀圣上,旎啸说虽已斩敌数百,诛杀鞑靼高手数名,捣毁北元在京师的秘密据点,然他自认失算,致使陛下筹谋数月之布局功亏一篑。

   “他自觉无颜面对圣上,誓要再寻线索,揪出这股狡诈之敌——碧落守护殿。”

   万历皇帝听罢,脸色微变,似有不信之意,此等滔天之功,何人愿轻舍之?

   沉吟片刻,皇帝问道:“高爱卿以为如何?”

   高谷阳心中踌躇,知晓圣意难测,但旎啸所赠之人情天大,自当有所回报。

   于是,他躬身低语:“陛下,骆家之事,枝节盘根错节,牵涉甚广,锦衣卫、东厂、乃至皇宫深处,还有我六扇门,皆有牵连,暗敌之影不时浮现,且又横跨三朝,历经数十年。若论当下何人最宜查办此事,非旎啸莫属了。”

   皇帝见说,微微颔首。

   他忽又忆起,天明时分,东厂提督卢受与掌刑千户于泰前来禀报,言及辽东追寻数年的那股神秘势力,或许正与旎啸所查之人有关。

   片刻之后,皇帝复问大当家:“然则,朕至今仍不明其故,缘何他如此不计名利,不顾后果?莫非真乃痴愚之辈?亦或另有隐衷,图谋不轨?”

   高谷阳听罢,本欲提及当年西北之事,但又恐皇帝猜忌他与旎啸过从甚密,便答道:“陛下,臣不敢妄言。至少至今,臣未见他有可疑之行,不轨之心。至于将来如何,臣实难预料,还请陛下圣裁。”

   皇帝对高谷阳的回答颇为满意,微微点头,复又问道:“那快活林一战,伤亡几何?”

   高谷阳闻言,心中微愣,旋即领悟,皇上只怕是在意旎啸所统率的千阳门势力。

   但他故作糊涂,精明内敛,答道:“我六扇门折损近三百精锐,尚有近百人下落不明,随萧公公往北追击敌寇去了。至于千阳门,恐怕也有上百弟子战死,三四百人负伤。”

   皇帝听罢,转身故作沉思,面上却带着笑意,神情轻松。

   他回想起卢受所报,通州一战,千阳门伤亡百余人,心中本有所忌惮,未料西北快活林一战,其伤亡竟增数倍。

   转身面对高谷阳,万历皇帝面露悲痛与惋惜之色,缓缓说道:“死伤者,皆为我大明栋梁之材,虽出身三教九流,却英勇无畏,杀敌驱寇,皆为英雄,皆为我大明忠良百姓。

   “如此,你便代朕赐白银万两,令旎啸妥善安抚伤亡弟子,厚葬英魂。他虽淡泊名利,但绝不能让他的手下心生寒意。”

   高谷阳听罢,连忙躬身领旨。

   与皇帝闲聊数语后,他匆匆离宫,先返六扇门更衣,随后又急赴快活林而去。

   时至下午申时左右,百里云歌主仆,并韩夏、云竹及其他几山庄弟子,径直奔回千阳门而去。

   旎啸也是与众千阳门弟子返归城中。至于自周遭州府调集而来的山庄弟子,除却负伤沉重者需留养外,余者皆返回原地。

   就在不久前,高谷阳寻至旎啸身前,一番言语,暗含机锋。

   旎啸闻之,虽心中对圣上的猜疑戒备略有微词,然思及古往今来,帝王之心,岂有不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