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北宋群英录

第90章 藏头诗,计谋早定;边塞诗,豪迈且悲

北宋群英录 桑树下的粪球 2110 2025-03-15 23:04

  周侗刚给众位侠客分发好棉衣,众豪杰穿戴好衣帽之后,问周侗:“感谢周将军,有了这些棉衣,我们定然能到达于阗。”

   周侗摆摆手说:“要谢就谢莱国公吧,是他赏赐给大家的。”

   众豪杰拱手道:“多谢莱国公。”

   老和尚悟景问道:“周将军,这棉衣已经妥当了。不知这军械马匹,莱国公可否愿意提供一些?”

   壮和尚也赶紧上前催促:“是啊,周将军,若有军械马匹,即使不能得胜,也能减少我们的伤亡啊。”

   周侗面对大家的询问,为难起来了。

   老和尚悟景见周侗为难,说道:“莱国公能给我们提供棉衣,我们已经是非常感谢了。莱国公身居高位,有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我们不怪他。”

   周侗看着老和尚摇了摇头说:“莱国公没有说不提供军械马匹,但也没有答应,只是在我临走时给我念了一首诗。”

   老和尚赶前一步问道:“什么诗?你可记得?”

   “亥字访疑年,

   时辈六七人。

   一哀侵疾病,

   刻石像妇形。

   一枝栖未稳,

   切直平生尽。

   到今有遗恨,

   位下曷足伤。”

   周侗将莱国公的诗句缓缓背来。

   壮和尚看着窗外说道:“好绝妙的诗句,字字都透露出了悲凉。”

   小和尚慧天笑道:“什么破诗啊,都说寇准是大宋文坛第一人,可是这作诗的水平怎么像个小孩子呢?“

   “不对,这不是莱国公的水平,他这首诗定然有其他意思。慧景,快快将这首诗写下来。”

   老和尚悟景看着大家说。

   壮和尚慧景连忙将周侗所背诗句用石块在地上写了下来。写完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

   小和尚慧天吃惊的看着这首诗说道:“原来这是一首藏头诗啊。”

   老和尚悟景点点头说:“是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亥时一刻,一切到位。’”

   众人不由的赞叹:“莱国公好文采啊,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藏头诗来。”

   老和尚悟景也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莱国公大仁大义,不愧是大宋第一仁臣啊。”

   就在大家夸赞寇准的时候,一个士兵突然跳了进来,笑道:“大家不要忙着道谢而忘了大事。”

   周侗盯着这个士兵观看许久,才认出,这就是刚才通报有敌军来犯的巡逻兵。怎么会突然来到这里来呢?

   就在大家诧异的时候,士兵哈哈一笑摘掉了头盔和人皮面具,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屠龙山的张忠。

   “张忠,原来是你?”

   周侗惊呼道。

   张忠施礼道:“不好意思,周将军,我骗了你。”

   周侗稍微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道:“难道,北边并无辽军来犯?一切都是你虚张声势?”

   张忠笑道:“辽军确实没有,倒是有一千绿林好汉。”

   周侗不解道:“你还真的带一千人过来啊?”

   张忠笑道:“你以为王大人他们这么好骗么?我料定,他们一定会派出斥候一探虚实的。”

   周侗恍然大悟的说:“军械库不能私自打开,除非有紧急军情?怪不得莱国公一直在重复这句话,难道是在给我暗示?”

   张忠笑道:“正是!萧天凤受柴无畏所托,来屠龙山找我。柴无畏让我们打着辽国人的旗号,在城北鼓噪。以震慑延州的四大豪族,他们是富贵人,性命金贵的很,只要他们受到惊吓,定然会将军械分发给众英雄,让你们出城迎敌,这样以来我们就有机会骗取装备去于阗了。”

   众江湖好汉听到之后,纷纷感叹,莱国公和柴少侠足智多谋,各路英雄又配合的天衣无缝,此去于阗定然能取得胜利,打退喀喇汗王朝的侵略。

   周侗笑着说:“你们可真行,把我都蒙在鼓里了。”

   张忠又看了看天色,笑道:“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家随我一起去军械库吧。迟则生变啊。”

   众英雄都同意张忠的观点,跟随周侗一起去军械库了。

   柴无畏早就在军械库等着大家了。柴无畏走到库房门口大喝道:“敌军来犯,奉王大人,寇大人之命,来取铠甲装备,速速开门,若有阻拦者,立斩不赦。”

   把守军械库的士兵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柴无畏带领众人进去之后,只见里面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那是应有尽有。

   话不多说,柴无畏让众英雄们全部列装了盔甲和兵刃。并携带好足够的军粮(干粮),排好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往城北出发了。

   此时已经是亥时,风雪已停。一轮明月不知不觉的悄然升起,整个延州都被大雪覆盖,在银色的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神秘。银色的光洒在青色的城门楼上,洒在红色的灯笼上,一个身穿水云缎锦霞纹袍的老人(寇准),乎已经喝得有些微醺了,摇摇晃晃的走到城垛前。摇晃着手中的夜光杯,似一边畅饮一边欣赏延州城外的美景。只见城北十余里外有营帐百余座,篝火无数,在这白雪的映衬下,宛如有千军万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