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第353章 煤油灯

  三天后,云轩带着众人下船,将这艘钢铁巨兽交给一支不为外人所知的团队

   这支团队参与了从第一代蒸汽机用在战船上之后,每次出现新式船只都要通过他们长达一个月的试航

   试航没问题后,才将战船交付军队

   如今海军学院的各种书籍都是由他们编写的

   舰船在桥东港口装满了煤炭、水及食物,随后连夜出发

   此次试航的第一个任务是,从辽东港口出发,终点是夷洲,全程数千里

   ……

   五月,云轩回到洛阳

   五月中旬,云轩下旨减少第一代木制战船的生产

   另外三艘指挥舰分别由辽东、东莱、琅琊三座军事港口负责生产

   河级战舰由交州、江东沿海七座港口负责

   大型运输船由辽东二号港口负责建造

   ……

   云轩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将辽东境内的大部分钢铁厂搬到倭郡去了

   不止是辽东,整个大陆内有七成的钢铁厂都搬到倭郡,合并后组成十个大型钢铁厂

   国内百分之七十的钢铁都是倭郡生产的

   云轩开始也想将炼油厂搬到倭郡的,那考虑到地震因素,云轩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但云轩也在尝试寻找更好的办法

   ……

   随着第四代蒸汽机的制造成功,这代表着藏在深山中的油,将会失去利用价值

   云轩让人打开藏在山体中的仓库,看着里面整齐摆放的油桶,云轩实在不忍心放弃

   “唉,该如何处理这些东西呢?”

   “四代蒸汽机的性能已经达到了顶峰,若是再研发内燃机,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再者,以如今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打造出一台可以与蒸汽机匹敌的内燃机”

   “可是没有内燃机的话,这些提炼油又该如何处理?”

   “等各种科技水平提升后,这些油肯定能用到,但总是藏在这些深山中,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啊”

   “得好好想个办法”

   ……

   “想要让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提升,最基础的一点便是让百姓识字,开放教学”

   “有一些东西可以不用深入研究,但也要有些了解”

   “学会识字是深层次教育的基础,所以必须让整个大炎百姓多少都懂一些东西”

   “老一辈的可以不谈,但必须从这一代开始抓起,从小就放开基础教学,教学方式不能太过死板,需要让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空间”

   “想要在科技上得到突破,就必须放开死板的教育,不能像前世那样,永远只会走别人的路”

   “……”

   “还有要防止发生像前世那样的事情,思想道德不能丢,以后若是发现一个弄一个”

   云轩在离开辽东时,带走了一批煤油

   ………

   这天早朝,百官上奏完后,云轩让曹正淳提来一个小东西,百官百思不得其解

   高一尺,宽5寸,底座是铁盒,中部以上为镂空,中间有一个如同葫芦的琉璃瓶,在琉璃瓶中有半瓶水,有一根布条插在瓶中,布条一个往下扣的铁片

   ……

   “陛下,此物是?”

   云轩只是笑了笑,曹正淳从身上掏来一个火折子,将其吹燃,随后点在布条上,一缕火焰燃起

   曹正淳扭了一下铁片下方的按钮,火焰瞬间高涨

   随后在扭一下,火焰又瞬间变小了

   朝中百官满头迷雾的看着

   “陛下,这东西怎么像民间所使用鱼油灯啊?”

   “嗯,差不多”

   “不过呢,这里面的油不是鱼油”

   “不是鱼油?”

   百官互相轻声讨论

   “不是鱼油,那是什么油?豚油?”

   ……

   “众卿不用胡猜了”

   “光靠猜就能猜出来的话,这辈子都可能猜不出来的”

   “刘卿还记得当年在辽东提炼火油的事情吗?”

   刘伯温瞬间想起以前云轩光着膀子,带着一群汉子提炼火油的场景

   “陛下的意思是说”

   “不错,当年我们提炼出来四种东西,只用了其中一种,其他三种都藏于深山中”

   “而这盏灯使用的油,便是这三种中的其中一种”

   “……”

   ……

   文武百官听完后,刘伯温说道:“要是以这种煤油灯代替鱼油灯,全国百姓都能够用得起”

   “是啊,这种煤油灯比鱼油灯要亮了不少”

   “不错,特别是夜间行走的船只或者行人,手上多了一盏煤油灯,也多了一份人气”

   “陛下,这种煤油灯便于生产吗?”

   云轩点头“完全可以,不过需要注意安全,一旦这种煤油灯跌落在地上,煤油洒得到处都是,容易引起火灾”

   “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

   云轩在制造煤油灯的同时,内心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

   煤油灯可能会很快就被取代

   ……

   早朝开完后,云轩让曹正淳将礼部官员引到偏殿

   “臣等拜见陛下”

   “嗯,免礼,坐”

   “谢陛下”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