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风流俏佳人

第553章 论政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1966 2025-04-18 15:16

  杨文和指尖绕着茶盏盖儿,轻轻刮去浮沫,待那两道身影彻底没入月洞门,这才将茶盏搁在石面上,平淡询问:“那桩案子,可有眉目了?”

   杨炯原以为老爷子总要先细究自己回来后的见闻,再斟酌局势谋算,却不想劈头问的就是这学子案。

   他抬眼瞥见杨文和半阖的眼睑下泛着青影,忽地明白,想来老爷子早得了消息,若无七分把握,怎会这般单刀直入?

   杨炯转着眼珠,早瞧透老爹肚里的弯弯绕绕,当下也不拿捏,凑到石桌前笑道:“爹!这案子里各方搅成乱麻,您老就别拿我当雏儿考校啦!快说说,真凶到底是谁?”

   杨文和端茶的手顿在半空,听了这话,无奈用茶盏盖儿虚点杨炯鼻尖,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小子!”

   话未说完,眼底却漫起暖意。自家儿子哪般心性他最清楚,这般插科打诨,倒比那些个刻板孝道更熨帖。

   思及此,他搁下茶盏,指尖叩着石桌轻响:“实话告诉你,压樊楼头一遭命案,是皇太后下的手。”

   杨炯听得 “皇太后” 三字,眉头瞬间拧成个死结。他背着手绕着石桌踱步,靴底碾着细小石子沙沙作响,半晌才道:“竟是她?可她一介失势太后,撺掇两位长公主相争能得什么好处?便是为了皇嗣计,也该先与李淑通气才是。我一回京就见了李淑,瞧她言语间虽有掺和痕迹,却分明不知这起手的谋划是谁。皇太后这般贸然行事,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杨文和被杨炯绕得发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手指用力戳了戳石桌面:“还能因为什么?自然是因为你!”

   杨炯 “腾” 地站直,指尖戳着自己胸口,双眼瞪得滚圆:“我?!”

   杨文和扯着嘴角冷笑,手指蘸了些茶渍,在石桌上划出一苍劲的 “皇” 字:“你且算算,三国天子折在你手,便是那李乾元,也脱不得你我父子干系。如今你携大胜之威回京,莫说皇太后寝食难安,满朝公卿哪个不是提心吊胆?

   更别提你与兰陵早有婚约,偏又与漟儿……” 话未说完,已用袖角将石桌上的字抹得干干净净,“旁人或能装聋作哑,看局势发展再做定夺,可皇太后却等不及,一朝天子一朝臣,她怕的是江山改姓、宗庙易主!”

   杨炯听了,喉头溢出声轻笑,信步踱至石桌前。见那红泥小火炉歪歪斜斜,便弯腰拾起,从一旁抓一把松针细细填进炉口。

   火星子 “噼啪” 爆开,他头也不抬:“她当我与两位公主能暗结珠胎?忒也多心了。”

   杨炯将铜壶坐上炉口,水汽渐起。复又执起旧陶壶,先倾出半盏洗茶,又稳稳续上滚水,接着道:“皇太后这般借学子命案生事,既挫了两位公主的声威,又挑得她们反目。莫不是弃了第三代,转去押李泽那小子的宝?”

   杨文和拈起茶盏,就着热气轻啜一口,缓缓摇头道:“她哪有这般狠绝的魄力?若真有,何苦留下这许多破绽叫人拿捏?依我看,皇太后起初不过是想敲山震虎,拿李泽做幌子,好教两位长公主知道她手里还有张牌。”

   杨炯 “噗嗤” 笑出了声,袖角扫落石桌上半片枯叶:“她拿什么敲?宫里念了半辈子经的老菩萨,既没兵权又没实权,真当两位公主怕她?惹急了李淑,指不定哪天就送她去西天听真佛讲经!”

   杨文和却将茶盏重重一搁,盏中茶汤溅出星点:“你倒说中要害了。咱们都小瞧这深宫里的人喽。与其说是小瞧太后,倒不如说是小瞧了李乾元生前的算计。”

   “啥意思?她真有兵?大华的军卫都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颜夫子能看着她动兵?那老家伙不是最见不得外戚专权吗?想当年他亲手执笔下的《外戚论》,将皇后和宗室都得罪了个遍,如今他大权在握,更不可能看着这事发生了。”杨炯眉头紧皱,还是不敢相信,谁会放着炙手可热的长公主不投,偏去押注个深宫里吃斋念佛的老太太。

   杨文和见铜壶水汽冲得壶盖 “哒哒” 作响,抬手按住欲起的杨炯。自顾自将沸水注入紫砂壶,声线混着水声漫开:“李乾元临终设下四位顾命大臣,原想拿他们掣肘于我。却不知这四人本就心怀鬼胎。颜夫子要开寒门入仕路,老太君图个天波府世代尊荣,万和宜与康白又觊觎着军权。

   我不过略施手段,给颜夫子几分实权,压一压天波府的势头,再将万、康二人边缘化,原该平起平坐的四人,不过略作拉拢分化,立时就化作一盘散沙。

   这权力呀!就像那蜜糖,人人都嫌少,到手便不肯松口。”

   檐角漏下的日影恰好掠过他眼底精芒,茶盏搁在石桌上发出轻响:“那万、康二人被夺军权后蛰伏许久,到底寻着个法子,借皇太后的名头行事。如今听说,他俩早与李泽暗中勾连了。”

   杨炯望着石桌上青色的茶汤,忽觉杨文和指尖绕着茶盏的轨迹,到有几分将天下人都掌控其中之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