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梦幻旅游者

第154贾琏的才干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1950 2025-03-21 14:11

  

第154贾琏的才干

   陈星沉浸在《红楼梦》那丰富多彩的男性群像世界里时,惊讶地发现贾琏这个人物总是被人们轻易地贴上了“浪荡子”和“色男”这样简单而又刻板的标签。然而,当她以敏锐的目光仔细研读原着中的每一处描写后,却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原来,这位终日周旋于女强人王熙凤强大阴影之下的贵公子,实际上是封建末世时期极为罕见的务实主义者。

   无论是护送孤苦伶仃的少女千里迢迢去扶灵归葬,还是全力营建规模宏大的省亲别墅;不管是巧妙地斡旋于错综复杂的家族危机之间,还是机智地处理那些令人头疼不已的桃色风波,贾琏都如同行走在燃烧的火焰之上的钢刀一般,惊险万分,又如从凶猛老虎的口中偷偷夺取食物那样,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谋。在这一系列艰难险阻面前,贾琏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超乎常人的生存智慧,甚至远远超过了贾珍以及贾宝玉等人。

   在那个礼教束缚与个人欲望相互交织的时代,贾琏就像是在一根纤细的钢丝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演绎着封建贵族阶层最后的一丝体面。他的手段之高超,让人不禁为之惊叹,真可谓是将这场人生大戏玩得风生水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贾琏护送林黛玉返回扬州办理丧事的那段情节,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整部书中最为人低估的一部职场教科书。当林如海突然间因病离世时,贾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让贾琏代替自己的嫡孙宝玉来护送黛玉回家奔丧。仅仅是这一决策本身,便已经充分显示出了贾母对于贾琏能力的实质性信任。

   在这段旅程之中,贾琏面临的挑战可不仅仅只是安抚那位刚刚失去父亲的柔弱孤女那么简单。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于,他还必须时刻警惕并应对来自林氏宗族对于林家巨额遗产的贪婪觊觎。虽然书中并没有详细地写明其中的具体细节,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贾琏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

   从林黛玉返京之后携带众多书籍归来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她此次回京所带来之物并非仅仅只有那些珍贵的典籍。而更为重要的是,林家那令人咋舌的三百万家财也尽数归入了贾府之中。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足以证明贾琏在这场复杂的遗产交割过程当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手段。

   贾琏不仅成功地维护了林黛玉应有的权益,确保她在失去至亲之后依然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和保障;同时,他还巧妙地为贾府谋取到了巨大的实际利益。如此精妙绝伦的平衡之术,实在是远远超越了贾政在处理甄家被抄家一事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手足无措和应对无力。

   在元妃省亲这项浩大的工程当中,贾琏所展现出来的统筹规划能力更是显得卓越不凡。当时,贾珍父子一心沉醉于园林的精巧设计之中,对其他事务无暇顾及。正是贾琏亲自调度三万两白银用于采购各种奢华精美的物品,如“妆蟒绣堆、刻丝弹墨”等等。这些物资的及时到位,无疑为整个省亲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当王熙凤正忙于与太监们就工程款的问题进行艰难周旋之时,又是贾琏通过与江南甄家暗中合作,巧妙地解决了资金周转方面的难题。面对贾蓉关于“帐幔帘子预备几成”这样具体而细微的询问,贾琏都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准确无误地掌控着多达百余种物料的筹备进度。

   贾琏这种能够将原本充满诗意和风雅之气的事情转化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的系统工程,并以务实高效的态度去推动其进展的精神品质,在那个以吟诗作赋为时尚的贾府众爷们当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存在。

   然而,对于贾琏后来再娶尤二姐这件事,则需要我们将其放置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语境下来加以审视和评判。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男子纳妾或许并不算是罕见之举,但其中所涉及到的伦理道德以及家族关系等诸多因素却往往错综复杂、微妙难言。

   当时王熙凤身患“血山崩”这一顽疾,难以孕育子嗣。按照《大清律例》中的“七出”规定,如果妻子没有儿子,丈夫便有理由将其休弃。然而,贾琏并未选择休妻这条路,而是决定纳妾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此一来,他既能履行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又能保全王熙凤作为正室夫人的颜面和尊严。

   当贾琏在小花枝巷购置外宅时,更是展现了他的心机和谋略。他特意挑选了宁国府的旧日仆从前来侍奉,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消息走漏到王熙凤那里,还为将来可能将妾室扶正预先留下了余地。

   这种在封建礼法的夹缝之中巧妙地寻求平衡的智慧,比起贾珍那种不顾伦理纲常、做出“爬灰”这般禽兽不如行为的人来说,实在是高明太多。即便是身处充满诱惑的风月场所,贾琏也依然坚守着最后的道德底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