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大观园,桂花香气浓郁得化不开,混杂着蒸蟹的鲜香,飘荡在每一个角落。螃蟹宴正酣,史湘云做东,园中姊妹们齐聚,笑声如银铃般此起彼伏。
王熙凤穿梭其间,一身绛紫色缎子袄衬得她肤白如雪。她一会儿为贾母细心剥蟹,蟹肉完整地置于金边小碟中;一会儿又与鸳鸯、平儿等说笑打趣,眉眼间尽是当家奶奶的从容。
“二奶奶也坐下好生吃些罢。”贾母见她忙前忙后,忍不住开口。
凤姐笑吟吟地回道:“老祖宗放心,我刚才已尝过了,这蟹肥美得很。”话虽如此,她实则只匆匆沾了沾唇。
宴至中途,凤姐见众人吃得差不多了,便悄悄向平儿递了个眼色。平儿会意,悄然退下,往藕香榭方向走去。
史湘云正在那里指挥小丫头们添酒加菜,见平儿来了,笑问:“可是凤姐姐有什么吩咐?”
平儿含笑行礼,轻声道:“我们奶奶那里实在抽不开身,又没好生吃得,故叫我来问问,可还有剩下的蟹?想要几个带回去晚上解馋。”
湘云性情豪爽,立刻命人拣了十个极大的螃蟹,用精致食盒装好。平儿接过,又补了一句:“若有团脐的,多拿几个更好。”
这话说得轻巧,却让湘云微微一怔。团脐是母蟹,黄多膏肥,凤姐素来不爱吃太油腻之物,怎会特意要母蟹?
平儿提着食盒正要离开,却被李纨强拉着坐下吃酒。李纨笑道:“你平日伺候凤丫头辛苦,今日也松快松快。”
平儿推辞不过,只得坐下。几杯酒下肚,她白皙的面庞泛起红晕,眼中也有了平日难得一见的轻松。
凤姐在宴席上久等平儿不回,又派了个婆子前去。婆子带回的不仅是平儿,还有一碟精致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
“我们奶奶说,这是舅太太刚送来的,请姑娘们尝尝,别笑话她要嘴吃。”婆子传话道。
众人笑作一团,唯有黛玉细长的眉毛微微挑起,轻声对身旁的宝钗道:“凤丫头何时这般贪嘴了?倒不似她平日作风。”
宝钗微笑不语,眼中却掠过一丝了然。
---
荣国府东院,贾琏正无聊地翻着账本。窗外传来的笑语声更添他心中烦闷——他是爷们,不好去园中与姊妹们凑热闹。
“二爷,奶奶回来了。”小丫鬟通报声未落,凤姐已掀帘而入。
她身后跟着的平儿提着食盒,蟹香四溢。
“怎的这么晚才回?”贾琏皱眉,语气中带着不自觉的埋怨。
凤姐不答,只示意平儿将食盒放在桌上。她亲自打开盒盖,热气和香气一同涌出。
“今日的蟹极好,我特意留了些给你。”凤姐语气平淡,却细心地将最肥的一只母蟹放到贾琏面前。
贾琏一愣,眼中的烦闷顿时消散,换上惊喜的神色。他最爱吃蟹,尤其是团脐母蟹,不想凤姐竟记得。
凤姐又转头对平儿道:“你也累了,下去歇着罢。”
平儿乖巧退下,临走前不忘为他们掩上门。
烛光下,凤姐为贾琏斟上一杯温酒,自己则小口啜着茶。贾琏吃得津津有味,不时称赞蟹黄肥美。
这一刻,他们不像是日后会反目成仇的怨偶,倒像寻常人家的小夫妻,有着难得的温馨。
“前儿舅太太送来那匹云锦,我瞧着给你做件斗篷正好。”凤姐忽然道。
贾琏抬头,见她眼中有关切之色,心头一暖,道:“你留着给自己做吧,我衣裳够穿。”
这般体贴的对话,在他们婚后已许久未曾有过。
---
然而好景不长。螃蟹宴上的温情,如同秋日最后的暖阳,转瞬即逝。
那年凤姐生日,荣国府大摆宴席,热闹非凡。凤姐作为寿星,被众人轮番敬酒,脸上飞红,眼中却有着当家奶奶的得意。
酒至半酣,她想起一事要问贾琏,便带着微醺往自己院里走。
不料刚至廊下,就听见屋内传来女子娇笑声和贾琏的温言软语。凤姐脸色骤变,一把推开门,只见贾琏与鲍二家的衣衫不整地搂在一处。
“好你个没良心的东西!”凤姐气得浑身发抖,冲上去就要撕打。
贾琏酒意上头,又羞又怒,竟从墙上抽出宝剑,厉声道:“你这妒妇,今日我就结果了你!”
凤姐见他真动了杀心,又惊又怕,边跑边哭喊:“杀人啦!琏二爷要杀我!”
一场生日宴,就这样成了闹剧。最后还是贾母出面,将贾琏狠狠训斥一顿,才勉强平息风波。
但自此,琏凤二人之间那点残存的情分,彻底断了。
---
深冬的一夜,大雪纷飞。平儿轻手轻脚地为凤姐卸妆,见她镜中的容颜虽依旧明艳,眼角却已有了细纹。
“奶奶近日气色不好,可是累了?”平儿小心翼翼地问。
凤姐冷笑一声:“累?我这一生,不就是为他们贾家做牛做马么?可得了什么好?”
平儿不敢接话,只细心梳理着她乌黑的长发。
“你可记得那年秋天的螃蟹宴?”凤姐忽然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