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第265章 这才算是真正的领袖

  临走前,他瞥了一眼刘备,眼中闪过一抹讽刺。

   好像在说:老刘,抓到我又能怎样?最后还不是要把我放回去?

   等回到许都,今天的耻辱一定要加倍偿还!

   郭图心中怀着这份嘲讽的得意,高昂着头准备离开。

   “站住!”

   蒋华强突然喝道。

   几名卫兵迅速上前,拦住了郭图。

   郭图心中一惊,连忙回头看向蒋华强。

   看到对方冷冽的眼神,郭图有种不祥的预感。

   “主公!”

   蒋华强一脸严肃地向刘备拱手:“袁绍先打徐州,又来攻打荆州,屡次挑衅主公!”

   “请允许我割下郭图的耳鼻,警示袁绍!”

   “我们要让他知道,谁敢冒犯主公,必定付出代价!”

   这番话说出来,郭图吓得脸色大变。

   双腿发软,差点摔倒。

   蒋华强竟然要割掉他的耳鼻!

   作为天下名士,汝颍士人的领军人物,要是被割了耳朵鼻子,多大的羞辱啊?

   还有何脸面再见世人?

   “文韬说得对!”

   “袁绍这个老狗,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三番五次挑衅我们!”

   “这次不好好给他点颜色看看,他还真以为主公你好欺负呢!”

   “砍了这个姓郭的耳鼻,好好吓吓那个老贼!”

   张飞激动地大叫起来。

   其他将领纷纷赞同。

   刘备眼里也闪现一股坚决的目光。

   蒋华强的话确实没错。

   从他还是徐州牧时,袁绍就曾纵容袁谭入侵徐州。

   后来在官渡之战,袁绍再次派袁谭进攻徐州。

   前不久,袁绍更带着十几万大军攻打荆州。

   自始至终,都是袁绍仗着实力强大,不断主动侵犯。

   必须要给他一个血的警告!

   “文韬所言甚是!”

   “我们要狠狠地敲打袁绍,让他明白我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备了!”

   “与我为敌者,必付出代价!”

   刘备拍案而起,大声命令:“来人,割下郭图的耳鼻,再把他赶出去!”

   命令下达。

   张飞激动万分,捋起袖子就要亲自上阵。

   郭图吓得失声尖叫:“齐公,你说过要放我回去的,为什么要食言?”

   蒋华强冷笑一声:“主公当然会信守承诺,但并没说让你完好无损地回去。”

   “只留下你的耳鼻,这并不算是背信弃义。”

   郭图哑口无言。

   如果按蒋华强这么说,别说割他耳鼻,哪怕把他弄成人棍甚至砍死再送回去,也算履行诺言。

   这简直太不讲道理了……

   正当郭图想要辩解时,张飞一把抓过郭图的脑袋,往地上狠压。

   “齐公,饶命啊,手下留情啊~”

   郭图吓得浑身颤抖,拼命哀求。

   张飞一脚踩住他的头,挥剑便砍。

   “咔嚓!”

   郭图的鼻子瞬间被斩断,鲜血四溅。

   厅内响起一阵惨叫声。

   还没缓过劲来,张飞又快速两剑。

   两只耳朵也应声落地,叫声再次响起。

   张飞这才松脚收剑,郭图脸上满是鲜血,在地上痛得翻滚。

   “郭图,今天主公留你一命,回去告诉袁绍。”

   “近日之内,主公将率领大军北伐,彻底铲除袁氏一族。”

   “让他们洗脖子备棺材,等死吧!”

   蒋华强代表刘备发出了最后通牒。

   郭图被吓得浑身哆嗦,连疼痛都忘了。

   挣扎着爬起来,捡起掉落的耳朵鼻子,怨毒而又恐惧地看了一眼刘备。

   然后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

   “没想到,齐公竟这么果断。”

   “既讲道理又不手软,这才算是真正的领袖。”

   “看来,我沮授终于遇到英明的主公了…”

   沮授看着刘备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眼里多了几分敬意。

   ……

   许都,宫殿内。

   医生为袁绍取下眼罩,他眼睛周围的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不用再敷药了。

   袁绍盯着铜镜里那张丑陋的独眼脸,内心一阵反感,连忙摆手让医生把眼罩再戴回来。

   “刘备,这一箭之仇,我早晚会让你百倍偿还…”

   说着,袁绍将手中的镜子狠狠地摔在地上,牙齿咬得咯吱响。

   在一旁的袁谭、逢纪、辛毗等人一个字都不敢多说,生怕一句话不对惹得袁绍更加烦躁。

   “启禀主公!”

   “郭尚书回来了,正在外面等着呢。”

   一听这话,袁谭、辛毗几人顿时来了精神,面露喜色;而逢纪则撅着嘴,有些不高兴。

   看到他们的反应,袁绍的心情也有所好转:“让他进来吧。”

   一会儿功夫,

   郭图在卫兵的搀扶下一步一颠地进了大殿。

   当所有人看到他的样子时,都不由得惊呆了,整个大厅一片骚动。

   眼前的郭图,鼻子和耳朵都没了,满是血痕的脸比袁绍还要吓人许多!

   “郭…公则?”

   “你怎么成了这副惨样?”

   见此情景,袁绍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