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

第143章 玩把大的

  申时

   林泽祖谢绝了江姐安排的骡车。在小馨儿依依不舍的目送中徒步走向了松山镇。

   林泽祖先去了松山书坊,见到了王川交了画筒,顺便买了些纸张便辞别了王川回到了私塾。

   王继学还没有到,林泽祖便把带来的物品整理了一番之后,就拿着笔墨纸砚去了班里。

   李本道和李本典兄弟两人此时此刻正在伏案奋笔疾书呢!林泽祖微笑点了头算打了招呼便入了座位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报考童生基本上没有什么门槛。所以每年参与报考的人数特别多。独木桥就一座千军万马都在上面。

   每年临江县童生只录取三十名。临江县还算是个大县,有的偏远小县也不过是十名左右。可想而知考童生竞争是相当残酷的。

   朱夫子除了每日固定的要求写诗文各一篇外背诵抽查是免不了的。

   谢有生,李本道和李本典他们三个基本上是轮流挨板子,是朱夫的固定嘉宾了。

   王继学偶尔会挨上一次成了飞行嘉宾。

   唯独林泽祖例外,背诵是他的强项每每都会安然无恙。

   可是朱夫子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

   对林泽祖的抽查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了。还包括别的经史子集。这可苦了林泽祖了,有的书他根本就没有看过。

   挨打还要立正然后朱夫子就会拿出一本书给他。

   这些书可都是朱夫子的珍藏,有注解过的,也有的是没有注解过的,官印本的,坊印本的,手抄本的什么都有。

   被打肿了的手儿接过厚厚的书本那滋味真叫酸爽。

   因此整个备考的甲班没有一个是幸运儿。

   每每见到朱夫子提溜着把戒尺五人心里都发毛。连说句呜呼哀哉抱怨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如此高压让领泽祖受益匪浅同时阅读量大大增加。

   这也是朱夫子给林泽祖变相的开小灶。

   林泽祖哪里会知道朱夫子之所以如此。这其中惹事的罪魁祸首就是远在临江城致远书院的朱文昌。

   朱文昌为了想把林泽祖拐带到他们一个班。就写信刺激朱夫子左一个埋没人才右一个见见世面。

   这才把朱夫子搞得火起。不过林泽组的进步之快也引发了朱夫子的惜才爱才之心。

   现在再看林泽祖的试帖诗,平仄入韵自不必说了用文用典也颇有章法。

   其在八股文破题束股上往往都别具新意,

   骈文本就难写,每日所书虽说内容空泛但用词上对仗工整也颇见力道。

   因此朱夫子这才拿出自己的珍本变着法的一本又一本的给林泽祖加大了阅读量。

   这些书可都是他的命根子,就算是朱文昌也不能带出这个小院更别说别人了。

   私塾的生活是枯燥的。特别是对于备考的甲班五人来说。

   但是他们连品味枯燥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

   朱夫子那可是真下的了手,就算是上了茅厕也要跑步着去,回到了舍躺在床上着,哪还有功夫你长我短的相互搞事情。

   用朱夫子的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

   临江城柳府书房。

   “泽祖这厮竟然不来书院真是气煞我也,枉费本公子的一番心思”。

   朱文昌正在读着林泽祖的回信。

   信只有一封,林泽祖休沐日忙的一团糟,索性就偷懒来了个二合一。

   “你这厮大呼小叫的做甚接着往下看”。

   两个少年头碰头的看着书桌上的信。

   “呵呵……这厮还真的是不想来了,老朱我说你那招不行吧这叫适得其反”。

   “这是看不上临江县的书院要去府城了,老柳你看你看”。

   “嚯!这厮口气不小,好一句待来日淮南府城看江月”。

   朱文昌又呜啦呜啦的开始大叫起来。

   林泽祖的信写的不长。主题有二:

   第一就是不考什么致远书院。

   第二若是柳自如和朱文昌要玩就玩把大的。三人相约过了童生试就地入学淮南府。

   信的最后还来了一句很撩拨人的话: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俩少年读完信以后相视一眼,两个人眼中光芒异样。

   柳自如命小厮把画筒送往县学爷爷柳道明的住处。

   他可不敢私下动那古灵精怪的小姑奶奶的物件。

   一句撩拨人的话卷起两位无忧无虑少年的身心。

   从此柳府书房少了放荡不羁的狂笑。

   ………

   临江县学博雅小院

   “晴儿姑娘这是少爷府上小厛刚送过来的画筒子,说是给大小姐的”。

   博雅小院后院西厢房。

   老妈子吴妈恭敬的把画筒递上。

   晴儿接过了画筒。

   “吴妈中午的饭菜需要清淡些,小姐吃不了太腻的口食”。

   “省得了我这就去后厨看着”。

   晴儿打发了吴妈转身就进了书房。

   半晌午的阳光热烈。

   大小姐慵懒的半躺在卧榻上正专心的看着书。

   “小姐少爷派人送来了画筒”。

   “真的!等了好多天了终于到了,我寻思还需几日呢?快快打开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