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131章 告洪氏祖祭书

  ‘嘶。。。’

   只见洪承畴倒吸一口凉气,双目圆瞪,双手颤抖着,哆哆嗦嗦的打开信封,从中取出几页信纸。

   洪承畴不由自主的低声念道:“洪氏自唐起,受封国公,然世代式微中落,但亦不敢忘祖背宗,昔蒙元鞑靼入侵,汉家子弟沦为奴仆,我洪氏时代耕读,虽有才,但亦不侍贼。”

   “胡虏为祸天下,幸赖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振汉家儿郎之荣光,我朝优待仕人,洪家历代先祖世受国恩,乃父以忠孝闻名乡里,竟出尔等不忠不孝之辈,身为大明臣子,战场兵败,怎可苟且偷生,降于建奴。”

   “令乃父与老身无颜面见乡里,洪家时代清名,毁于一旦,乡众耻与为伍,朝廷仁慈,未究家责,但乃父心念崩塌,一病不起,郁郁寡欢辞世而去,老身亦无颜面见世人,为正我洪氏家风,今老身代亡夫手书一封。”

   “敬呈洪家宗祠,愿以为证,逐洪氏子承畴于祖宗门墙之外,以正家风,还洪氏世代清白,亡夫与老身教子无方,辜负朝廷,实为大罪,愿日日诵经礼佛,为洪家消孽,为枉死的汉家儿郎超度往生。”

   “老身愿死后下地狱赎罪,为不孝子还债消孽,望祖宗宽恕,傅氏仅此祭告列祖列宗。”

   读到这儿,信,不,不能算是信,因为这不是写给自己的,洪承畴泪流满面,双手颤抖的看着信纸上的话,到此结束,他的心,也早已疼到抽搐,再也忍不住,放声哭嚎。

   “爹啊。。。儿子不孝,儿子该死啊,为什么,为什么啊,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啊,是我害死了爹啊,我这不忠不孝的畜生啊,为什么,为什么当初没有死在辽东啊。”几十岁的洪承畴再也控制不住,像一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是我,都是我,是我懦弱,是我怕死,辜负了爹和娘对我的教导,洪三啊,你说,爹娘还怎么见人啊,又不知受了多少的白眼和恶语,我真该死啊,我丢尽了爹娘的脸,让他们羞愧之至,我不敢想象,爹娘这几年是如何过的,呜呜。。。”

   洪承畴哭的抽抽噎噎的,还在一遍自责,扇自己的巴掌,洪三作为家奴自然明白其中的痛苦,也是陪着洪承畴哭泣。

   而祖大寿见洪承畴的样子,再听闻洪母的诰文,心中亦是感同身受,虽然他世居辽东,但其时家中父亲致仕后,和妻子还有几个儿子都在北京,现在都随着朝廷去了南京。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朝廷又不傻,像吴三桂也是世居辽东,他在辽东掌军,他父亲吴襄就在北京居住,像李如松、李如柏等也是世居辽东,但在辽东掌军,他父亲李成梁就在北京居住等等,可以看做隐性人质。

   不然朝廷怎么能放心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你们,包括现在的朱慈烺所做的,除了西北和东南暂时还没插手,其他军队的家属,也都在南京居住了,这算是不成文的潜在规定吧。

   想想自己的儿子祖泽清,现在在太子近前效命,会不会因为自己被同僚看不起?遭受同僚、下属的白眼?儿子会不会恨自己,因为自己影响他的仕途和交际,让他不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

   此刻的祖大寿,心中也像长满了草一样,犹如猫抓一样,他刚才就已经对洪承畴吐露了心迹,现在更是控制不住。

   他和洪承畴还有些不一样,就是他已经被俘过两次了,每次被俘,实在都是山穷水尽之时了,而且他是有过反正之迹的。

   第一次被清军围困,救援军队被打援,无法解救,他祖大寿在城中人相食,硬是撑到了最后一刻,实在无以为继,要被饿死,才投降了。

   然后趁清军不备,又跑回了大明,继续领兵抗清,第二次简直又是上一次的翻版,又是被围困到弹尽粮绝,最后无奈投降。

   这次,清军对他的监视明显加强很多,再无良机逃跑,一晃也是好久了,现在,终于没有以往的监视了,祖大寿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良久,洪承畴才抽噎着慢慢停止了哭声,坐在椅子上发呆,待心情渐渐平复之后,这才声音嘶哑的对洪三说道:“那两个人走了吗?”

   “还没有呢老爷。”

   “带他们来书房。”

   “是,老爷。”

   洪承畴抽出手巾,擦了擦面上的泪痕,还是一言不发的坐着。

   少倾,洪三带着两个年轻人进来了。

   “见过洪大人。”两人进来后,向洪承畴随意的拱了拱手,算是见礼了。

   “洪三,你出去守着,不管有何事,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洪承畴没有理会二人,而是向洪三吩咐道。

   “是,老爷。”

   待洪三退出去后,洪承畴这才抬头打量二人,都年约二十五六,算是很年轻了。

   “坐吧二位,不知你们想要见我,有何事谈?”洪承畴还是声音沙哑的低沉说道。

   二人对视一眼,一人开口道:“不知这位是?”说着看向祖大寿。

   “我是祖大寿。”不待洪承畴介绍,祖大寿自己开口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