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

第117章 这老匹夫还想逃!

  他们也并没有等了多久。

   随着这中间缓冲的琴声慢慢低落下去,抚琴姑娘将这上半阕的诗句再次吟唱了一遍。

   就将这下半阕的诗句吟唱出来,此时琴声确是急转直下,将这外出未归家的游子,他们的思念之情展现出来。

   花楼中的他们很多都是背井离乡来到长安城中,有的是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的抱负,有的是为了能在这大唐之中展现他们的才华。

   他们家中也有父母妻子,可是这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几年,他们都未能相见。

   就如同这天上的明月一般阴晴不定。

   “孩儿不孝啊~”

   “我还依稀的记得,老母亲在临别时牵着我手,双目含泪着嘱咐着我,要报效祖国驱除外寇。”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是一事无成,未能完成老母亲的心愿。”

   “此时她在家中却已经垂垂老矣,我愧对母亲和家中的妻儿老小。”

   情到深处,这大堂中有些人就嚎啕大哭的嘶喊了起来。

   他们将这些年的遭遇,老母亲的谆谆教诲,一一的说给众人听。

   此时大堂之中便响起了嚎哭声,诉说声。

   他们诉说着这些年的苦楚,诉说着这些年的离别。

   这般氛围之下,抚琴姑娘却是下意识的将这琴声弹了一遍又一遍。

   将这首《水调歌头》也是吟唱了一次又一次。

   她何尝不是在看到这一首诗的时候,也被其中的思念思乡之情所感动。

   她也是这战乱之中的受害者,她的父母何尝对她不爱呢?

   可是处于这乱世之中,能活下去就已经是不错了。

   迫不得已也只能将她卖到这花楼之中,以求生计。

   她始终还记得他们逃荒时,父母将扒来的野菜小心翼翼的拿给她吃的情形。

   要不是这乱世,要不是这战争。

   她怕是这会就在老家之中和父母耕织,也可能会嫁一个平凡的男子,相夫教子的过完这一生。

   她现在十分的思念那不知道身处何处的父母。

   今生怕是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最后一面了。

   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她坚持将这琴声弹下去,就算是手指已经出现了红肿却也不自知,好像要将这些几十年的苦楚,几十年的思念,在今日这一晚通通的通过这一首诗发泄出来。

   长孙冲看着这大堂之中众人展现的状况,不自觉的将手中的酒杯捏的紧紧的,甚至露出了手背上的青筋。

   他不知道是谁写的这首诗,还将他请来张文豪写的诗都比了下去。

   本来就对这抚琴姑娘今夜的出格仪式,他是有着十分的信心。

   可谁知道,就被这人横插了一杆子,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怒。

   “谢谢长孙公子请来张文豪写出这首诗,让我想起了这家中的父母妻子。”

   “是啊!在下也十分感谢长孙公子,我明日就归家去!看看老迈的父母以及长大成人的子女。”

   不少人已经从这思念之情缓了过来,并纷纷的向长孙冲所在的包间,大声的感谢着。

   要不是长孙冲能请来张文豪写出这首诗来,他们还沉溺于这长安城的繁华美色。

   我们也只有在那佳节时分才会想起处于这千里之外的父母妻子。

   要不是通过这首诗将他们,离家日久的心,将这思念的情沟动了出来,怕是还想不起这埋在心底的亲情。

   世间总有万般的好,可是却总比不过这亲情。

   这也就让不少人动了回去的念头。

   被感谢的长孙冲会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人,却是一言不发。

   他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请了张文豪来,可是那又如何呢?

   他难道还要在这大堂之中将这首诗不是张文豪写的公布出来吗?

   那前面他们来到这包间的恭维,他那信誓旦旦的言语是怎么一回事?

   想到这些,他整个心都扭曲了起来。

   本来对抚琴姑娘还十分疼爱和欣赏,甚至想要占有的眼神都变得阴狠了起来。

   这抚琴姑娘何尝不知道那首诗,是他长孙冲请张文豪写的。

   这首《水调歌头》也就比那首诗好上一些,为什么就不能给他点面子,吟唱张文豪写的那首诗呢?

   对!这一切都怪抚琴那个贱人。

   现在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所在的包间恭喜着,不自觉的将这所有的错都怪罪到抚琴姑娘的身上。

   “长孙公子,老夫真是愧对你所托啊。”

   也被这首诗震撼的张文豪在长孙冲身后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

   他并不知道长孙冲为什么不直接出面解释一下,说这首诗不是他所写的。

   可他看到了长孙冲的愤怒,看到他展示出的阴狠眼神。

   他下意识的有些后怕,连忙出声道歉。

   随后便急匆匆的走出了包间,想要离开了这花楼。

   “这张文豪不愧是能写出这般诗句的人啊。”

   这些人看到张文豪这帮急匆匆的向花楼外走去,还对他这高风亮节的性格所称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