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157章 原来,列强竟是我自己!

  没错,的确是乌龟!

   之前消失的那六艘龟船,终于在此时现身!

   早在开战之前,李善长那个便把他们派了出去,迂回到敌船背后,关键时刻,发动突袭。

   可惜,计划没能赶上变化......

   不过也好,此时出现,刚好截断了敌军退路,形成两面合围之势。

   很快,李善长率大队追了上来,战斗继续。

   腹背受敌,苏禄国的舰队陷入了绝境,苦苦支撑,几乎损失殆尽。

   最后,只有零星几条船冲出围困,没命似的向本国驶去......

   而海战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花钱建设的时候,或许比上坟烧得都快。

   可一旦打输了,几十上百年攒下的家底,短短半天时间,便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取得海战胜利,对李善长来说,仅仅实现了计划的第一步。

   接下来,必须乘胜追击,在苏禄国抢滩登陆,一举攻克对方都城,把那里收为己有。

   兵贵神速,刻不容缓!

   海上的追击,整整持续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黎明拂晓,东方升起了一轮崭新的红日,照亮人间。

   望着摆脱不掉的追击,苏禄国的海军极其郁闷。

   怎么还追呢?

   我们都到家了!

   很明显,李善长根本没打算放过他们......

   等船一靠岸,立马让步兵开始登陆,实现无缝对接。

   “给我冲!”

   “一鼓作气,别让敌军缓过气来!”

   与此同时,货船里装载的大炮被拖到陆地上,作为进攻主力。

   而苏禄国内,那三位王爷并无准备。

   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想到,情况会恶化到这种地步。

   毕竟,败得太过突然,这年头又没个电报啥的,及时更新消息......

   即将兵临城下了,还被蒙在鼓里!

   其中产生的时间差,对李善长极为有利。

   当一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出现在视野中时,苏禄国的百姓只是感到疑惑和不解——

   这些人,到底是干嘛的?

   晌午前后,李善长来到了马尼拉城下。

   对于首都建在海岸附近的国家而言,掌握了制海权,一切高枕无忧。

   但万一海防线崩溃,自家的核心地区,便暴露在锋芒之下,脆弱不堪。

   此刻,苏禄国的部队,有将近一半在敌国作战,其他地区的守军又没收到消息,无法进行支援。

   导致城内,只有几千人留守。

   这一点,也给李善长创造了优势条件。

   “究竟出了什么事?”

   “怎么突然之间,就被人家打上门了?”

   议会厅内,三家诸侯王面色阴沉,对眼下发生的一切,感到始料未及。

   谁能想到,一介商贾之流,居然胆大包天,敢对实力不俗的国家发动战争,简直匪夷所思。

   何况,情况很明显,是人家占据了上风。

   “报!”

   “敌军开始攻城,炮火异常凶猛!”

   ......

   “报!”

   “东面城墙被炸出缺口,敌军涌入城内!”

   ......

   “报!”

   “城内各处发生激战,敌军正在向王宫逼近!”

   前方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那三位诸侯王心急如焚,却也束手无策。

   虽已下令各军全力坚守,消灭来犯之敌,奈何势比人强,无力回天!

   ......

   傍晚时分,暮气沉沉。

   伴随着枪炮声的结束,城内恢复平静。

   走在充满火药味的街头,李善长神情肃穆,内心感慨万千。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好处吗?”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一个国家的防御力量。”

   “后来的那些西方列强,面对相同的情况时,大概也会这么想吧?”

   “如今,风水轮流转,列强竟是我自己......”

   进城后,他马上下令,严格约束士兵,不许放纵劫掠,骚扰民间百姓。

   毕竟,自己不是什么土匪团伙,未来还要把这里建造成根据地、桥头堡,不能留下太坏的印象。

   杀人如麻,奸淫妇女,那是小日子的爱好。

   “先生,苏禄国的王室全部束手就擒,现正派人监管,你看该如何处置?”

   冷彪的低声询问,将李善长拉回到现实世界。

   “嗯,带我去瞧瞧!”

   抓到了敌方首脑,后续会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见面之后,他开出了几项条件。

   第一、从今日起,由己方接管吕宋岛全境,对土地和人口享有支配权。

   第二、废除三大诸侯的世俗王权,但保留其宗教的神权职位,每年出十万两白银供养。

   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宗教潜在的力量,超乎常人的想象。

   一旦在某地开枝散叶,有了群众基础,久而久之,便牢不可破。

   更何况,这还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若是不对他们的主教进行安抚怀柔,引发冲突对立,惹来那些狂热信徒的不满,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