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第175章 态度强势

  退朝之后,余谨被内侍引到御书房。

   ";砰!";赵汝安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摔在地上,瓷片四溅,";你看到了吗?看到这些人是如何与朕作对的了吗?";

   余谨静静地站着,看着皇帝发泄怒火。

   ";朕励精图治,想要整顿朝纲,可这些人呢?";赵汝安来回踱步,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愤怒,";一个小小的任命,都要与朕对着干!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君臣之别?";

   他猛地转身,盯着余谨:";你明白了吗?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处境了吗?这些倚老卖老的臣子,才是朝廷最大的绊脚石!";

   余谨拱手道:";陛下息怒。臣虽年轻,但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些大臣在朝中经营多年,自然不愿意看到有人打破他们的既得利益。";

   ";哼!既得利益?";赵汝安冷笑,";他们是把持朝政太久,忘了谁才是这大安的主人!朕本想徐徐图之,可他们倒好,连这点退让都不愿意!";

   余谨沉声道:";陛下,其实他们今日的表现,反而坚定了臣的决心。";

   赵汝安一愣:";此话怎讲?";

   ";若是他们对臣的任命无动于衷,反而说明臣无足轻重。";余谨缓缓道,";但他们如此激烈反对,恰恰证明他们害怕了,害怕陛下用臣来整顿朝纲。";

   这番话让赵汝安的怒气稍减:";继续说。";

   ";这些大臣在朝中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但树大根深未必是好事,反而更怕风雨。";余谨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他们今日的表现,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赵汝安若有所思:";你是说...";

   ";是的,陛下。";余谨目光炯炯,";他们越是反对,越说明他们心虚。臣虽然只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但有陛下支持,再加上诸葛亮、贾诩二人在御史台,足以掀起一场风暴。";

   赵汝安的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胆识,更有智谋。他没有被朝臣的压力吓倒,反而看出了其中的机会。

   ";不过...";赵汝安目光灼灼地看着余谨,";你打算如何打开这个局面?朝中这些老臣,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陛下,";余谨沉吟片刻,";臣打算先去拜访尚书令皇甫南辰。";

   ";皇甫南辰?";赵汝安有些意外,";他可是朝中老臣,今日也是反对你的一员。";

   余谨微微一笑:";正是因为如此。皇甫大人虽然反对臣,但他与司空大人、太师不同。他是真正为朝廷着想的老臣,只是担心臣年轻气盛,冒进妄为。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朝中局势必然大不相同。";

   ";有意思。";赵汝安点点头,";你倒是看得透彻。不过...";他的声音沉了下来,";你要小心。朝堂这个旋涡,可不是那么好趟的。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臣明白。";余谨郑重道,";这些大臣在朝中经营多年,手段必然非同一般。但臣既然接下这个重任,就不会轻易认输。";

   赵汝安满意地点头:";好,朕等你的好消息。去吧。";

   余谨告退出了御书房。走出皇城,天色已近黄昏。

   ";哟,这不是我们新任的同中书门下大人吗?";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响起。

   余谨转身,只见吏部尚书张元带着几个官员,正站在不远处。

   ";张大人。";余谨拱手行礼,不卑不亢。

   ";余大人年纪轻轻就位居正三品,真是令人...佩服啊。";张元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不过,这朝堂可不比玄州那种小地方。希望余大人能撑得住,别...折了。";

   ";多谢张大人关心。";余谨淡淡一笑,";不过臣倒是觉得,有些人在位子上坐得太久,反而忘了自己的本分。这朝堂上,怕是要变天了。";

   张元脸色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余谨目光如电,";张大人不是最懂朝廷规矩吗?那应该明白,同中书门下虽然品级不如吏部尚书,但监察百官,却是在下的职责。";

   这番话说得张元脸色铁青。他本想借机敲打一下这个年轻人,没想到反被对方威胁。

   ";狂妄!";张元身后一个官员忍不住喝道,";你以为有皇上撑腰,就能在朝堂上横行无忌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