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带师傅出城义诊散心
“哎!这世道,可怎么活下去!”
虽然老大夫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做为贴身跟随的徒弟,黄尚书能感受自己师傅内心的郁闷。
他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劝解师傅,有时候他感觉师傅内心的困惑和迷茫深沉的像一个大湖泊水,缓缓在心间铺展着。
师傅的眼神不再如往日那般明亮有神,而是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黯淡与迷惘。
师傅最近睡眠不好,每当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的却是一张写满忧虑的脸庞。
他的眉头轻轻蹙起,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缠绕着他的心,让他无法释怀。
师傅的举止间也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力。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满怀激情地与黄尚书探讨医术,分享心得。
现在的他更多地是沉默地坐在医馆的一角,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又仿佛在逃避着什么。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他为自己在医术上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他又深感自己的医术无法惠及更多的百姓,无法彻底解决世间的病痛。
这种无力感像是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喘息。
昨日师傅独自走到后院,望着那片他曾经精心照料的药草,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无奈。
那些药草,曾经是他医术的见证,如今却成了他心中郁闷的寄托。他轻轻地抚摸着药草的叶子,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偶尔抬头呆呆的望着远方,回忆起那些曾经被他治愈的病人的笑脸和感激的眼神。
但这份回忆并没有带给他安慰,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他深知医术虽然能够治愈身体的病痛,却无法抚平人心的伤痕,无法改变世间的苦难。
这种郁闷的情绪,像是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老大夫的心灵。
他试图挣扎,试图寻找解脱的方法,但每一次努力都似乎徒劳无功。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用自己的方式去排解和消化。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郁闷与挣扎,老大夫却从未放弃过对医术的热爱和对百姓的牵挂。
黄尚书很担心师傅这种状态,老人家岁数大了,如果心有郁结很容易生病。
而且有时候越是像师傅这样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这算是一道坎,迈过去海阔天高,过不去就此沉沦。
黄尚书很想帮师傅,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第二天医馆开门的时候黄尚书抽空去跟刘一峰说了这件事情。
“师兄,您看师傅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开开心一下或者散散心。”
刘一峰也听完黄尚书的描述他也非常担心,但是他整天忙着做生意,他虽然知道二叔为什么不开心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可以让自己二叔心里痛快一点。
“我也好久没有跟二叔聊天了,以前他只要看到新的医书他就非常高兴,现在咱们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啊。”
“不行就带师傅出去散散心吧,他年轻的时候爱当游医,觉得可以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也能帮到更多人。”
“四师兄,现在出去不好吧,到处兵荒马乱的。”
黄尚书很快否决了四师兄的建议,前段时间打仗他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不往远走,就去京城周边的村镇转转就行,反正这段时间我们也该下乡收药材了,带着师傅出去看看呗!”
“哎,这个好,这个主意好。”
三个人经过一番商议,将这次出行计划初步确定了下来。
众人决定带着师傅前往京城北边的村镇散散心为主,同时顺便下乡收药材。
当然也为了让老大夫不至于感觉这次出行无意义,晚上黄尚书将老大夫的医药箱整理了出来。
他整理东西的时候碰巧让师傅看到了。
“徒儿,你拿为师的药箱干什么?”
“哎,师傅,您忙完了,还没有跟您说,白天四师兄找我,他说这两天他们准备去乡下收药材,问我愿意不愿意出去看看,可以给村里人看病,也锻炼一下我的医术。
我这不打算收拾一下医药箱一会跟您请叫一下出诊注意事项嘛!”
“你有信心自己独立完成出诊吗?”老大夫问黄尚书。
“没事的师傅,我就是去看看,主要为了锻炼一下,有什么问题等我回来在请教您。”黄尚书装作不太在意的说道。
“那哪行,治病如进救火,你既然给别人看病,就看清楚看明白,争取药到病除。”
老大夫反复琢磨这个事情,他还是不放心。
“你四师兄也是胡闹,你才学医两年,还没有出师呢,怎么能带你出去行医,算了还是师傅跟你一起去吧!”
老大夫说完开始跟徒弟一起整理医药箱。
刘一峰这边为了确保出行安全,他精心规划了路线,提前打听好,周边情况,还选择了几个相对安定的村镇作为目的地。
出发前,黄尚书特地去为师傅准备了几套换洗衣物和常用药品,还顺手带了一本医书,在路上可以学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师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