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全村逃荒,玄女不小心一统天下了

第264章 击鼓鸣冤

  从县衙出来之后,天色尚早,白雀直接去了绣坊招人。

   她把条件一说,立刻就看到了好多双跃跃欲试的眼睛。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对绣花没什么天分的,让她们绣花就是浪费料子钱,所以她们在绣坊里只能做些打杂的活。

   “我们富强粉面馆暂时只招五人,洗碗工需要勤劳肯干,煮面工需要学习能力强,跑堂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年纪大,并且有眼力见的。”

   “我!我可以去洗碗!”

   “我想去跑堂!”

   “我没及笄,我想去煮面!”

   命运虽然亏待过她们,可陆大人给了她们出路,现在白姑娘又来给了她们另一种选择。

   白雀一一问话后,将洗碗工和煮面工都定了下来,其中就有顾金花,她应聘的是煮面工。

   但白雀在跑堂的人上犯了难,待在这里的姑娘除了那些幼女外,还有魏德彪搜罗来的少妇,女孩们太小,少妇们长得又太标志,都不适合跑堂。

   毕竟来粉面馆吃面的什么人都有,虽有那县令牌匾镇着,可万一有些没脑子的,或者喝了猫尿耍酒疯的,动手动脚惊着了姑娘可不好。

   虽说事后能扭送官府,可受到的委屈是实实在在的。

   这时,有人看出了白雀的为难,举手问:“您是不是担心我们女子太招眼了?我有个办法,我会妆点,能把人画得、画得很丑。”

   说话的是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少妇,她长得端庄秀丽,眼尾带俏。

   “多丑?”

   “给我一刻钟,我画给你看。”

   她说完就跑向后院。

   一刻钟后再出来,天呐,这个又黑又老又普通的大娘是谁?

   她小心翼翼地转了个圈,问:“我这样可以吗?”

   “你叫什么名字?之前是做什么的?”

   “我叫程幺妹,出嫁之前是给新娘子做妆点的。”

   白雀又问了她几句家里情况,得知她婆家已经另娶,娘家愿意她回去,可她不愿给家里人增加负担,便决定留在绣坊。

   既然她有这个手艺,那倒是可以放心把跑堂的活儿交给她。

   “行,那你就先试工吧!”

   最后白雀又点了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妇人,带着她们去了富强粉面馆。

   今日来吃面的人比昨日还要多,连王桂花都把二狗和小宝托付给了石婶子,跟着来帮忙了。

   姑娘们一来,白家人简直像是看到救星,赶紧把手头的活教给她们,她们也都很聪明,只教一遍便明白了,开始正式上手。

   白家人终于是松快下来了。

   白雀见姑娘们都就位了,跟爹娘打了个招呼,便去了趟周秀秀家。她找到那个邻居大娘,又请了个画师,将周秀秀父母的样子画了下来。最后又去西市上打包了一百多份的馄饨和油饼,打算今日早点去白骨坟场。

   路过江边的时候,她想起了鳡鱼精。

   她往水里瞅了一眼,又喊了两声。

   水面并无动静。

   昨晚它消失后就再没出现过,也不知现在在哪儿。

   ......

   夜晚,白骨坟场。

   油饼和馄饨的香味四散开来,在吧唧声中,白雀布置了这次的任务。

   “这次是找人?”

   白雀将画像展开:“对,画中这两人,找到后告知我,我包它一年的口粮!”

   猫头鹰只扫了一眼,就记住了那对老夫妻,然后迫不及待地飞了出去。

   “哎,倒是没有那么急......”

   猫头鹰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黑暗中。

   老鹰倒是想去,可它晚上就是个瞎子,于是只能边骂骂咧咧,边继续用爪子抓油饼吃。

   ......

   猫头鹰在第二日的一早就传来了消息,说那对老夫妻在隔壁的衡南县,租住在了一位老中医的隔壁,每日扎针灸喝药,周夫人的病情已经好了大半了。

   白雀得知了地点,甩了张瞬移符就到了门口。

   门没关,透过门缝,周秀才和周夫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他们才五十岁,却已经满头白发,满脸沧桑,像是一对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

   “老头子,我现在也清醒了,咱们早些回去吧!咱们才出来一个月,都花了二十多两银子了。”

   “银子嘛,花没了再赚。”

   “可是你抄书抄得眼睛都花了,都怪我...”周夫人嗫嚅着,有些说不下去,周秀才拍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别再说了,站起身去给她倒茶。

   白雀敲了敲门,张口喊了一声:“大爷大娘!”

   周秀才回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白雀,警惕地问:“姑娘,你找谁?”

   白雀点头,开口就是王炸:“事关周秀秀之案,已经找到真凶。”

   周秀才手中的茶盏啪嗒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

   入夜,县衙门口。

   周秀才和周夫人面带悲愤,一下又一下的敲击着鸣冤鼓。

   咚咚地鼓声响起,引来了一众围观的百姓。

   很快就有衙役出来说了什么,然后将人请了进去。

   “什么情况,怎么大晚上击鼓鸣冤啊?那谁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