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春 流年总有春

第147章 大雪

流年总有春 白马出凉州 2114 2025-03-15 23:39

  秋天,张冬梅没有考上大学,就回到家里种地,她的婚事也便顺理成章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张家孩子多,都是踩着肩膀下来的,年龄差距很小,要是不赶紧成家,难免会影响后面的弟弟妹妹。

   张冬梅翻过年就二十了,虚岁二十一,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老三张卫东早不上学了,在簸箕沟混得风生水起,等嫁了张冬梅,就该考虑张卫东的事情了。

   刘强虽然经常在青湖乡上打架闹事,可他帮着家里卖肉,也跟着他爹给人家杀猪宰羊,知道挣钱,不是那种纯粹瞎混的二流子。

   而刘强的父母人品都很好,在青湖乡有口皆碑,家里条件也不错。

   刘强还有个姐姐已经嫁了人,两口子虽然都是农民,可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刘家人早就知道刘强和张冬梅的事情,一直怕张家嫌弃刘强,后来听说张家松了口,就赶紧托人三番五次地上门提亲。

   张家人还是打听了半年,又了解了些情况,才答应了婚事。

   刘家人就赶紧走程序,把日子定在了农历腊月,公历的明年一月。

   腊月里张永泰和张卫东可以提前请假回来,为张冬梅操办完婚事,就顺便过年。

   张永泰和张卫东一直在簸箕沟,张冬梅的事情,全程由张胜利和王桃香做主操办。

   当然,周玲也非常上心,经常去刘家的羊肉摊子,和刘强一家聊天,商量婚事的进展。

   她拿出张家长房媳妇的派头,全力支持张冬梅和刘强的婚事。

   周玲的身子越来越重,肚子大得像个皮球,却还是热心地跑来跑去,乐此不疲。

   苏琼不放心,老打电话让周玲请假,回到城里去养胎,周玲却说乡下空气好,多走动走动生孩子的时候也轻松些,苏琼只好周末来青湖乡照顾周玲,每次来都买一大堆营养品。

   张胜利和周玲结婚快一年了,两口子平常就住在供销社的宿舍里,很少去城里。

   苏琼见了张胜利依旧面若冰霜,冷言冷语。

   周末她来的时候,张胜利就回阳曹村,把周玲交给苏琼照顾。

   重阳节后,周玲的产期不足一个月,张胜利也不敢再让她待在青湖乡,就让她去沙城县待产。

   王桃香早就做好了小娃娃的棉袄,准备了一大堆尿布,等着伺候周玲坐月子。

   苏琼却说,她会照顾周玲坐月子,不用张家人操心。

   要是到阳曹村,万一让周玲在沙炕上坐月子,简直脏死了!

   周玲快生的头几天,王桃香和冬梅带了一大包东西,来到了城里,住在了周家,等着照顾周玲生孩子。

   苏琼整天呆着脸,王桃香和冬梅就躲在屋里,吃饭的时候才出去。

   虽然苏琼极其无礼,可王桃香也不在乎,谁让自己一个农民对了县长亲家啊?

   这些屈辱她早就想到了。

   反过来想一想,周玲生的可是张家的娃娃,苏琼主动照顾,省得自己少操劳,也是好事。

   更何况,苏琼是沙城县最有名的妇产科医生,每年沙城县一大半的娃娃都是她接生的,照顾孕产妇的经验比她这个乡下妇女可强多了。

   再说了,周玲是城里人,生活习惯和自己不一样,让王桃香照顾她都怕照顾不好。

   但是,第一个孙子即将出生,自己就要当奶奶了,王桃香必须来守着,就算苏琼再无礼也没关系。

   大雪节气那天,沙城县下了一场大雪,周玲终于要生了。

   苏琼在产房亲自给周玲接生,张胜利和王桃香、冬梅,坐在产房外面的长椅子上静静地等待。

   一声婴儿娇嫩的啼哭声传来,王桃香忽地站起来,惊喜叫道:“听声音,是个丫头!”

   “没错,我听着也像丫头!”冬梅也欣喜叫道。

   张胜利没有说话,却趴在产房门口,隔着门缝往里看。

   过了好久,产房门才打开,护士们推着周玲出来。

   周玲躺在床上,满头大汗,一脸苍白,仿佛经历了人生最艰苦的战斗。

   “咋样?没事吧?”

   张胜利赶紧上去握住了周玲的手。

   “妈给我接生,能有啥事?”周玲虚弱地笑道。

   “亲家,是个丫头吧?”

   王桃香着急地问跟出来的苏琼。

   “丫头咋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嫌丫头不好?”

   苏琼白了一眼王桃香,盛气凌人说道:“这娃娃将来又不跟着你们种地,丫头娃子有啥区别?”

   “呃...”

   王桃香被苏琼抢白了一通,尴尬地赔笑道:“亲家,我没有说丫头不好,我就是着急才问...”

   “急啥急?”苏琼打断了王桃香,说道,“她们还在给娃娃处理呢,等处理完了才能抱出来,城里生娃娃可不像你们乡下那般粗糙!”

   “是!是!”

   王桃香低眉顺眼地陪着笑,没有敢再说话。

   只要周玲和孩子都平平安安的,她已经欢天喜地了,哪里还在乎苏琼的冷言冷语。

   又过了好一会,一帮护士才把孩子抱出来,送到了病房里,让周玲搂在怀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