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春 流年总有春

第149章 英语书

流年总有春 白马出凉州 2146 2025-03-15 23:39

  “姨夫,姨娘,请您们喝酒!”

   刘强恭恭敬敬地双膝跪地,高举酒碟。

   城里人已经按照新风俗,把岳父岳母叫爸妈,可青湖乡里却还是老传统,把岳父岳母叫姨夫姨娘。

   张永泰没有说话,接过酒喝了,眼眶却红了。

   “两个人好好过日子...”

   王桃香哽咽着也喝了酒。

   “大哥,大嫂,请喝酒!”

   刘强又敬张胜利周玲。

   张胜利也没有说话,周玲却笑道:“强子,你们的事我可没少费心,以后你得和冬梅好好过日子,不然我脸上也没光呢!”

   “大嫂放心,我保证不会让你丢脸!”刘强笑道。

   “强子,你咋不给我敬酒?”

   一边的张卫东微笑。

   “你一个娃娃家喝的啥酒?”刘强转头和张卫东开玩笑。

   按照习俗,被敬酒的都是成了家的人。

   “咱们兄弟一场,现在又成了郎舅,难道还不值得碰一个?”张卫东看着刘强。

   “好,我们就碰一个!”

   刘强端过了酒碟。

   张卫东举起酒杯,顿了顿说道:“以后...我得改口叫你姐夫了...”

   “那当然了,现在就改口吧!”刘强又笑道。

   “行,我现在就改口...”

   张卫东收起笑脸,目光灼灼盯着刘强说道:“姐夫,我今天只有一句话,以后我姐到你们家,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你也不能动她一根指头!”

   “你这说的啥话?”刘强有些不悦,“我疼你姐都来不及呢,咋可能动他?”

   “行,我记着你今天的话!”

   张卫东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大门外又传来了鞭炮的响声,这是刘家接亲的队伍在催促新娘子出门。

   按照规矩,三遍炮响罢,新娘子就该出门了。

   “爹,妈,我走了!”

   张冬梅给张永泰和王桃香磕了头,含泪起身,跟着刘强出了张家的大门,上了刘家雇来的轿车。

   “亲戚们,请啊!”

   刘家娶亲的主事人邀请张家人去吃席,大部分的亲戚朋友就上了几辆大轿车,去刘家吃席。

   很快,娶亲队伍离去,张家大院顿时空了。

   几个村里的婆姨帮着收拾完院子里的东西,也走了。

   张永泰老两口站在空落落的大院子里,半天谁也没有说话。

   这两三年,家里喜事连连,张胜利和张冬梅都成了家,又添了孙子张雪,可张永泰和王桃香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人人都羡慕张胜利当上了县长的乘龙快婿,前途无量,可苏琼的无礼,让张家全家人都抬不起头,张胜利将来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张冬梅就更不用说了。

   刘强虽然家庭条件不错,可性子强势,踢天弄井,张冬梅将来的日子咋样,谁也不好说。

   可日子总得往前过,前面的路就算有沟沟坎坎,也得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走。

   一只乌鸦“扑踏踏”飞来,落在破败的雕梁画栋屋檐上,刚要叫,张永泰赶紧捡起一块石子扔去,赶跑了乌鸦。

   ...

   流年似水,岁月如梭。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之旅,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的第二阶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政策,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鼓励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将企业部分股份转让给员工和社会投资者,引入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

   时代的春潮滚滚而来,站上浪头的,总是那些有准备的人。

   1994年的春天,张卫东提着一大包东西,照例来李英的宿舍吃饭。

   “干爹呢?”李英做着饭问道。

   “他今天和杨叔他们几个司机去矿区吃饭了。”

   张卫东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

   “你又给我买了啥东西?我这里吃的用的啥都有呢,你别再乱花钱给我买这买那的。”

   李英看着张卫东提来的东西嗔怪道。

   “我今天买来的可不是吃的用的,而是好东西呢!”

   张卫东打开了包,取出了一沓书。

   “书?你给我买书干啥?”李英愕然。

   “买书当然是叫你学习嘛,难不成还要你撕了架炉子啊!”张卫东笑道。

   “我的会计证已经拿上了,你还叫我学啥呢?”

   李英好奇地翻了翻书,却发现都是英语教材和资料。

   “你给我买英语书干啥呀?”李英更加不解。

   “你上次不是说,学会计的时候好多英语单词不懂吗?我就给你买了些英语书...”

   张卫东又笑道:“你现在会计证已经拿到了,就接着学英语吧!”

   “我上次就是随口一说,你咋还记在心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