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83章 三韩之国?自古便是诸夏之土

  朝堂之上。

  知晓瀛州事的众朝臣面面相觑。

  当初第一个提出以外邦人为劳工的是程昱。

  可明显杜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时间不知说什么为好。

  “陛下。”

  猛的,贾诩起身肃然道:“还有诸位同僚,某有一言!”

  “言!”

  刘牧垂目道。

  贾诩深吸了口气,恭拜道:“陛下,我们不止可以从三韩,夫余,高句丽,肃慎来换取劳工;身毒,安息,贵霜都可以,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利益,只需宣扬我大汉为乐土,以商会舰船而渡,登陆大汉之后便可安排工程诸事,亦可以给予他们少量月俸,然大汉之钱币,自然要在大汉花费!”

  “哦?”

  “还请详言!”

  卫觊眸子顿时大亮。

  贾诩微微颔首,笑道:“譬如他们来大汉乘船,必然付船钱,船上的吃食,饮水,登陆大汉务工亦要缴赋税,且个税要高于大汉百姓,租赁屋舍等等都需要钱财,藉此增加货币的流转,扩大我们的内部工商业,并对外施以影响,就算他们最终想要离开大汉依旧可以,但带走的货物,钱财,都需要缴纳大量的赋税,勿要渴泽而渔,要让他们在大汉赚钱,更要让他们在大汉花钱,羊尚书可对?”

  “是。”

  羊衜眸子凛然道:“不过,外邦恶血,焉能污秽大汉之土,某以为贾司丞太过良善了,还是曾经的劁人之法来的利索。”

  “莫要急躁。”

  “我们设有市舶监,更有关口。”

  贾诩淡笑道:“钱我们有,军卒我们有,更要立法,设下在大汉停留的时日,若是超过时日还不离开,便可打入罪籍,再言其惩戒之法,某想户部有无数办法,可以让这些人入不敷出,连离开大汉的钱财都没有!”

  “狠人啊。”

  “够狠,比杜景更狠。”

  卫觊,顾雍等人纷纷低声呢喃。

  不以兵刃而掠夺,以利益而诱之,然后设下让这些人坠入罪籍,无法离开大汉的陷阱,满朝文武论毒,还是得贾诩啊!

  恐怕‘入不敷出’一词,将会成为来大汉务工蛮夷永生的梦魇。

  “且定章程吧。”

  刘牧诧异的瞥了眼贾诩,沉声道:“户部,刑部,工部,且与门下商定章程,呈递于天禄阁,朕审阅之后自会发往中枢!”

  “诺。”

  羊衜,卫觊,田丰,顾雍恭敬道。

  “陛下。”

  殿下,刘洪起身恭拜道:“北方初定,幽州既安,臣请召回宗正刘虞,且臣老矣,恐不能操劳礼部之事,还望陛下擢良臣操持天下仪礼!”

  “刘卿。”

  刘牧有些愕然。

  特性恩予天下尊服之人寿数。

  刘洪有气运灌身,怎么会说出老矣二字?

  “陛下。”

  刘洪郑重道:“大汉不缺良臣,然臣所擅长之事在天象,这些时日与国子祭酒观星,核算天体之距,恐需穷极一生之力,还望陛下准许。”

  “罢了。”

  刘牧叹了口气,沉声道:“荀卿代为拟诏,迁刘卿为国子博士,兼钦天监事,礼部之事暂由骆卿统辖,尽早处理三韩来使!”

  “诺。”

  “陛下天恩。”

  荀彧,刘洪,骆俊起身恭拜道。

  “便如此吧!”

  刘牧思忖道:“三韩之人,全部由礼部处理,定下章程再呈递于朕。”

  “臣遵诏。”

  骆俊再度恭拜。

  天下未平。

  刘洪却想从礼部尚书之位退下。

  此举令朝中所有人为之不解,却又无可奈何。

  “孝远。”

  朝议结束,刘洪走入六部院。

  “尚书。”

  骆俊尊敬道。

  刘洪摇了摇头,说道:“从今日开始,某便不是礼部的尚书了,以后礼部由你统辖,莫要负了陛下信任。”

  “诺。”

  骆俊欲言又止。

  满朝文武,皆清楚他未来要承接礼部。

  可这一天来的太早,让他有些惶恐不安,恐不能承受重任。

  “某老了。”

  “跟不上满朝同僚的思绪。”

  刘洪提着衣袍,淡淡道:“但某知道一件事,那便是三韩自古就是诸夏之土!”

  “嗯?”

  骆俊一时愣住了。

  三韩?这是在说汉四郡之事吗?

  “孝远。”

  刘洪从书架上抽出一份公文递过去,沉声道:“商周之战,周统御诸夏之后,帝辛的叔父箕子被封赐于三韩之地,史称殷氏箕子王朝,前汉之时殷氏箕子王朝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其中多有一些内情,你可察之,并与三韩之王进行交涉!”

  “诺。”

  骆俊持公文而恭拜。

  箕子王朝,卫满王朝,辰韩。

  这些势力,在前汉多有互伐,并且在大汉的干涉下,才形成三韩格局。

  然,马韩,辰韩,弁韩,虽然名义上分裂,实际是内部多有牵连,三国之王尽出辰韩,并共尊辰王。

  而恰恰辰王,与诸夏多有联系。

  大汉纪史,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马韩割东界地与之。

  翌日。

  礼部,典客司内。

  骆俊,迎来北监邦使董昭。

  “骆侍郎。”

  董昭放下公文,作揖拜道。

  “董监邦。”

  骆俊还礼,笑道:“今日来的这么早?”

  “哎。”

  董昭叹了口气,说道:“三韩内部复杂,某承重担,焉敢迁延政事,闻侍郎主礼部之事,便过来对一对!”

  “嗯。”

  骆俊点了点头。

  董昭沉声道:“三韩内部在进行变革,若非是北府军在辽东的战事,恐怕高句丽便要侵入三韩之土,然其内部已经有了立国统合之事!”

  骆俊笑道:“所谓的百济,新罗吗?”

  “是。”

  董昭颔首道:“如今,他们名义上还是三韩,共尊辰王,实则早已自立,并去除三韩之名,改称新罗,百济,还有一国吞弁韩,名号伽倻,如今百济已经算得上一方独大,将新罗,伽倻排挤在边陲之地!”

  “某省得!”

  骆俊神情没有一丝变化。

  监州尉右司直对外的密报,通礼部,镇国府。

  三韩之变,他早就有过观阅,尤其是伽倻,还是一个多国所组成的盟国,难以想象弹丸之地分三国,还有一国为诸国之盟。

  这要算下来,伽倻联盟,难道是一个村落便为一国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