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45章 孙策欲战,冠以暴君之名的天子

  刘政之事。

  徐庶谨记于心。

  当日便遣人前往高密,托郑益询问邴原往事。

  刘政勇略有雄气,可惜被王模拉入青州的泥潭之中,此次就算是能活下来,亦会背负罪名。

  不死,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这便是青冀之地的乱局,入身容易脱身难。

  五千青州军煌煌出营,以障日岭鹁鸽崖为通道,朝着东府军粮道所在行军。

  同一日。

  江东,横江津。

  牛渚大营,帅帐之内。

  孙策脸上的神情变化不定,扬起手中的密报,铿锵道:“解烦营传来消息,镇国府六营王师全部压在冀州对峙,尔等以为如何?”

  “少将军。”

  虞翻眸子一凝,劝谏道:“主公还未有军令传来,万万不可贸然行事。”

  “仲翔先生。”

  “洛阳空虚,时不我待。”

  孙策深吸了口气,眼中满是不甘道:“如今东府军兵力空虚,只有数千军压在广陵,且登封营坐镇庐江,九江,不止是要直面我们横江津,更要防备江夏的巡游军,若是此时与黄祖配合攻伐,岂不是可以夺还两郡?”

  “少将军。”

  刘先脸色微变,劝说道:“若是想要拿回两郡,某等皆可请黄祖将军用兵,然而此事还需通禀大都督府。”

  “不错。”

  “望少将军三思。”

  祖茂,韩当连忙进言劝说。

  “你们?”

  “好,某这便写信快马回传秣陵。”

  孙策研墨写信,含怒道:“某以为此事可行,若父亲同意用兵,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敢不从命!”

  祖茂,韩当,刘先,虞翻起身郑重一礼。

  秦松之死,为他们敲响警钟。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悄无声息死于大营,且还是被枭首而亡。

  孙策想要贸然用兵,若他们不作出反应,未来恐怕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仲翔。”

  “你以为可用兵吗?”

  出了帅帐,刘先满是忧心的问道。

  虞翻沉默良久,反问道:“始宗,你是荆州之人,见证过南阳的战事,你觉得我们横江津的大军,再加上江夏巡游军,可以击败登封军吗?”

  “不知。”

  “但某清楚张绣,赵辞。”

  刘先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张绣是凉州人,萧关之战便追随天子,以封侯之尊从王师走出,先拜为中府军中郎将,后回调为登封之将,至于赵辞则是孝烈帝王师都伯,因斩将而封侯,攻伐宛城之际,此人亲率登封之卒先登城头,不可谓不悍勇。”

  “所以啊。”

  “我们又有多少兵马?”

  虞翻摇了摇头,说道:“三万横江守军,还有数万的巡游军,想要夺回九江,庐江,若是在大江交战还有几分把握,可若是登陆搏杀,恐怕会有全军覆没之危,再者我们在这边开战事,南阳的建武军会无动于衷?”

  “罢了。”

  刘先叹了口气。

  虞翻走向军帐,沉声道:“况且,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辎重去收复两郡,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压在制造海船的工程,今年因为涝灾欠收,据悉荆南各部不遵太守之令,恐生反意,还是莫要轻易动兵事为好。”

  “也好。”

  刘先走向相反之处。

  秣陵。

  时值深夜。

  孙坚被人唤醒,披着大氅迈入大堂之内。

  “主公。”

  刘巴起身作揖道。

  孙坚揉了揉眼眸,问道:“子初,何处之事?”

  “横江急传。”

  “刘牧讨伐青冀,中府军,六营王师,包括东府军都被调动,所以公子想要用兵收回庐江,九江!”

  刘巴上前呈递书信。

  瞬息间,整个大堂剩下灯烛灼烧之音。

  此时出兵,若是面对其他人,确实是妙策。

  然而,他们的对手是大汉王师,登封之将张绣,登封中郎赵辞,二人皆是亭侯,想要收回两郡,难如上九霄。

  “你怎么看?”

  孙坚脸色阴沉,用火烛引燃请战公文。

  “不可擅动。”

  “我们没有用兵的能力。”

  刘巴不假思索的劝道:“如今两州百姓凋敝,各郡叛乱数见不鲜,连荆南各部都有反意,且对战王师需要精锐之卒,贸然用兵只会迎来败仗!”

  “你……!”

  孙坚脸色顿时一黑。

  他知道不可敌刘牧,但进言不至于如此刺耳吧?

  “主公。”

  “交州有变。”

  刘巴直言不讳,坦然道:“这几日荆南传来消息,解烦营还未确定,所以并未上禀,但某猜测有八成是真实。”

  “你言。”

  孙坚深吸了口气。

  大汉讨伐林邑,收复汉土。

  这件事,在大汉并不是什么秘密。

  尤其是在南地,更是传的沸沸扬扬,连百姓都有所耳闻。

  “士燮重伤了。”

  刘巴神情有些惊惧,说道:“传闻他准备拜会刘辩,却被大汉东府水师攻击,连海船都直接被摧毁,故而九真太守士䵋,南海太守士武,合浦太守士壹,苍梧太守史璜,尽皆汇聚于交趾,似乎要商议聚兵之事!”

  “预料之中。”

  “士燮真的异想天开。”

  “某遣人结盟,他张口就是忠于天子,闭口便是忠于大义!”

  “若士姓一族真的忠于大汉,忠于天子,又怎么会被东府军攻伐?”

  孙坚冷笑一声,不屑道:“某看他土皇帝做的太久,自以为是大汉的藩属,却忘记交州是大汉之土,并非他士姓封国!”

  “士燮为小事。”

  刘巴眼中闪过一抹恐惧,悚然道:“有传闻东府水师登陆日南郡,初战便伐灭林邑所有大军,其国勋贵皆亡,杀的人头滚滚,血染山河,所过之地一片血腥,是真正的犁地屠城。”

  “当真?”

  孙坚猛的起身骇然道。

  “是。”

  刘巴重重点头。

  刘牧说过太多流传于世的铁血雄言。

  他对黄巾有大赦,对百姓的统治多施仁政,纵观古今莫有人能及。

  然,大汉这一朝,上行下效。

  文武行径皆如刘牧,铁血震古烁今,纵是武帝一朝都不能并言。

  不管是萧关之战,还是平城之战,亦或者对于鲜卑,乌桓的讨伐,都让人从骨髓中散发着一股寒意,永世难忘,从灵魂深处感到恐惧。

  如今,林邑江东不远之处。

  以去人而复土作为收复日南郡的手段,已经不能用铁血来形容了。

  “暴君。”

  “已无需遮掩了。”

  “他就是暴君,与帝纣,秦王政有何异。”

  孙坚脸色煞白无比,徘徊不定道:“某准备再遣人去交趾,与士燮谈定结盟之事,你以为如何?”

  “当得。”

  刘巴颔首附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