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我一介武夫,大半辈子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摸爬滚打,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只懂得舞刀弄剑,哪懂得品鉴这讲究颇多的茶香啊,实在是品不出这茶的独特之处。”

  “在我看来,这茶比起酒来,可就差得远喽,远甚呐!”

  “酒能让我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喝上一口,浑身都透着舒坦,可这茶,我实在是欣赏不来,无福消受啊。”

  听到李勣这话,李镇涛笑了笑,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悦,爽朗地说道:“行嘞,既然老将军觉得酒更好,那我这就去给老将军拿酒来。”

  “咱们明州可是藏着不少好酒,种类丰富多样,有醇厚绵柔的黄酒,有清香凛冽的烧酒,定能让您喝得尽兴,满意而归。”

  说着,他便站起身,脚步轻快,准备去取酒。

  李勣赶忙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不用劳烦了,就这茶吧。”

  “我这把年纪了,身体不比从前,大不如前喽,喝酒伤身,还是少喝点为妙。”

  “偶尔品品茶,修身养性,也算是换个口味,体验体验这文雅之事,感受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情趣,说不定还能附庸风雅一回呢。”

  听到李勣的话,刚起身迈出一步,准备去拿酒的李镇涛又坐了回去。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看向李勣,开口问道:“敢问老将军此番因何来这明州港啊?”

  “想必是有要紧的大事吧?”

  李勣放下茶杯,神色微微一正,原本和蔼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凝重,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急切:“为求才,我大唐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但仍需栋梁之才来巩固边防,保家卫国。”

  “求才?”李镇涛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在他看来,大唐如今人才济济,科举制度更是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输送着新鲜血液,各行各业都不乏杰出人才,朝堂之上更是贤臣良将辈出。

  “大唐如今人才辈出,老将军还缺人才?”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说道:“不知老将军所求何才?”

  “在下久居明州,人脉还算广泛,消息也灵通,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都略有结识,说不定能为老将军悉心物色一番,举荐一二,为老将军排忧解难。”

  听到李镇涛的话,李勣缓缓摇了摇头,他微微皱眉,神情严肃。

  “千将易得,一帅难求啊。”

  “老夫求的,正是那能统领千军万马、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

  他微微停顿,随后继续说道:“一个优秀的统帅,不仅要有卓越非凡的军事才能,精通兵法谋略,排兵布阵如臂使指,还要有洞察力,能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

  “要有果断决绝的决策力,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不拖泥带水,不犹豫不决。”

  “更要有非凡卓越的领导力,能让麾下将士们心服口服,众志成城,甘愿为其拼死效力。”

  “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啊。”

  听到李勣的话,李镇涛眼前猛地一亮,灵感乍声音都微微提高了几分:“老将军求帅才?巧了,我手底下还真有一人,或许能入老将军的眼,老将军不妨一见?”

  “此人跟随我多年,在军事方面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对兵法谋略有着独特的见解。”

  “多次随我出征,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无畏,足智多谋,屡立战功。”

  听到李镇涛的话,李勣第一时间皱起了眉头。他此次出行,本是计划路过明州港,稍作停留休整后,便乘船前往边关。

  这一路上,他所到之处,那些当地官员听闻他求才的消息,无不是热情高涨,纷纷向他举荐自己的心腹手下。

  可那些被举荐的人,在李勣看来,与他心中所渴求的帅才相比,犹如云泥之别,相差甚远,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想到这里,李勣心中暗自思忖,李镇涛所举荐之人,是否也如之前那些人一样,名不副实,只是徒有其表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