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田楷再来
过了一会,华佗来到正堂,躬身行礼。
“明公。”
张新收回思绪,指了一个座位。
“元化先生来了,坐。”
华佗坐好,张新开口问道:“军中普及医疗包之事,如何了?”
冷兵器时代打仗,直接战死在战场上的士卒,比例其实并不多。
大部分死亡的士卒,都是因为受伤后无法及时得到救治,以及后续的感染等问题,才导致死亡。
张新打了这么多年仗,对此心知肚明。
只不过先前由于条件所限,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又不是学医的。
现在华佗来了,自然得用好这个神医。
给每个士卒都配发一个医疗包,降低他们受伤后的死亡概率,这是第一步。
张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医疗系统。
或许由于时代限制,这个系统会很简陋。
但必须完善。
“回明公。”
华佗汇报道:“按明公的要求,紧急止血的医疗包已做好八千余个,随时可以派发。”
“防治疫病的药包比较难做,目前只做好了两千余个。”
“樊阿、吴普等人也在分批培训士卒,教他们如何处理伤口。”
这些年,华佗游历四方,收了许多弟子。
其中便以樊阿、吴普二人为最。
吴普基本上全部继承了华佗的本事,只是经验还略有不足,算是个华佗mini版。
樊阿则是极为擅长针灸。
华佗出仕后,张新便以人手不足为由,让他写信将弟子们都召过来,皆授予官职。
医者也能出仕?
华佗的弟子们收到书信后,欣然前来。
“药材够用么?”张新再问。
“够。”华佗点头。
张新想给士卒配备医疗包的想法,得到了华佗的肯定。
于是他便写信给杨凤和甄氏,让他们把黑山中对应的药材都运过来,同时派出商队到其他州去收购药材。
反正青州大族被犁了一遍,州府现在又不缺钱。
一个小小的医疗包,若是能换一个战后余生的老卒,那可比重新招募一个新兵要划算的多。
况且,医疗包的好处还不仅于此。
只要士卒们知道,即使自己受伤,也没那么容易死去,士气就会高昂,作战起来也会更加勇猛。
无论怎么算,这笔买卖都不亏。
张新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
依照现在的进度,明年春天之前,万余主力人手一个医疗包,估计不成问题。
至于防治疫病的药,倒没那么紧迫。
毕竟现在没有后世那么成熟的生产线。
中药要制成便于携带的药丸,还要能长期保存药效,难度很大。
“这段时间,辛苦元化先生了。”张新露出满意的笑容。
华佗连忙表示谦虚,“此乃臣分内之事也。”
公事谈完,接下来便是私事了。
“我夫人即将临盆,这几日就有劳元化先生了。”
“臣必竭心尽力。”
九月十一,张宁临盆。
张新听着产房内的痛呼声,心急如焚,不断在院中左右踱步。
华佗坐在一旁,随时待命。
刘华等三女见此情形,心中羡慕。
王娇和韩淑就不说了,她们生娃时,张新都在外面打仗,根本不在身边。
刘华生张平时,他倒是在,可也没有像如今这般,一副随时拔剑砍人的样子。
好在没过多久,一声婴儿的啼哭便打断了张新的步伐。
“恭喜主君,是个小公子!”
王婶抱着一个婴儿,从产房内走了出来。
张新一蹦三尺高,越过王婶就想往产房内冲去。
王婶急忙拦住。
“主君,还没清理完呢,此时进去,不洁。”
“咱妹子怎么样了?”张新连忙问道。
“母子平安,主君放心吧。”
王婶一脸笑容。
张新这才放下心来,从王婶手中接过他的嫡子。
小家伙轻飘飘的,估摸着也就六斤上下。
这段时间张宁遵循张新嘱托,清淡饮食,多加走动,再加上有华佗的调理,把孩子的体重控制的很好。
正因如此,她才没遭太久的罪,便把孩子生了下来。
张新看向小家伙,不一会就没兴趣了。
一如既往的丑。
不多时,几个稳婆走了出来。
“州牧,可以进去了。”
“好,好,有劳诸位了。”
张新哈哈大笑,对着稳婆、婢女们说道:“都去领赏吧。”
众人大喜。
“多谢州牧(主君)。”
华佗见用不上他,便上前恭贺了一番,然后提出告辞。
张新也赏了他一份,随后把孩子丢给王婶,进屋找张宁说话去了。
张宁问了问孩子的情况,随后虚弱的笑道:“兄长,给孩子起个名吧。”
“又是起名。”
张新顿时跨起个批脸,心中沉思。
“今儿这日子还挺特殊,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好呢?张抗美?还是张援朝......”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诸葛瑾的声音。
“君侯,田君求见。”
“哪个田君?”张新疑惑。
“田楷。”
先前田楷来青州的次数不少,诸葛瑾认识他。
“他怎么来了?”
张新一愣。
何苗死后,田楷便到了董卓麾下。
那么他此次前来
张宁见状说道:“快去吧,我好累,先睡一会。”
“行。”
张新点点头,让王婶好好照顾张宁,随后跟着诸葛瑾来到州府正堂。
田楷见到张新,连忙行礼。
“拜见君侯。”
“士范不必多礼。”
张新笑着将他扶起,问道:“不知士范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君侯请看。”
田楷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递给张新。
“董卓的?”张新看向田楷。
田楷点点头。
张新接过,打开一看。
董卓在圣旨上加封他为车骑将军,让他回京任职。
张新嗤笑一声。
明眼人都知道,董卓此举的目的,和当初的何进差不多,都是想通过明升暗降,来解除他的兵权。
不过与何进的做法相比,董卓的做法就高明了许多。
他没有来派人盯着田楷宣旨,给张新和他自己,都留了不少余地。
“啧,难怪古人都特么喜欢从龙之功。”
张新心中不由感慨。
一年换了两个皇帝,自己的年龄没涨,官职倒是越来越大。
镇东将军、右将军、卫将军
现在董卓还要封他做车骑将军。
“君侯。”田楷问道:“这旨你接不接?”
“不接。”
张新将圣旨还给田楷。
何进的官,做也就做了,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国舅。
董卓的官
还是算了吧。
真接旨了,以后还怎么好意思打他?
田楷没有意外,收好圣旨。
“士范来的正好。”
张新拉着田楷的手坐下,“今日我府中又添一丁,今晚我们不醉不归啊。”
田楷闻言面色惊讶,连忙道贺。
“恭喜君侯!”
张新哈哈一笑。
“士范能否与我说说,近日雒阳城内如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