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诸侯会盟
(这两章不好分,一起发,4300字)
鲍信素与曹操交好,深服曹操之能。
原本他觉得,想要指挥诸侯联军打败董卓,只有曹操才有这个能力。
但现在张新来了,他又觉得
好像张新确实是要靠谱一点哈。
于是他便赞同了曹操的意见。
二人说完,众诸侯无人应答。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王匡左右扫视,起身说道:“我以为,袁公本初四世三公,名门之后,又是天下楷模,可为盟主。”
今日在场的有三个‘袁公’,王匡作为袁绍的头号狗腿,不敢直呼其名,便以‘袁公本初’代替。
“公节之言有理。”山阳太守袁遗连忙表态。
都是老袁家的人,他自然要帮着袁绍。
“是啊是啊。”
桥瑁紧随其后。
见王匡、袁遗、桥瑁三人表态,张邈、刘岱、孔伷等党人诸侯也纷纷附和。
韩馥低眉不语。
袁术垮起个批脸。
我不是四世三公啊?
我到底是不是四世三公啊?
除开张新、袁绍两个当事人,以及没有表态的韩馥、袁术。
其余九个人中,推举张新做盟主的有两个,袁绍七个。
“诸君且听我言。”
曹操沉声道:“董卓身经百战,乃西凉宿将也,如今更是坐拥精锐十余万。”
“我等义军虽然兵多,但却不精,需得名将统帅,方能与之相抗。”
曹操环顾四周,“若论战场统帅,在场诸君,谁人能出宣威侯之右?”
“这......”
众诸侯一时无言。
袁绍闻言微微色变。
曹阿瞒!
你啥时候和那个反贼玩一块去了?
“阿瞒言之有理。”
站在袁绍身后的许攸突然开口道。
袁绍不可置信的看向许攸。
你也叛变了?
“但是......”
许攸给了袁绍一个放心的眼神,微微一笑。
“袁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
许攸侃侃而谈,“若以本初为盟主,振臂一呼,则天下豪杰志士必来归附,雒阳之内,亦可号召百官公卿响应。”
“如此,事半功倍,大事可成矣!”
“是啊是啊。”
王匡等诸侯连忙表示赞同。
“子远此言大谬!”
曹操据理力争,“击败董卓,靠的是详略得当,靠的是精兵猛将,名望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否则我等何至于被那董卓赶出雒阳?”
此言一出,在场诸侯一片哗然。
在场之人大半都是董卓放出来的,曹操这话简直是在打他们的脸。
偏偏这个又是事实,他们无法反驳。
“现在的小黑胖子,确实是个汉室忠臣。”
张新饶有兴致的看着曹操舌战群雄,心中暗道:“可惜,他还没看出袁绍等人的不臣之心。”
“阿瞒你又急,我有说宣威侯不行吗?”
许攸连忙打了个圆场,看向张新,“宣威侯虽然年轻了点,但确实能能征善战,依在下之见,宣威侯可为副盟主。”
“日后进军之事,皆由本初与宣威侯商议之后,再行下令,如何?”
袁绍皱眉,看向许攸。
你怎么让他做副盟主?这不是分我的权么?
许攸看着他: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你不拉拢一下?
咱们这边就他能打,万一人家觉得委屈,跑到对面去咋办?
袁绍点点头。
也是。
众诸侯交换了一番眼神,同意了许攸的建议。
只要盟主是党人就行。
盟主与副盟主,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
打赢了,功劳是盟主的,副盟主得往后靠。
打输了,第一个背锅的就是副盟主。
让张新做副盟主,既能拉拢一个打手,又能多一个背锅的,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无奈,只能将目光投向张新。
“宣威侯以为如何?”
“我没意见。”
张新微微一笑。
众诸侯闻言松了口气。
他们最怕的就是张新年轻气盛,非要来争盟主之位。
给他吧,这不可能。
不给,又怕他带兵跑了。
若是跑回青州也就算了,可若是跑到董卓那边去,那可真就完犊子了。
“不过......”
张新话锋一转,看向袁绍,“我没记错的话,本初兄现在的官职,是渤海太守吧?”
“是。”袁绍顿感不妙。
袁遗察觉到张新想拿官职说事,忙道:“诸侯会盟,各举义兵,我等皆是为国家效力,无有高下之分。”
“伯业之言有理。”
张新心中冷笑,嘴上却道:“然我身为大汉上卿,却要听命于一郡太守,如此似乎不妥吧?”
卫将军金印紫绶,位列上卿,是大汉帝国的第四号武官。
而太守
有一百多个呢。
袁遗一句话就想把差距抹平?
想屁吃。
“宣威侯勿虑。”
王匡拿出他们早就商议好的方案,“我等可联名,表盟主为车骑将军,兼领司隶校尉。”
这就叫上盟主了?
张新翻了个白眼。
“董卓会同意?”
王匡哽住。
这不就是找个名头么?
董卓又不傻,他怎么可能会同意嘛。
“宣威侯,国难当头,便宜行事嘛......”众诸侯开口劝道。
正常来说,一个人要获得官职,大致需要三步。
第一步,上表,也就是上奏。
这一步通常都是旁人来,自表的也有,但很少。
比如刘虞举荐张新做渔阳太守,张新给部下请封之类的。
第二步,朝廷收到奏表后,商议讨论。
第三步,下发圣旨,正式任命。
而所谓的‘表’,就是只走第一步。
比如众人写一道奏表,举荐袁绍为车骑将军,然后就不管了。
无论这道奏表送没送到朝廷,朝廷同不同意,反正我袁绍就是车骑将军了。
怎么地吧!
正是因为袁绍开了这个口子,才正式拉开了诸侯争霸的序幕。
我打下一个郡,就可以找个人来,表我为太守。
我麾下的将领,我也可以表他们为某某将军。
反正写奏表的笔墨又花不了几个钱。
什么?你觉得这样不好?
你看看人家袁本初,天下楷模都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
许多人都认为是董卓迁都、李郭祸乱,才让汉室威严扫地。
实际上,自从讨董之时,袁绍自号车骑将军的那一刻开始,汉室就已经没有威严了。
各州郡都能自行任命太守将军了,朝廷还有什么用?
“尔等是说......”
张新拍案而起,面色阴沉。
“国难当头之际,义军汇聚之时,第一件事不是讨贼,而是自封官职么!”
不然呢?
众诸侯闻言翻了个白眼。
你了不起,你清高。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既是州牧,又是将军,还是县侯?
不自封官职,我们起兵图啥?
当然,心里这么想,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
“宣威侯。”
张邈呵呵一笑,温声道:“我等大多都是州郡之流,若不便宜行事,连出郡、出州的权力都没有,还如何讨董?”
“是啊是啊。”
众诸侯纷纷嚷嚷,“如何讨董啊?”
“这还不简单?”
张新奇怪的看着他们,“我是卫将军,依律掌管京师防卫,尔等挂到我名下不就行了?”
众人面色一变。
张新这是还想争一争盟主?
“宣威侯。”
许攸干笑道:“如此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张新反问道。
“卫将军似无管辖太守、州牧、刺史之权,如何能行?”王匡不悦道。
“车骑将军有?”张新看向他。
“我等可以互表,行将军事。”王匡道。
“那挂我名下不是一样的么?”
张新斥道:“车骑乃重号将军,国之神器也!向来多以外戚担任,岂能轻易予人?”
“尔等今日若表本初为车骑将军,明日是不是就要表他为大将军了?后日呢?封公称王?”
“尔等究竟是来讨董的?还是来自立的?”
“宣威侯说的对!”
曹操大声喝道:“我等是来讨董救国的,不是来计较这一官半职的。”
众诸侯怒视曹操。
你怎么胳膊肘老往外拐?
“宣威侯既不愿听从太守之令,又不让盟主上车骑将军号。”
王匡失去耐心,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宣威侯到底意欲何为?”
“是啊是啊。”
众诸侯齐声施压,“宣威侯意欲何为?莫非是来破坏讨董联盟不成?”
张新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看向一直垮起个批脸的袁术。
“公路兄。”
“嘎哈?”
袁术一愣。
还有我的事儿?
“诸君言袁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当为盟主。”
张新微微一笑,“我深以为然。”
嗯?
袁术看向张新,心中升起一丝美妙的感觉。
袁绍心中一沉。
果然,张新继续说道:“公路兄乃袁氏嫡子,又是朝廷敕封的后将军,位列上卿。”
“我意推举公路兄为盟主,不知公路兄可愿担当此任?”
“子清贤弟还是个忠厚人呐!”
‘袁氏嫡子’四个字,可谓直接插到了袁术的心巴里。
袁术大喜,“我愿担此任!”
他可没有袁绍那么要脸,当即就应了下来。
袁绍神色大变。
张新瞥了袁绍一眼,环顾堂中众诸侯。
“诸君觉得如何?”
“不可!”
王匡连忙反对,“公路如何能为盟主?”
袁术面色不善,盯着王匡。
“如何不能?”
张新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本初兄四世三公,能以袁氏之名号召天下,公路兄就不行了么?”
“就是就是!”袁术连忙道。
众诸侯看着袁术这副模样,都是地铁老爷爷脸。
就你这逼样,也不像能当盟主的啊!
“公路之能,差本初远矣!”王匡寸步不让。
张新双手叉腰,“本初之能,比我何如?”
王匡直接不会了。
这让他怎么回答?
说袁绍不如张新?
这肯定不行。
说张新不如袁绍?
万一人家叫袁绍出去打一架,那不是露馅了吗?
“各有千秋,各有千秋。”
许攸连忙打了个圆场,“不能一概而论。”
“如今讨董在即,我等只论军事。”
张新看向许攸,就是要论,“若论领兵打仗,本初比我如何?”
“自然是宣威侯略胜一筹。”一旁的曹操递了个话。
平心而论,曹操并不怎么看得上袁术。
但他又觉得张新说的对。
车骑将军,国之神器,岂能轻易予人?
袁绍若是没有车骑将军之号,就指挥不了张新。
众诸侯又以袁氏名望为借口,不让张新当盟主。
如此一来,袁术反倒是最适合的盟主人选了。
一来,他也可以借用袁氏之力。
二来,后将军的地位虽低于卫将军,但二者同属上卿。
只要张新愿意吃点亏,还是说的过去的。
“既然如此。”
张新顺着曹操递过来的话头,接着说道:“有我辅佐,公路兄如何做不得这个盟主?”
袁术连忙表态,“吾必事事与子清贤弟......啊不,与副盟主商议!”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韩馥突然说道:“我也以为,公路可当此任。”
韩馥与袁绍共处一州,他是州牧,袁绍只是太守。
然而袁绍名高,又有诛灭宦官之功,于是冀州人心尽附于他,不从韩馥。
在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之前,韩馥就因为忌惮袁绍,经常派遣从事把守在他家门口,限制他出门。
诈作移书后,韩馥亦是因此在助董和讨董之间犹豫不决。
虽说在治中从事刘子惠的劝说下,韩馥最终决定讨董,但他心中仍对袁绍十分忌惮。
如今张新把袁术推了出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削弱袁绍名望的好机会。
袁绍转头看向韩馥,眼中皆是怒火。
“公路确实最为合适。”曹操也表态了。
“宣威侯之言有理。”鲍信也站出来说道。
袁遗见袁术这边已经有了五票,还有张新这个重量级人物支持,也同意了。
反正都是他的小老弟,谁当盟主都一样。
刘岱、张超、孔伷、张邈等人见状也同意了。
一时间,袁绍这边只剩下了王匡和桥瑁两个支持者。
“吾弟公路确实合适。”
袁绍没法再装死了,表面上只能故作大度,心中却是深恨张新、曹操、韩馥等人。
诸侯联盟尚未形成,裂痕已现。
张新看向袁术,一指中间主位。
“盟主,请吧。”
袁术屁颠屁颠的坐到了主位上。
众诸侯纷纷站起,面向袁术微微躬身。
“拜见盟主。”
随后又向张新微微躬身。
“拜见副盟主。”
袁术看着堂下众诸侯,心中豪气冲天,大手一挥。
“明日盟誓,诸君都回去准备吧。”
次日,诸侯于大营之外设坛祭天,杀猪宰羊,歃血为盟。
张新拿出陈琳早就准备好的檄文。
众人互相退让,不肯登台盟誓。
张超见状,推荐自己麾下的功曹臧洪。
臧洪乃故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之子,曾任即丘长,后辞官回家,被张超辟为功曹。
其人雄气壮节,见众诸侯都让他来盟誓,也不推辞,当即接过檄文,走到祭坛上。
巴拉巴拉
臧洪之声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再配上陈琳华丽的文笔,诸侯联军士气大振。
曹操看着站在张新身后的陈琳、典韦、赵云等人,两眼放光。
不知为什么,他很想把人弄过来。
誓毕,诸侯们回到大帐,商议进击董卓之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