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第171章 名动天下

  这天,宋平安拿着一本封装精良的册子,回到宋宅。

   待到宋长明结束修炼刀诀,方才出言道:“宋哥,今年珠玑阁的江湖秘闻录,给您送来了。”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年中么。”宋长明一听,只觉时间过的真快。

   这珠玑阁是江湖中的隐世大宗之一,声名远扬,在整个大瀚朝江湖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连常年待在小地方上的宋长明,也是早早就知晓这珠玑阁的大名。

   可以说,在所有隐世大宗中,珠玑阁都是最特殊,最有知名度的宗门。

   而这也跟珠玑阁平日里所做之事,与其他的隐世大宗不太一样有关。

   严格来说,珠玑阁实际上不算隐世,最多只能算是半隐世的状态。

   他们虽不参与任何外界的争斗,但他们对外开放一些主营的业务,并非常年与世隔绝。

   例如珠玑阁内擅长机关暗器的研发,故而他们也对外售卖他们制作精良的机关暗器。

   且他们还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许多江湖中的厉害人物都愿意花重金去珠玑阁购买想要的情报消息。

   不仅如此,江湖中风靡盛行的风云人物榜单排名,也即是那天榜,就是这珠玑阁捣鼓出来的。

   将天下英豪名士都尽数囊括其中,罗列生平光辉战绩,进行排名座次。

   发展现今,一份天榜已经具备了极高的权威性。

   但凡榜上有名者,便是天下共知的强者!

   有多少江湖人,为了争夺天榜一个席位而斗的头破血流。

   这就是珠玑阁,神秘而又特殊的大宗。

   在宋长明看来,这个珠玑阁必然是掌握有一个极其庞大的情报网络,遍布整个大瀚朝各地。

   这才好似无所不知,能够做起情报生意。

   而天榜的孵化衍生,也让珠玑阁的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对外的一言一行都极具分量。

   能够轻松的制造出舆论,在江湖中掀起轩然大波。

   宋长明手中的这份江湖秘闻录就是珠玑阁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半年更新一本。

   里面记载了这半年间天下各地所发生的秘闻或大事,同时天榜的排名也在其中,相应的每半年更新一回。

   从几年前开始,宋长明就委托梁召龙,帮他长期订购这江湖秘闻录,起初只是好奇图个新鲜,如今他算是其忠实读者了。

   他虽没有走南闯北,闯荡江湖过,但也不妨碍他想要了解这天下奇人奇事,长长见识。

   午后坐在院中,沏壶茶,宋长明就慢慢悠悠的翻阅起来。

   “也不知上次记载的那头跟岛屿一般大小的海龟上还有何发现”

   没错,一切奇人奇事,每隔半年还有后续可看。

   犹如连载的故事书一般,引人入胜,这也是宋长明成为忠实读者的原因之一。

   这珠玑阁是懂吊人胃口的。

   从这秘闻录中,宋长明还了解到从东莱郡飞出的蛟龙,最终在大海里待了数月,随后疑似飞往了域外之地。

   之后偶有人声称见到那蛟龙回到大瀚朝,但真实性还有待考究。

   这头蛟龙也算是发生在宋长明身边的奇事了。

   除此之外,关于天下大局,各方势力的厮杀博弈,其结果也能够在这书册中发现记载。

   就连不久前东莱一事,也有所描述。

   同时,宋长明很是意外他的名号,也首次出现在了这江湖秘闻录之中。

   书册里记载,二皇子楚景派出三路人马,攻占东莱郡城,放任匪军水帮帮众在城中肆意劫掠,令城中数十万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东莱龙刀客,单枪匹马,一人一刀,夜斩定海水帮帮主姚一柱!

   再斩匪军头领,昔日东沧三龙!

   最后于层层兵马重围之中,挑落常胜将军薛伯言!

   战绩斐然,以一己之力解救数十万百姓于水火,此乃大义!

   当以侠士之名冠之!

   虽描写他的部分,笔墨不算太多,但寥寥几句话,也将他渲染的极为正面。

   一人救一城,这含金量不言而喻。

   但事实上,后续若没有郡守等人出谋划策,统兵反攻,这城光凭他一人是万万救不下来的。

   书册里只记录了他斩敌军三巨头,放大了他的功劳,让他成为了这独角戏中的主角,忽略了其他登场人物。

   将他所行之事这般大张旗鼓的记录在册,于宋长明而言,只能说有利有弊。

   此事随着这本秘闻录的广泛宣传,必定会传遍各地。

   他那东莱龙刀客之名,也随之要扬名天下了!

   对于其他武人来说,扬名立万便是他们终身奋斗的追求目标,这事若是落到他们头上,估计高兴都还来不及。

   但宋长明更多是考虑到于他不利的影响。

   定海水帮和那匪军,倒是不必多虑。

   此事过后,这两股人马必然也再无存活的可能。

   唯独二皇子那边,在这起事件中被塑造成了大反派的形象。

   再加上宋长明斩杀了人家手里的大将,坏了对方的好事,这个仇怨自然也就结下了。

   当然,即便没有珠玑阁的大肆传播,二皇子知晓此事,知晓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必然的。

   他与二皇子势力的矛盾,从他杀回郡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珠玑阁提起此事,至多算是在火上浇了把油。

   “还没离开东莱郡,倒是先将名气打出去了”宋长明摇了摇头。

   名利中,他只对利感兴趣,在名上,实际并没有太多的追求。

   即便得了这份名,他也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做事风格和未来规划。

   人们当他是奉行正义的大侠,但他自己则很清楚,他虽心中有底线,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但论正义感,他远没有那些真正大侠士那般正义。

   要让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实在太难了

   倘若那日他发现此事太过凶险,事不可为,那他便会毫不犹豫撤走放弃,什么大义统统抛之脑后。

   而这可不是大侠士该有的念头。

   且在此事里,他也为自己谋取了一笔辛苦费。

   就在那薛伯言的临时库房里,他捞走了几箱钱财,狠狠暴富了一把。

   故而大侠之名,他可当不起。

   继续翻阅,将诸多奇人奇事看完后,更新后的天榜名单则被放在了最后,映入眼帘。

   天榜第一,剑尊,剑崖崖主。

   天榜第二,明火上人,玉虚洞内,当今实力集大成之人。

   天榜第三,瑶光仙子,望月阁阁主。

   天榜第四,公孙玄周,金鳞宗的太上长老。

   天榜第五,楚正,朝廷皇室培养出来的极强者。

   天榜百人,与半年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事实上能在天榜留名之人,本身实力都极其过硬,个个都是天下绝顶的高手,武道修为登峰造极,根本不存在滥竽充数的可能。

   故而,他们的名次相当稳固,也许一年到头,这名单上也不见得有所变动。

   尤其是天榜前十的那几位,若是出现变动,那都将会引来各方武人广泛的关注。

   一眼扫过,他倒也并不是很关心这些当世至强者们的排名,天榜什么的终究是离他太过遥远,看看即可。

   宋长明翻过天榜,以往这就算是看完了,之后就是等半年后珠玑阁的下一本发行。

   只是这次,宋长明发现天榜翻过,竟又出现了一个地榜。

   也不知道那珠玑阁什么时候捣鼓出来的,上一本秘闻录里可还没有的,这地榜看上去与天榜相互对应。

   宋长明看了看珠玑阁给出的对地榜的诠释。

   简单来说,就是天榜百人回回一个样,珠玑阁觉得缺乏新意,于是就整出了这个地榜,给读者老爷们看点不一样的。

   地榜同样设置了百个席位,所搜集的是近些年,那些飞速成长崛起的武人。

   可以是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的少年天才,也可以是突逢奇遇,或大器晚成的武道高手,各地遗珠。

   而能入地榜之人,同时也是珠玑阁认为将来有望冲击天榜,占据天榜一席之位的候选者。

   在这里面,宋长明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地榜第九十一位:宋长明,名号‘龙刀’,东莱郡人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