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

第627章 危局密谋

  第627章 危局密谋

   吏部尚书率先回应道:

   “陛下也是迫于无奈,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等的本分!”

   这话说得诚恳而谦卑,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朝堂臣子们深深的无奈。

   在这朝堂之上,有时候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皇帝的一声令下,他们也只能乖乖服从。

   即便是惩罚,他们也得毫无怨言地接受。

   就拿之前百里中君让所有人都跪在大殿之中这件事来说,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了惩罚部分人。

   可他们依旧得陪着做戏,一起跪在那里。

   中间也有人想要见陛下,但都被禁军拉走了,根本就没有见到百里中君。

   而这一次,他们二人与之前那些人不同,是真的得到了面见陛下的机会。

   听到吏部尚书的话,百里中君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愁容并未散去。

   他看着二人,也没有矫情,当即吩咐道:

   “给二位大人赐座!”听到这话,二人再次拱手,齐声说道:

   “谢陛下!”

   随后,太监搬来了两个凳子,二人坐下后,这才稍稍缓解了一下因为长时间跪地而有些酸痛的膝盖。

   这时,百里中君缓缓开口道:

   “二位爱卿,现如今朕该当如何?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样子,是朕最不愿意看到的了,二位爱卿可有好的建议,既不跟大雍起冲突,也可以保住我羌国!”

   这话一出,御书房内顿时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户部尚书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着,让人感觉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似乎对眼前的局势感到无能为力。

   只见他慢慢地抬起手,拱起双手,向皇帝行了一个礼,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

   “陛下,如今的大雍,已经不再满足于我们羌国的俯首称臣了。”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接下来大雍肯定会给我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唯一的出路,恐怕就只有开战了。”

   他的话语虽然说得很平静,但其中的分量却让人不容忽视。

   百里中君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原本就有些忧虑的眼神中,更是闪过一丝明显的担忧。

   他心里很清楚,与大雍开战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胜负难以预料。

   一旦战败,羌国可能会面临灭国的危险。

   户部尚书似乎也察觉到了百里中君的担忧,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就算我们决定开战,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我们是否有能力战胜大雍,单就目前朝堂之上的风气而言,就必须要先解决掉才行。”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朝堂之上,有太多拖后腿的人了,这一点不解决,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他的语气变得愈发沉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一旁的吏部尚书听到这话,也是连忙拱手,附和道:

   “不错,无论如何,这股邪风必须铲除,只有重振朝纲,我们才能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百里中君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二人所言极是,朝堂之上的种种乱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那些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官员,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若不加以整治,即便与大雍开战,也必将是一盘散沙,毫无胜算。

   然而,想要整治朝堂,谈何容易。

   这些官员在朝中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百里中君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二位爱卿所言,朕也深知。只是这朝堂之事,错综复杂,朕该如何下手呢?”

   他的目光望向二人,眼中满是期待。

   户部尚书沉思片刻,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从那些与大雍暗中勾结的官员入手。”

   “这些人是朝堂的毒瘤,他们为了讨好大雍,不惜出卖国家机密,破坏我羌国的利益。”

   “只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便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震慑其他心怀不轨之人。”

   吏部尚书接着说道:

   “陛下,臣建议同时整顿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制度。如今朝堂之上,有许多官员尸位素餐,能力不足却占据高位。”

   “我们应该选拔那些真正有才能、有担当的人进入朝堂,为国家效力。”

   “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员,要及时予以罢免。”

   百里中君认真地听着他们的建议,不时微微点头。

   这些建议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斗争,需要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二位爱卿的建议甚好,只是实施起来恐怕不易。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打草惊蛇。”百里中君缓缓说道。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明白百里中君的担忧。

   他们也深知,要想彻底整治朝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谋划。

   “陛下放心,臣等愿与陛下一同努力,为我羌国的未来,为百姓的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人同时站起身来,拱手说道,语气坚定而决绝。

   百里中君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艰难的时刻,能有这样两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实在是他的幸事。

   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有二位爱卿相助,朕便放心了许多。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御书房内,三人又继续商讨了许久,从朝堂的整治策略,到与大雍的外交周旋,再到军事上的准备。

   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最好。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然而御书房内的灯火却依旧明亮,映照着三人坚定而专注的面庞。

   他们深知,摆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路只有一条!

   ........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