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百里懿均无奈
看着百里懿均那温柔的神情,李九天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般,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是呆呆地望着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百里懿均高高隆起的肚子上,那肚子已经大得像个西瓜一样,仿佛随时都会有一个小生命从里面蹦出来。
李九天知道,如今的百里懿均已经快到了分娩的时候,她的身体和情绪都处于一种极其敏感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如果告诉她那个即将出征的消息,恐怕会引起她巨大的情绪波动,这对她和肚子里的孩子都非常不利。
李九天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也明白,这件事情迟早都会被大家知道,根本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明天,大军就要出征了,就算他现在不说,等到明天,百里懿均自然也会知道这个消息。
到那时,她的情绪可能会比现在更加难以控制,甚至会对她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想到这里,李九天暗自咬了咬牙,心中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随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明天大军就要出征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在百里懿均的耳边炸响。
她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也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突然僵在了那里,然后像被一阵风吹走了似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愕与难以置信。
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了一下,仿佛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是一把重锤,狠狠地击中了她的心脏。
过了好几个呼吸的时间,她才像是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一样,缓缓回过神来,眼神有些迷茫地看着眼前的人,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
“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嘛?”
李九天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还好,百里懿均毕竟是个女强人,而且还是个武功高手,她并没有像一般的女子那样,表现出过于激烈的情绪。
或许,在她的心中,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早已经有所预料了吧。
李九天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
“除非他现在就投降,可那是不可能的。他已经在做战前准备了,这一次,他也要学朕当初对战宁国一样,殊死一搏了!”
这话一出,百里懿均不禁长叹一声,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惋惜。
“哎!”
她深深地叹息着,仿佛这一声叹息能够释放出内心所有的沉重和无奈。
“我或许早该想到这一切了,”她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从我嫁给你的时候,应当就能预见他今日的结局!”
百里懿均慢慢地闭上双眼,仿佛想要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开来。
她的思绪开始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那些曾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当初,百里中君为了自己的私欲,竟然要将她置于死地。
那是一段极其黑暗的时光,她感到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周围充满了敌人的算计和阴谋。
她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被吹灭。
然而,在那重重困境中,百里懿均并没有放弃。
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绝境中苦苦挣扎,终于寻得了一线生机。
而这一线生机,便是嫁给李九天。
这个决定,对于百里懿均来说,无疑是一场赌博。
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出路。
而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并没有错。嫁给李九天不仅让她挽回了自己的性命,更让她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的好弟弟,百里中君。
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才使得百里懿均不得不走上这条艰难的道路。
在羌国的时候,只要百里懿均在,那就没有人会听百里中君的。
权力,必须要拿在自己的手中,这是身处朝堂旋涡中心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百里懿均无奈,她并没有怨恨百里中君如此对她,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帝王,必须要走的路。
当一个帝王无法压制一个人的时候,那就只能除掉。
就在这时,李九天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打破了她沉浸在回忆中的思绪。
“羌国的朝堂,如今已如残垣断壁般破败不堪,众人各怀心思,勾心斗角,毫无团结可言。”
李九天叹息道,“而我这个小舅子,也只能依靠那仅存的一点强制手段来维持局面了。”
接着,李九天继续说道:
“正因如此,他现在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一切。而对他来说,最好的契机,便是战争。”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似乎早已看透了小舅子的心思。
然而,李九天对于小舅子发动战争的底气却并不知晓,他不禁疑惑地摇了摇头:
“虽然我不明白他究竟从哪里获得了如此大的勇气,但羌国毕竟还有一定的实力,并非毫无一战之力。”
“所以,我也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应对这场战争才行。”
听到这话,百里懿均眉头紧蹙,脸上满是疑惑与不解:
“怎么搞得,他这个皇帝怎么当的?当初有叛乱,我也没让朝堂成为散沙!”
“现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也没有了叛乱,怎么还能出现这种事情?”
对于李九天方才所说,百里懿均直接懵了,百里中君的实力不应该这么差啊!
朝堂若是一盘散沙,那百里中君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啊,就这还妄想开战,这不是等着亡国嘛?
李九天微微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羌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都想在这朝堂之上分一杯羹。”
“百里中君虽贵为皇帝,但也难以完全掌控局面。他想通过开战来凝聚人心,稳固自己的统治,可这又谈何容易。”
百里懿均静静地听着,心中思绪万千。
她想起自己在羌国朝堂时,为了稳定局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
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斡旋,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而如今,百里中君却将朝堂弄得如此混乱,实在是让她难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