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731章 北方的民族

  李彻不满道:“钱老怎么这么说,本王岂会如此好战?”

   台下众臣闻言,皆是暗自撇了撇嘴。

   您......还不好战?

   这才几年啊,奉国周围都没别的国家了......

   陛下让您来关外是守边疆的,您倒好,直接把边疆干没了。

   李彻也知道自己这话有点没说服力,微微叹息一声:“再说了,皆是大庆人,庆人不打庆人。”

   钱斌问道:“那殿下准备如何攻略北地?”

   “父皇此举,就是为了给未来铺路,他在预作准备,应对关内可能发生的巨变!”

   李彻正色看向众人:“父皇抽调了山海关和北方的兵力,我奉国通往大庆的道路已经打开,一旦国中生变,奉军就可以长驱直入。”

   “父皇暗示到这个地步,若我还懵懂不知,岂非辜负圣心?”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早做打算,先将北方四州之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至于如何掌控?”李彻看向李霖,“还需四哥出马。”

   李霖一脸懵逼:“我?”

   “没错,四哥在北地威望甚高,此事非你莫属。”

   “四哥率军回到燕地,就驻扎在靠近四州的边境要冲,要摆出随时可以雷霆出击的姿态。”

   “你的存在,你的兵锋,就是对所有心怀异志者最大的震慑!让他们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所谓枪杆出政权,有兵在手一切都好说!”

   李霖闻言,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

   但李彻的意思他也清楚,自己的确是最适合执行这项任务的人。

   自己在北方的威望和燕王身份,能极大减少当地势力的抵触情绪。

   “既是大事,为兄责无旁贷。”

   李霖再无犹豫,沉声道:“老六你放心,四哥我别的本事没有,带兵最是在行,我这就回去点兵!”

   李彻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军事威慑是基石,但真正掌控地方还需文治,这第二步,便是接管四州州府中枢!”

   “本王要从奉国官吏之中,挑选一批精明强干、忠诚可靠之人,分赴幽、并、冀、青四州,接管州府衙门。”

   “重点是掌控钱粮、刑名、户籍,不求立刻翻天覆地,但求政令畅通,关键位置必须换上我们的人。”

   诸葛哲迟疑道:“殿下,大规模更换地方主官,朝廷可会答应?四州世家,岂会甘心交出权柄?”

   李彻笑道:“本王自会上表父皇,以推举贤能之士的名义索要官职,父皇他一定会‘欣然应允’的。”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寒:“至于那些世家大族......他们当然可以不答应!”

   “那就让他们去问问,四哥驻扎在边境的数万铁甲答不答应!问问本王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有兵在手,有大义名分,轮不到他们不同意!”

   “顺我者,富贵可期;逆我者,家破人亡!”

   这番杀气腾腾却又逻辑清晰的话,让厅内众人精神大振。

   这行事风格很‘李彻’,看似霸道甚至有些糙,却是直指核心问题。

   以绝对武力为后盾,辅以名分和大义,强行推进。

   在奉国崛起的道路上,一直应用这种简单粗暴却有效的方式,早已被证明是最佳选择。

   “殿下英明!”诸葛哲率先躬身,“臣附议。”

   其他臣子也纷纷附和。常磐在一旁听着,心中震撼不已。

   “好!”李彻大手一挥,雷厉风行,“人选之事,就交给诸葛先生了,明日此时本王要看到名单。”

   “臣遵命!”

   “四哥?”

   “在。”

   “点兵之事,刻不容缓。”李彻沉声道,“所需兵员、粮草、军械,持我手令,找兵部协调。”

   李霖颔首:“放心吧。”

   “其余人等各司其职,全力配合。”

   李彻言简意赅地分发了任务,随后摆了摆手:“散了吧,其余事情明日再议。”

   众人纷纷行礼告退,步履匆匆。

   唯有杨忠嗣还留在原地,似乎没有出去的意思。

   李彻看出来这位老帅肯定有事情找自己,便开口道:“杨帅暂且留步。”

   杨忠嗣对上李彻探究的目光,默默站定。

   待最后一位官员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屋内只剩下君臣二人。

   “杨叔,”李彻换了更亲近的称呼,“刚刚我看您心事重重,北疆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室韦已灭,狼烟尽熄,北境理应海晏河清,何事能让您如此忧心,甚至不惜亲自赶回奉天?”

   杨忠嗣叹了口气:“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殿下您的眼睛。”

   李彻心中一凛,预感成真:“坐下说,究竟何事?”

   杨忠嗣也没客套,坐在李彻身旁声音低沉地开口:

   “室韦覆灭后,北境确已无大患,再往北便是人迹罕至的极寒之地,我国舆图亦是一片空白。”

   “然守土职责所在,末将不敢懈怠,仍定期派遣精锐斥候小队,沿边境向外探索,一则绘制地图,二则防患于未然。”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得沉痛:“就在十日前,一支百人斥候连队,深入北地三百里后,彻底失去了音讯。”

   “按例,他们早该返营复命。”

   听到这里,李彻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了一下。

   一支经验丰富的百人队,无声无息地消失?

   这绝不寻常。

   “末将立时派出了数支精骑搜寻队,循着他们最后传回的方位深入探查。”

   杨忠嗣的拳头微微攥紧:“结果在更北的一片巨大冰湖边缘,他们发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庞大?”李彻追问,“规模如何?是室韦残部?还是……”

   杨忠嗣摇头,脸上浮现出前所未有的警惕之色:“绝非我朝所知的任何部族,大约有一万余人。”

   “那些人......长相奇诡,皮肤异常白皙,身材高大魁梧,发色多为浅黄或棕褐,眼窝深陷,眸色有蓝有灰,与北胡、室韦乃至我庆人相貌迥然不同。”

   他加重了语气:“他们以骑兵为主,甲胄制式古怪,马匹也异常高大。”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手中也持有火器,虽不及我奉军新锐燧发枪精巧,但确凿无疑是火铳,且数量不少!”

   李彻心中一沉,虽然早有预感,但杨忠嗣的话,还是让他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这形象......显然不是东亚人种。

   “可曾接触?”李彻的声音依旧平稳。

   杨忠嗣摇头道:“搜寻队未敢轻举妄动,远远观察后便迅速撤回。”

   “对方似乎也极为警惕,营盘扎得极稳,斥候游弋范围很大。”

   “虽无直接证据表明是这支外邦军队袭击了我斥候队,但......”

   老帅的目光变得冰冷:“殿下,直觉告诉末将,除了他们外,那片区域再无第二支力量,能让我一支百人连队瞬间覆灭,连一个报信的都没能逃出来!”

   殿内陷入一片压抑的寂静。

   李彻靠在椅背上,双眼微阖,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广袤的西伯利亚冻土,冰原上崛起的国家,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无非就是那群斯拉夫人。

   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还是沙皇俄国?

   他们扩张的触角,竟如此之快,已经延伸到了远东区域!

   片刻后,李彻睁开眼:“杨叔所言有理,此等规模、装备的军队,绝非寻常部落。”

   “然其根基必不在北方之地,否则两国边境早该摩擦不断,不会至今才骤然相遇。”

   李彻站起身,踱了两步,决断道:“先增派哨探,日夜监视,若其安分守己,暂不理会。”

   “若其胆敢越境半步,哪怕只是试探,无需请示,即刻出兵剿灭之!”

   “殿下英明!”杨忠嗣立刻抱拳领命。

   然而,他并未起身告退,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势,沉默着。

   李彻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老帅的异样。

   他转过身,看着杨忠嗣紧抿的嘴唇,恍然道:“杨叔,您心中终究是意难平。”

   杨忠嗣抬起头,这位铁血老帅的眼眶竟有些发红。

   “殿下明鉴!那百名儿郎......皆是北疆的好种子。”

   “尤其是那连长......十五岁便跟着末将在西域作战,多少次死里逃生,身上刀疤箭创不下十处。”

   “我答应过他,打完室韦就让他回家娶妻生子,侍奉老母......如今,却连尸骨都寻不回来......”

   杨忠嗣深吸一口气,强压着翻腾的情绪:“末将知道,军国大事,当以大局为重。”

   “若无实据便擅开边衅,恐陷殿下于不义。”

   “可一想到那些孩子们,冤死在那群来历不明的白皮鬼手里,末将这心里像有把钝刀子来回割!”

   看着眼前这位老帅,为了枉死的部下痛彻心扉,李彻心中也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走到杨忠嗣面前,轻轻拍了拍老帅坚实却微微颤抖的臂膀。

   “杨叔,您错了。”

   杨忠嗣愕然抬头:“殿下?”

   李彻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我们呕心沥血发展奉国,铸造强军,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在蛮夷面前讲什么‘师出有名’,是为了让我奉国子民,腰杆子能挺得笔直!”

   “是为了让四方蛮夷,听到奉字,便心生敬畏,不敢侧目!”

   “证据?重要吗?”

   他直视着杨忠嗣震惊的双眼,一字一句:

   “我奉军如今兵强马壮,火器精良,将士用命,国库充盈!”

   “我们的腰杆子,够硬!”

   李彻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所以,您心中若有不忿,若觉得那支外邦军队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奉国的威胁和冒犯......”

   他顿了顿,脸上那抹冰冷的笑意彻底绽开:

   “那便出兵,灭了吧。”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