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304章 劫难与成仙(谢谢“殷道炎大侠”的灵感胶囊) i25zw.com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笔磨磨 4024 2025-03-20 09:12

  果然,各路牛鬼蛇神,无孔不入,都想跟张府搭上一点关系。

   偏偏还不能一概拒收。

   例如家中有喜事,别人喜气洋洋过来送礼祝贺,总不能不收吧?

   而且徐经业还经营着四间店铺,别人突然来扫货,总不能不卖吧?

   但是,这礼是什么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亦不能来者不拒。

   收了而没有回应,时间一久,人数一多,积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张天自己在的时候自然不怕,一旦老死或者离开这个时空。

   张府恐怕就会遭到反噬。

   这跟朝廷上的官员差不多。

   大权在握的时候,无数人巴结。

   若是得意忘形,光收礼不办事,一旦失势,那些平时看不见的仇人会纷纷涌现。

   因此,如何处理就极为讲究,非常考验人情世故。

   张天道:“徐掌柜,你对登门之人言明,缘法自然,不可强求,不必送礼了。”

   “其他的,你看着处理。”

   “是,在下明白。”徐经业道。

   …………

   第二天一早。

   卓平早早备好马车,在府外候着,来接张天上朝。

   见张天走进崇政殿。

   安佑帝急忙从龙椅下来,过来迎接。

   张天道:“皇帝客气了,你们继续吧。”

   此时的安朝朝廷,因为三王爷造反一事,抓了不少官员,换过一批。

   而后蔡丞相被“天火”焚宅,又被扒下一批亲系。

   现在提拔上来许多新面孔,张天都没有见过。

   徐闻也从百官队伍的尾巴,站到了史尚书后面。

   安佑帝请张天坐到早准备的软座上,才坐回龙椅,示意卓平宣读圣旨。

   “诏曰:”

   “蔡安身为重臣,揽丞相之职,理应守法尽忠。然其却私欲熏心,贪墨舞弊,以权谋私。”

   “甚失大臣之德,有损朝廷之威。”

   “朕闻其事,痛心疾首,现剥夺其相位,贬岭南以示惩罚,永不起用。”

   “今后若有臣子违法乱纪,必将严惩不贷。望众卿家引以为戒,切勿以身试法。”

   “朕受蔡安之惑,有失察之咎。自当多加反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

   “钦此!”

   圣旨一念完,朝廷为之一静。

   通篇没有说算计仙人的内容,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蔡安丞相为什么被处罚。

   连皇帝都说自己“有失察之咎”。

   相当于变相向张天认错了。

   大臣们装作低眉顺眼,但所有人的余光都看向张天这边,连安佑帝都不例外。

   看着皇帝眼巴巴的目光,张天只好微微点头,道:“嗯,皇帝处置得当,很好。”

   此话一出,安佑帝和大臣们齐齐松了一口气。

   这相当于安朝朝廷算计张天一事,就此过去了。

   如今的张天,仅仅是对安佑帝冷淡一些,就令整个朝廷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若是张天不点头,改朝换代,恐怕就在顷刻之间。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张天也了解到古人的性格。

   让一个皇帝公开在圣旨里认错,态度已经是相当诚恳的了。

   毕竟日后还要生活在安朝,关系不能搞得这么僵。

   安佑帝道:“谢上仙体谅。”

   “上仙,大蒙使者在殿外等候,可否让他进殿讨论两国渠道之事?”

   两国建立交流渠道,是张天亲口许诺的,大家自然得看张天的态度。

   张天道:“让他进来吧。”

   大蒙使者进来,恭恭敬敬朝张天、安佑帝行礼。

   张天道:“具体事项你们商议,我只说一下气候。”

   “未来几十年,天地有大变,寒流自极北之地南下,大地冰封,气温骤降。”

   “尤其是冬天,若无足够御寒物资,人皆会冻死。”

   “届时必然天灾四起,粮食减产,草木难长。”

   “百姓遭受饥荒,民不聊生,恐怕会流离失所,天下大乱。”

   “这种气候,我称之为小冰河时期,亦简称小冰期。”

   史尚书问道:“上仙,既然有小冰期,想必有大冰期?”

   张天点点头:“不错。”

   “嘶……”众人一惊。

   小冰河时期已经如此厉害了,若是遭遇到大冰期,那还得了?

   史尚书道:“敢问上仙,那大冰期会是何等模样?若是遇上,我等可能度过?”

   张天道:“大冰期若是来了,天地冰封,万物灭绝。”

   “纵使南方之地,亦是风雪不断,河流冰结。”

   “无数物种熬不过大冰期,血脉传承断绝。”

   “日后人们只能从地下枯骨化石,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这个世上。”

   “嘶…………”众人更是大惊。

   如果说小冰期会导致天下动乱,熬一熬总会过去,那大冰期简直是亡族灭种的大灾难。

   张天道:“大冰期你们不必担心。”

   “未来千年,都不会遇到大冰期,先面对眼前的小冰期再说。”

   “大蒙既然承认是女娲血脉,总不能让他们在北方草原面对风雪等死。”

   大蒙使者躬身道:“谢上仙体恤,大蒙感激不尽。”

   徐闻问道:“仙师,小冰期能持续数十年,那大冰期能够持续多久?我们女娲血脉先祖,可曾经历过大冰期?”

   张天道:“你们既然想知道,告诉你们也无妨。”

   “据我所知,天地间曾发生过四次大冰期。”

   “最远的一次,发生在六万万年之前,大概持续了四千万年时间……”

   张天将自己知道的四次大冰河时期简略地讲了讲。

   最后道:“最后一次大冰期,约在两百万年前,我们如今的时代,算是大冰期的尾巴。”

   “因此,才会时不时出现小冰河气候。”

   殿内众人听得怔怔出神。

   怪不得物种会灭绝,数十年还可以坚持一下,但动不动就持续数千万年的极寒,一般物种岂能熬得过去?

   徐闻喃喃道:“原来这就是天地大劫!真正的天地大劫”

   “我听白玉蟾道长说,道家之中有三灾九难十劫。”

   “度过了才有望成仙,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

   “怪不得仙师从不提成仙之事。”

   “原来一劫就如此可怕,原来成仙如此艰难!”

   “像钟吕之人,怕不是转生了多少世,经历了多少劫难,才最终成仙。”

   张天没好气道:“你又在胡思乱想什么?好好注重眼前才是。”

   徐闻一拱手,道:“弟子明白。”

   “仙师连六万万年前的天地大劫都知道,怕不知修行了多少世。”

   “如今又被困于凡间,不得上天,应该是又一世劫难修行。”

   “如今小冰河时期,只不过是小劫之一。”

   “弟子定当以此身为舟,在劫中修行,争取早日脱去凡胎。”

   “嗯……徐解元所言极是。” 百官纷纷颔首。

   有官员高声道:“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所言 ,玉皇大帝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

   “后如是修行,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按上仙《西游记》所言,一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这……这……这得经历了多少天地岁月,可有精通算术的同僚算一算?”

   众人微微一算,又是一片吸气声。

   这个数字已经大到有些难以理解了。

   玉皇大帝为众神之主,大家自然不敢与之相比。

   但纵使是“金仙”,动不动就是三千两百劫,这数字也长得离谱。

   如此一对比,人生百年,顿时渺小得可怜。

   忽然,有人高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苦哉,苦哉!”

   百官纷纷附和。

   一时间,“苦哉”之声,不绝于耳。

   大家以为安朝掉下了一位仙人,说不定今生今世能够攀上一点仙缘。

   但今天看来,成仙比想象中要难无数倍。

   就连他们认为的“上仙”,如今都被贬下凡尘,再次经历一世劫难。

   他们这些凡人,想要成仙就更难了。

   怪不得常听佛道两家的人说,要成仙成佛,须得有“大智慧、大毅力”,经历“大苦难”。

   看着满朝文武发疯,张天都被气麻了,却又不知如何纠正。

   算了,由他们去了。

   他们若是真的追求“成仙”,把这一世当作修行,总比认为人生虚无,及时行乐要好。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