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167章 对科举制度下手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笔磨磨 3867 2025-03-20 09:12

  在原来的宋朝,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发展不起来。

   到了明、清,明明已经看到了火器、科技的强大之处,却固步自封。

   就是因为科举上去这一批人,思想囿于“四书五经”等学问之中。

   没有给那些探索“奇技淫巧”的技术人才足够的地位和待遇。

   甚至利用权力,刻意禁止百姓接触到更先进的思想和技术。

   直到后面实在装不了鸵鸟,才被西方工业化的国家给打醒。

   由此才有了“五四运动”,反对八股文,批孔倒孔等思潮。

   徐闻生于这个时代,看不到科举的历史弊端,只想着维护这个时代的公平,张天不怪他。

   但张天有后世的历史眼光,明知科举有问题的情况下,不做点什么,于心不忍。

   这种僵化的制度越早打破,对整个华夏,对炎黄子孙越好。

   虽然不能指望直接取消科举制度,但是,至少不能让朝廷上所有的官员,都是读“四书五经”出身。

   只有其他领域的人也进入朝廷,才能制衡儒家思想,才有多方面发展。

   至少,等到后来科技发展起来,有了一批非儒家思想的人掌权,至少也能给科技人员一些支持。

   这些支持,可能就是打破封建千年局限的关键。

   原本张天还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让徐闻中个举人,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

   没想到皇帝和蔡丞相那么狠,直接送了一个解元。

   既然如此,张天干脆以此为切入口,准备对整个科举制度下手。

   否则,就算传下什么科学技术,恐怕也会固步自封,被人超越。

   每一个领域,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才不断学习、创新、应用。

   若是科举制度不能鼓励这些“奇技淫巧”的人才发展,后世的百年屈辱迟早会重现。

   顺便也考验一下徐闻。

   看看他的本性如何,能力如何,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徐闻这边。

   仿佛五雷轰顶,在他的脑海里炸开。

   这几句话,对他的世界观冲击前所未有的大。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话大逆不道,张天自出现以来,“大逆不道”的话多了去了,徐闻见怪不怪。

   关键是他认为理所当然,值得付出一生名誉去守护的科举选拔制度,在皇家眼里,真的只是一条驯狗绳么?

   怪不得仙师毫不在乎自己这解元之位是如何得来。

   谁会跟一条驯狗绳讲公平?

   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仔细想想,何尝又不是呢?

   像徐闻这些读书人,只是不敢想,不敢说。

   一旦打破枷锁,以他们的智商,看透这些本质并不困难。

   “驯狗绳……驯狗绳……原来我们苦苦研读的经义,只是皇帝放下的一条驯狗绳么?”

   “怪不得自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秦的百家争鸣的盛况从此消失。”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张天也不急,让徐闻想一会。

   徐闻想了良久,最后道:“仙师点破弟子,难道是让弟子看破虚妄,安心做那特权阶级吗?”

   “如此一来,弟子与蔡丞相,又有何区别?”

   张天笑笑道:“你若是得了这解元之名,心安理得,为师就随你。”

   “朝堂的官员那么多,多你一人不多。”

   “好在你没有令我失望,宁愿忍受个人屈辱,也要追求所谓的‘公平’。”

   “这公平二字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皇帝需要天下之人,都围绕着他给的驯狗绳而舞,这在皇帝眼里的公平,对士子就公平么?”

   “士子希望科举绝对的公平公正,考上那吸血的特权阶级。”

   “举人越多,吸血的人就越多,,对百姓就公平么?”

   “这科举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才子禁锢在经义里,对炎黄子孙后代就公平么?”

   这个问题太大,听徐闻征征出神:“仙师有答案吗?”

   张天摇摇头:“没有。”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会有无数卓越之士想为天下人寻找一个公平。”

   “有举荐贤良的,有论血统出身的,有唯才是举的。”

   “自隋唐以来,又发展出科举制度。”

   “可是,渐渐的,百姓们发现,到了最后,都会逼得他们活不下去。”

   “一切看似都那么公平,可是,他们就是不知如何活不下去。”

   “今天,这个机制是科举。”

   “你适逢其会,为师就让你夹杂在其间,看看你会如何做?”

   徐闻叹道:“弟子是不是让仙师失望了?”

   “失望倒不至于,你能放弃个人荣誉,也要为维护科举的公平,心中算是尚且有一把火。”

   “这点火苗,就看你想如何烧了。”

   “若是承受不住压力,为师就送你几件功绩去做,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徐闻双眼一红,带着哭腔道:“原来仙师对弟子寄予如此厚望,弟子惭愧,不能领略仙师深意。”

   张天道:“不急,慢慢来。”

   “正好借此次事件,对科举制度下手。”

   一直在旁边侍候的徐经业又是惊喜又是忧虑。

   上仙这怕不是将徐闻当作圣人来培养?

   这种千古难题,别说完全解决了,即使只解决了一小部分,只提出了一点建设性思想,都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成为称圣作祖的存在。

   徐闻道:“那弟子的解元之名,该如何解决?”

   张天道:“你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跟我说。”

   徐闻听罢,顿时陷入深思。

   从白天一直想到晚上,整个人犹如行尸走肉,在客厅里来回徘徊。

   徐经业担心,便守在旁边,时不时递上水和点心,让徐闻补充营养。

   一直到了第二天,张天睡醒。

   徐闻双眼赤红,但神色坚定,对张天道:“仙师,既然这科举制度,只对皇家有利,却有损天下,有损子孙后代。”

   “不如,趁此机会,弟子上书,让皇上废除科举。”

   张天道:“若无第二套制度代替,光是废除,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徐闻道:“弟子知道,科举对皇家有利,皇上定然不肯。”

   “弟子以退为进,废除不行,就提议扩大科举范围。”

   “将农业、百工、天文、格物、数理等等科目,纳入科举。但凡技术精湛,有重大贡献者,可一视同仁,授予官职。”

   “如此一来,士族不能一门独大,皇上不必受文官的掣肘。”

   “天下百工百业,得了皇上的恩赐,也会对皇家更加忠心,可平衡士族的力量。”

   “据仙师所说,这百工百业,亦蕴含无穷大道。”

   “若皇上能够允许,恐怕南安朝的盛况,更胜先秦的百家争鸣。”

   张天有些惊异,徐闻这种想法,已经很接近后世的发展模式了。

   不过,张天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的想法很好。”

   “不过,此事涉及皇家利益、天下士族无数人的利益。”

   “你这么一说,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迅速被人反扑。”

   徐闻道:“难道有仙师弹压也不行吗?”

   张天道:“你小看了人性,一旦损及自身的利益,可以命相搏。”

   “纵使我挂个仙人的名头,总不能满天下去杀人吧?”

   “否则,历朝历代,最成功的人岂不是暴君?”

   “这……”听张天这么一说,徐闻也知道自己过于着急了。

   “弟子欲用20年时间,改变这科举制度。”

   张天摇摇头:“20年太短了,至少50年,两代人的时间才行。”

   “啊?”徐闻一惊,“50年?”

   张天道:“你以为动摇几千年的士族阶级那么容易吗?”

   “用一代人积蓄力量,再用一代人上位掌权,能够撕开一个口子,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

   “去吧,你先去皇宫,请皇帝将士子放出来,撤销惩罚。”

   “解元之位,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徐闻弯腰作揖:“是。”

   然后洗漱一下,换了衣服,往皇宫而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