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712章 香火情之一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笔磨磨 3378 2025-03-20 09:12

  玛雅族酋长这么一喊,果然吸引了徐家的注意。

   马上有负责接待的人,将他请了进去。

   外面排队的人一看,顿时有人不忿了。

   “这人是谁呀?穿着奇形怪状的,他怎么能优先进去?”

   徐家重新红火以后。

   想来拜访、采访、搭关系的,络绎不绝。

   刚开始时,只是打电话预约。

   徐家家族的几十号人,电话都被打爆了。

   毕竟电话号码这东西,就是拿来联系人用的。

   之前没想到自己家族会突然千年翻红,电话号码并没有特别保密。

   很多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一面之缘的朋友,都留有电话。

   那些想来搭关系的,随便一找,基本上都能找到。

   为此,徐家不得不打开手机的过滤功能。

   只要是陌生电话,基本上都会自动拒接。

   这才导致了那些想上门求见的人,需要派人过来,以古礼送拜帖,碰一碰运气。

   其中,以记者、生意人居多。

   像国内外政坛上的大人物,如果真有事要见徐家人。

   一般可以通过临安市当地官员,看情况安排。

   唯有没什么背景的记者和生意人,想蹭徐家的热度,只能不辞辛劳,前来排队。

   徐家也不是全部拒绝。

   而是看情况,时不时接受一些着名媒体的专访,以提高徐家的影响力。

   同时,徐家也有不少的生意产业。

   如果有合适的合作伙伴,也不介意尝试将生意做大一些。

   例如仙手岛那边。

   因为需要徐家的名气安抚那些狂热信徒,南飞国还特许批准徐家在当地合作生意。

   在没什么控制力的南飞国,同样的两家餐厅。

   一家普通的,可能每天都要面对不同教派信徒的冲突。

   另一家只要挂上徐家的招牌。

   不但狂热信徒不会轻易闹事,甚至还会主动维护起秩序来。

   谁若是在徐家门店里闹事,未等当地军警出手,光是来瞻仰大手印的信徒,就会将那些闹事之人给打了出去。

   在这种环境下。

   任何一个媒体,或者一个生意人。

   只要能拿到徐家的一个合作意向,顿时就能名声大作,飞黄腾达。

   在这样的暴利诱惑之下,排个队算得了什么。

   此时看到有人插队,自然就会有人不满。

   当然,排队的人也有很多学识渊博之人。

   反正排队闲着也是闲着,有一位学识不错的记者,随口解释起来:

   “西牛贺洲的玛雅族,这你也不知道?”

   一位生意人接过话头:“我知道玛雅族呀,听说欧罗巴那边的人越过大西洋,登陆西牛贺洲后。就是从他们手里抢的土地。”

   记者道:“你知道就行了。这玛雅族虽然跟东方隔着半个地球,其实,跟咱们还有不少的香火情呢。”

   “哦,还请兄弟详细说来听听。”生意人很识趣地递上一根烟。

   记者无奈地看了一眼生意人。

   这些内容对很多人是常识,但确实有很多人天生不爱听课,记不住课本上的东西。

   很多人念到大学毕业了,连基本的朝代都记不清楚。

   若不是现在用的是仙降历,说不定还有人会认为,上仙跟女娲伏羲的上古之神是同一时代的。

   好在做生意的,学识可以不高,但态度一定要好。

   记者便娓娓道来:“你刚才看到的酋长,长相是不是跟我们东方差不多?”

   “如果不是头戴鸟毛,身穿兽皮,恐怕我们光从外貌来看,都分不清他们是从西牛贺洲过来的。”

   生意人点点头:“不错,确实跟我们一样是黄皮肤黑眼睛。”

   “这就对了。”记者道,“因为……他们就是从我们东方迁移过去的。”

   “经过现代基因工程的溯源,以及世界考古学的发现,还有古地理气候研究。”

   “西牛贺洲的绝大部分土着,跟我们东方人的基本,存在着显着的遗传联系。”

   “据一些格物学家的推测,大概在一万五千年前,地球还处于小冰河时期。”

   “当时的白令海峡是冰封的(为阅读方便,以后非特殊名称,都会沿用常见名称),形成了一条冰雪的海峡陆桥。”

   “我们东方的上古先民,可能就是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沿着海岸线,进入西牛贺洲的。”

   “然后就西牛贺洲那边,繁衍生息,建立了原始的土着文明。”

   生意人有些疑惑:“白令海峡在哪里?我们和西牛贺洲中间,不是隔着一个巨大的东海吗?”

   “呃……”记者只好道,“就是北方,北极圈你总该知道吧?它差不多就在北极圈的外围。”

   “哦……”生意人恍然大悟,“北极圈我知道,原来白令海峡那么靠北呀。”

   “不过,这香火情,未免太淡了吧?”

   “咱们东方人,同姓之人说一声五百年前是一家,那都是拉了十八辈祖宗才扯上一点关系。”

   “他们玛雅族就算是东方的遗传基因,毕竟过去了一两万年。”

   “这点香火情都能让徐家优先接待的话,那我们跟徐家简直就是亲兄弟了。”

   记者笑笑道:“我这只是开头,说明西牛贺洲土着的渊源,还未讲到真正的香火情呢。”

   生意人看了长长的队伍,无奈道:“兄弟你慢说,我这还有烟。”

   记者笑道:“西牛贺洲土着的真正香火情,其实跟上仙有关。”

   “千年之前,上仙向天借了神种玉米和土豆。”

   “这些物种,产量极高,活人无数,是真正令亿万人受益的大功德。”

   “古代之人,愚昧迷信,以为这些种子是上仙从天庭带下来的。”

   “其实,经过格物学家和史学家的考据对比。”

   “这些种子,应该是上仙从西牛贺洲那边,从当地的土着手里取来的。”

   “后来通过高空气球,跨越数万里的东海,才送回到安朝。”

   “虽然种子是上仙从西牛贺洲取来的,但据土着当地神话记载。”

   “土着为了供奉神灵,特意筛选了最好的种子来供奉,还口述了最原始的种植之法。”

   “这就是那边的土着与我们的香火情之一。”

   周围的人听了,纷纷点头:“此事上仙的功德最大,但也不能抹除西牛贺洲土着的恩情。”

   生意人道:“同为上古先民的后代,又有玉米和土豆的恩情,又都是信奉上仙,确实算是香火情了。”

   “但……恕我无礼啊,我总感觉还不够。”

   “我若是徐家,凭这成千上万年前的一点香火情,未必会给他们优待。”

   记者无奈。

   有关上仙的事迹实在太多, 光是《仙语录》中记载的故事,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很头大了。

   这些偏门一些的内容,不怪这些人不知道。

   记者道:“刚才说了,只是香火情之一。”

   “后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牛贺洲土着与我们的联系反而更紧密了。”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