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第119章 千年龙虎榜

  在看完了韩国的无耻之后,刘宇再次滑动屏幕。

   随后天幕中出现这样一段话语。

   【你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中几代人都是一样过了一辈子。】

   【但你却并不甘心一辈子都在土地里刨食,因此在很小的时候便下定决心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而当你说出这个想法时,你的家里人也很支持你,于是他们决定送你去读书。】

   “从小便懂得上进,这种精神很不错啊。”

   看到这种懂得上进的孩子,不少皇帝都是十分喜欢的。

   他们最喜欢的便是这种寒门或者农家子弟,这样朝廷才能有人与那些世家门阀竞争。

   “只是农家子弟想要考中科举可不是一般的困难,他真的能够做到吗。”

   不过欣赏之余,不少人还是有着这样的顾虑。

   【而读书所需要的费用自然很高,但你的家人却还是省吃俭用凑了出来。】

   【好在你也十分争气没有辜负家人的心意,不论是老师还是同窗都夸你聪明好学,勤奋努力。】

   【就在不断地日升日落间,也终于到了你科举的时候。】

   【而你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县试、府试、院试均取得头名,成为了罕见的小三元。】

   【即便是后来的乡试你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了一名足以光宗耀祖的举人。】

   “连中三元,这孩子不错啊。”

   “何止是不错,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小子本身也是个天才,不然光是努力是很难做到的。”

   “没错,别说举人了,我家那小子要是能考中个童生,我都要谢天谢地了。”

   “出身寒微却能取得这般成就,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看到科举所取得的成就,古人们都十分欣慰,即便是没有科举的年代,百姓也大概能够想到这其中的辛苦。

   毕竟谁不想当官呢,但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想通过读书当官,即便有渠道也是难如登天。

   【此时的你信心满满的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你觉得以你的才能绝对可以考中进士。】

   【最后的殿试即便不能进入一甲,在二甲中也该名列前茅。】

   【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你感到无力,在四十万考生中你虽然考中进士并进入了前一百,但剩下的对手却让你感觉深深的无力。】

   【此时的你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天才,只是见到我们的门槛。】

   “嗯?剩下的那些考生这么厉害的吗,让一个连中三元又考中进士的天才也感到无力。”

   李世民此时感到十分惊奇,按照天幕的描述这孩子绝对是个天才,

   可现在天幕却说在那场考试中,天才也只是见到那些人的门槛,那些人究竟是谁?

   真的有这么强大吗?

   【而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考试的这一年是北宋嘉佑二年。】

   【而这一场考试最后的榜单是被后世人称为千年科举第一的“千年龙虎榜”】

   “唉,嘉佑二年,那不就是我和子由考试的那一场吗?”

   此刻刚炖好猪肉准备品尝美食的苏轼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他考试的那一次吗。

   “那一场考试也没有那么夸.....呃...仔细想想确实挺厉害的。”

   “尤其是子平兄,的确强的令人绝望啊!”

   而年代稍晚知道这场考试的也都点了点头,在嘉佑二年那场考试的对手都太强大了。

   能在那群人考到前一百已经很厉害了,可还是没法跟他们比啊!

   正如天幕的那句话,天才,只是见到他们的门槛。

   【而为什么如此称呼那场考试,是因为最后录取的人都太厉害了。】

   【那场考试的主考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而录取的人中有二十四人进入了《宋史》,九人最终官至宰相。】

   【其中就有后来同为唐宋八大家有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

   【开创程朱理学的程颢、程颐兄弟。】

   【就连那说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也名列其中。】

   听到最后一句不少人脑子都嗡的一声。

   之前说唐宋八大家、程朱理学他们觉得应该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被着重强调。

   而二十四人进入《宋史》,九人官至宰相就非常夸张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种事。

   这届科举的确十分厉害,说千年第一并不为过。

   可这最后的横渠四句一出,则是彻底将古人们震撼了。

   并不是说其他人不好,主要是这横渠四句的冲击力实在太强。

   “这是孔圣降世了吗?不然怎能有如此宏愿。”

   “是啊,我等也都是饱学之士,可...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样的句子啊。”

   “这才是我等读书人的目标啊!!!”

   “可真的有人能做到这些吗?”

   不光是读书人以及官员们,即便是一些没读过书的普通人也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只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萦绕在胸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世民嘴中不断的念叨着这四句话,似是在细细的品味,良久之后才开口道:“这大宋是要出圣人了吗?如此大才只可惜没有生在我大唐啊。”

   “是啊,的确可惜,若有可能真想见见这位张载。”

   而一旁的房玄龄、孔颖达等人也是一脸可惜,若是能与这等大儒坐而论道该有多好。

   【此外还有收复北宋五州,开辟疆土二千多里的王韶。】

   【参与王安石变法的曾布和吕惠卿等等等等。】

   【可即便是这些响当当人物在那场考试中,也并没有进入一甲。】

   【那一年的一甲分别为: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这几人虽然名声不显,可苏轼曾经评价章衡:“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便能知道他们的恐怖了。】

   (听说章衡曾经教苏轼兴修水利,但是又嫌苏轼太笨教不会。)

   (哈哈,能让苏轼那么心高气傲的人自愧不如,就该知道章衡有多厉害。)

   (这一届的确是神仙打架。)

   (普通人,或者说一般的天才注定只能成为背景板。)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