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为什么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胡说,我辈读书人何时就成了负心汉,又怎么可能连那屠夫之流都比不上?”
“这完全就是污蔑,是某些泥腿子对我等的诽谤。”
看到这句话,各朝代不少读书人都瞬间炸了锅,这骂的也太脏了。
而且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孔孟之道,怎么可能是那负心之人呢?
【这段对联的来源是在明朝末期,说是当时有一位皇亲国戚的家奴养了一只恶犬,常常在街上横行伤人。】
【一日,那恶犬当街咬伤了一个秀才,眼看秀才快要被咬死时,恰巧被一位屠夫遇见。】
【而那屠夫义愤填膺之下,不顾自身安危将恶犬打死救下了秀才。但这一行为却触怒了家奴,他们仗势欺人,将屠狗者扭送到官府治罪。】
【不过幸好当时的地方官曹学佺为人刚正不阿,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便下令严惩了家奴。】
【但是那皇亲国戚却是不肯善罢甘休,于是找人用钱财买通了那秀才让他修改口供,而秀才被钱财迷了眼又或者说不敢得罪权贵,于是就修改了口供。】
【但曹学佺听着这前后不一的口供确实十分生气由于是就大骂了秀才,并呵斥他为何修改口供,收到惊吓的秀才这才道出了原因。】
【于是在最后记录案情的文档中曹学佺便写下了这句流传数百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皇亲国戚,这咋又是咱家的事情?”
原本对这句话还挺赞同的朱元璋瞬间开心不起来了。
对这句话本身他是很赞同的,就像他有时也觉得这帮读书人不咋地一样,但事情放到自己身上那可就不行了。
而之前喊叫的一些儒生脸色则很是难看,瞬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最后还是反驳道:“这只是个例而已,又怎能说明所有读书人都是如此?”
【而在现代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这些年最出名的就是某高校那十八驴事件。】
【在2010年12月时,18名大学生组成了一支名为“青春”的队伍,而他们的目的则是爬黄山。】
【不过他们可不是像普通人一样走景区规划的路线,而是打算爬“野黄山”,说白了就是走小路。】
【在没有向学校报备的情况下12月10日,这十八驴就包车赶到了黄山,尽管当地有人劝告他们这个时节进山最好请个向导,但他们确实坚信自己的能力。】
【在凌晨三点逃票进入黄山后,按照他们的规划第二天就可以走出黄山的翡翠谷地区,然后与司机会合回学校。】
【但只要有爬山经历的人就会知道,山中的情况十分多变,尤其还是走一些小路的话更是会出现不少突发情况,所以这场原定一天半的爬山行动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理想。】
“这些娃娃是疯了吗,在没有人引路的情况下12月凌晨进黄山,还是走的小路?”
“真是不知者不畏,这种情况就是一些老猎户都不敢过多深入的。”
“读书读傻了呗,真以为现实跟书本上一句轻飘飘的记录一样?”
“运气好的话,十八个人还能回来一半吧。”
“一半?就是全死里面都不稀奇!”
看到十八人的行为,一些住在山边的百姓或者猎户都在感叹这些人是真不怕死。
一群学生居然敢在12月走小路深入黄山,真是嫌自己命长是不。
【第一天的行程还算顺利,天气很好一群人很是悠闲,并在下午三点顺利抵达了扎营地点。】
【但第二天时却下起了雨,并且随身携带的GpS也不小心损坏,于是一群人只能依靠地图和指南针辨别方向。】
【于是不出意外的他们迷路了,在冬季的这种深山里迷路可以说大概率就是全灭的下场,于是十八驴选择了报警。】
【但是因为山区信号很差,他们连续找地方拨打了很多次电话都报警失败,还是有人意外下成功将求救短信发给了亲属,这才报警成功。】
【而求救信息被亲属告知警方后也是得到了高度重视,从上海到安徽两地政府全都动员起来派出了无数的救援队伍冒雨进山救援。】
【最终经过六个小时的搜寻,一支小分队终于成功找到了这批学生,但面对救援队的支援这些人有的却只是抱怨,抱怨他们动作太慢。】
“这些人就不懂得感恩吗,这种天气进山那是豁出命去了,他们有什么脸抱怨?”
“而且不过是十八个不懂事的学生而已,派几个人大概找找意思一下就行了呗。”
看到这些学生还在抱怨,不少百姓都是直呼白眼狼,对待救命恩人都如此这些人的人品可想而知。
那句负心多是读书人还真是没说错。
当然也有人很是疑惑,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称为驴呢,驴子又有什么错,凭什么要承担这种骂名?
【之后这十八驴主动向救援队要了食物和水,这本来也没有什么。】
【但吃饱喝足之后这十八驴却要求救援队带他们赶紧下山,但当时的环境应该就地扎营等天亮后再行动才是最优选。】
【但耐不住十八驴强烈要求,最后迫于压力救援队只能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但下山的道路极为狭窄,而旁边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一行几十人只能打着手电,小心翼翼的贴着崖壁前进,但因为下雨道路湿滑为首的一位年仅24岁的民警还是发生了意外,掉进了悬崖中。】
【但此时这十八驴却不想着赶紧救援,而是催促救援队赶紧送他们下山。】
【最后这十八驴被成功送下了山,而等到救援队找到牺牲民警打的尸体却已经是七个小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