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陈砚之回翰林院
蜀王府属官与护卫,搜查了院里各个角落,除了搜到来不及拿走的少量财物,没发现什么。
院子里面有十几间小屋,床铺日用品齐全,显然曾是蒙古细作的一个常驻的据点。
大厅的桌子上,还摆着吃剩的饭菜,其中那一锅汤里面,下有毒药。
死的四人,是伪装成商人张参的外围手下,负责采购与存放成药药丸的。
随着张参的身份暴露了,蒙古细作果断放弃几人,灭口了。
在这里,如若追查不到线索,那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线就断了。
蜀王走近,应冷与贾环正拿着两块破布,在研究。
“外面的灰布衣,是最普通的,棋盘街身边一个打杂、店小二、杂役不是灰布衣就是蓝布衣。
“这青色的小角绸缎,是杭罗?”
“是杭罗。”
大雍的绫罗绸缎中,以江南的云锦与缂丝最为珍贵,再往下就是杭罗了。
其中,缂丝的工艺最为复杂,通经断纬法,每厘米需要几百根纬线交织,起源于汉代,宋代到达顶峰。
缂丝只能纯手工制作,耗时费料,一件中等大小的缂丝服饰,需要数月甚至一两年,
缂丝与云锦大规模使用在皇家服饰,龙袍。
从宋代开始,缂丝被朝廷指定为皇家御用,极少出现在民间。
云锦也是皇家御用,但是云锦除了能制作服饰,还能制作寝室的装饰挂屏、帷幔,所以,民间也有售卖。
杭罗的产量比缂丝要多很多,工艺也没有缂丝复杂。
杭罗虽没有缂丝与云锦珍贵,却也是朝廷专属织物,使用是有品级制度和法律严格限制的。
有钱也不一定能穿,除了官员,地方有富商捐钱铺路,行善积德,民间口碑好的乡绅,也有可能获准使用杭罗。
蜀王精神一震,走过来,道:“青色杭罗,是朝廷七品至五品官员的专属服饰。”
应冷道:“事发突然,带头的人急着过来灭口,极有可能是脱了官服,里面的杭罗衣衫不及换,外面穿一件灰布衣,就带人过来的。”
“七个人,武艺身手都很不错。”
“此处靠近棋盘街,他们极有可能,是在棋盘街某一家商铺的。”
蜀王犯愁了,道:“棋盘街,总共七百八十多家商铺,这可不好查。”
应冷道:“重点查大商行,能请得起七个以上仆役的,不会是小商铺。”
贾环道:“这家商行,仆役穿的衣服,是灰布衣的。”
应冷继续道:“这几个人,原来应是住在这个院子的,暗中查一查,最近有没有商铺要另外租院子给仆役住的。”
贾环点点头,道:“或者,仆役改住在商铺里面的。”
“查商行时,顺便查一位七品至五品的武官,右手手臂受了伤。”
一小角杭罗青衫,染了血迹,被飞刀划破了。
从院子的地点、里屋、飞刀刺破的杭罗,应冷与贾环,也只能分析出这些线索。
蜀王回头望了几个属下,道:“应总管与贾侍读说的,可记清楚了?”
几位属官应下,立刻布置人手去棋盘街暗查。
蜀王府的人,要排查整个棋盘街,不是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应冷留下两个人手,先回宫去了。
见应冷走了,贾环也有样学样,留下一名护卫,排查的工作留给蜀王府的人去做,排查到有嫌疑的人,再回来协助侦办。
…………
翰林院,修撰陈砚之也从承德城回来了。
陈砚之是手臂受了箭伤,留在承德城养伤,好了就赶回来。
回到翰林院,看到值房的庶吉士只有一人,陈砚之有些不高兴,道:“怎么回事?我不在,都偷懒了?”
庶吉士叫冷复,道:“陈大人,他们都被陈大人招走了?”
翰林院什么时候,还有一位陈大人?
能召庶吉士帮忙办差的,除了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下来就到修撰。
嗯?
陈砚之有个不好的预感,问道:“你是说陈耀祖陈修编?”
“正是陈修编,他是以贾侍读贾大人的名义招人的,陈修编说他们要办大事,人手不够。”
陈砚之感觉脑瓜子疼,刚刚回京,就遇到这种事。
翰林院本是修身养性、读书养望的地方,一天天的,贾环这伙人,你们就不能安分一些吗?
陈砚之问道:“他们要办什么大事?”
“属下不知?”
“你又为何不走?”
冷复一脸忠心耿耿的样子,道:“属下不像这些人,朝三暮四的,属下是跟定陈大人的。”
因为要配合韩王府查十几个藩属小国的资料,还要做经济贸易的谋划,贾环的人手不够,征得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同意后,贾环让陈耀祖多招了二十名庶吉士。
陈砚之值房的庶吉士们,经过抽签,冷复这倒霉蛋,抽到唯一留守下来的签。
陈砚之去找了侍讲学士曾川,这是陈砚之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