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郑家上门小定
蜀王府办事还是很快,第二日下午,就将嫌疑人画像告示,给张贴出去。
刑部李画师,蜀王府的人放他回去了,嫌疑人告示张贴了,也没必要留下他。
又审问了王仁一次,王仁老老实实交代清楚,商人自称张参,是经营药材的商人,来京城的路上认识的。
两人认识后,张参透露想采购韩王府药坊炼制的成药,苦于没有门路,还愿意用一倍的高价采购。
重利在眼前,王仁起了贪念,一边派人在京城周边采购韩王府的药丸,一边找贾琏,想通过贾家向韩王府采购成药,没想到被贾琏拒绝了。
王仁采购了成药药丸后,送去张参租的院子,期间,没见过什么重要的人,王仁这头的线索,就这样断了。
蜀王府正在苦恼,宫里派了应冷来配合蜀王查案。
…………
今日,是郑玄与迎春的好日子,郑家选好的黄道吉日,两人小定的日子。
距离两人成亲,还有十五日。
小定,两家是女眷为主,进行的仪式。
女方郑道泉的夫人,与女儿郑婉婉(也就是郑玄唯一的姑姑),还有几名世交的贵妇,一起来到贾府。
其中,也有李青秋的夫人,她还带了李谦余的媳妇和李青秋的小女儿李瑜儿(四岁)。
小定也称为“文定”,“纳吉”。
是双方走进婚姻关系的关键一步,男方的女眷由当家主母带领女眷与参与仪式的贵妇们,备齐定礼,一起去女方府上送礼。
定礼的核心最少是“四样金银首饰”,戒子一对、镯子一对、耳环一对、项圈一个,材质可自定,金、银、玉器皆可,另外配糕点(大八件,或者小八件)。
金银首饰与糕点,没有一个特定的数量,豪门大族送的定礼自然更多,更体面。
男方的女眷送定礼,是有媒人随行的。
大雍朝的媒人分两种,一种是双方初次接触的时候,由男性媒人来告知。
现在送定礼,需要穿梭女方内宅,需要另找一位媒人来担当此事,一般由男方的女性长辈(如姑姑、姨)临时充当“传礼人”。
郑家的媒人,是郑玄的姑姑郑婉婉。
贾母带着邢夫人、王夫人、赵太太、薛姨妈(作为贾家的亲戚也可参与的)、李纨、王熙凤、姑娘们都来了。
王家也派了王子腾夫人,王子胜的媳妇来参加。
东府还在孝中,早上派人送了瓜果点心过来,人就不来参加了。
女方以贾母为首,接男方的郑道泉夫人进来。
摆上香案迎礼,男方女眷将金银首饰列于供桌上,向女方祖先牌位行礼。
郑家还送了十八担的糕点,各种点心,还有内务府官方定制的喜饼,山珍海味担(鲍翅、鹿筋)。
迎春身穿浅绯礼服出来(不用盖红盖头),由姑娘们簇拥着出来,邢夫人牵着出来。
郑道泉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微笑着给迎春戴上戒指、耳环首饰,还送上一柄如意。
迎春接过如意,羞涩的谢过。
邢夫人代表男方回定礼。
贾家的回礼是文房四宝,衣帽(靴子、衣衫)还有糕点。
贾家此时送的回礼,不用太隆重,贾家迎春的嫁妆,是等嫁过去的前一日,才送去男方家中的。
双方过了定礼,贾母乐呵呵的请女方所有女眷,一起进荣庆堂饮茶,小定宴席还要等一会,再上。
所有人刚刚坐好,忽然听到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叫道:“母亲,我的师哥呢?”
这是李青秋的小女儿,李夫人带她来凑热闹,
贾环以前经常去李府,跟先生学做文章,听先生讲课,每次都带有糖果给这小丫头。
前几日,贾环去李府见先生,给小师妹带去一包奶糖,她吃了喜欢,一直念叨着师兄。
贾母、郑道泉夫人含笑的望着这丫头,小小个,生得玉雪玲珑,一张小脸儿圆润细腻,额发精心修剪成齐眉穗,乌黑油亮,一双大眼睛,瞳仁大而黑亮,闪过聪慧的灵光,小巧的鼻尖微微上翘,嘴角的天然上扬,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
“李夫人,这是李大人的小千金!”
李夫人点点头,道:“是的,知道我今日过来贾府观礼,缠着我也要过来,说想找她环师兄,怕是惦记着环哥儿送的奶糖香甜。”
小丫头听了不依,身子扭成麻花,害羞的钻进母亲怀里。
姑娘们听了,探春马上让侍书去寻一些奶糖,还有府里各自奶香味的糖果,给大伙面前的方桌都摆上一些。
李瑜儿面前的糖果,自然是最多的。
她才四岁,正在换牙期,家里限制她吃过多甜食,现在看着这么多糖果,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得到母亲的点头同意,李瑜儿才拿了一颗。
贾母笑道:“这糖果家里还有,凤丫头,你去准备一些,给亲家和大伙带回去,给家中小孩尝尝。”
李瑜儿听到等会,还能带走师兄甜甜糯糯的奶糖,眼睛都笑成小月牙。
看着小丫头像小馋猫似的,喜滋滋的满足样子,主人与宾客们都忍不住笑了。
(这章写了两次,第一次写完,平板突然黑屏了,只能用旧电脑重新打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