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376章 按兵不动

  “诸位乡绅父老快快请起,本督和诸位大人、将军,乃是大明的官员,救我大明百姓脱离苦海,实属本份,职责所在,也是朝廷和圣天子对吾等的期望。”

   “今吾等上不负陛下圣恩,朝廷期盼,下不负百姓民意,父老所请,终得光复成都、光复四川,实乃大明列祖列宗之德,太祖、成祖之护佑。”

   “本督宣布,自即刻起,废除所有流贼张献忠的政令,恢复大明律,官军追击流贼,缴获粮草辎重甚多,即日起,官府将开仓救济百姓。”

   “并以工代赈,全面恢复耕种,有强迫从贼者,即刻到官府备案说明,有发现流贼隐匿者,举报有奖,朝廷即日起,恢复诉讼。”

   “本督也会即刻向南京朝廷报捷,请求朝廷往四川拨钱粮赈灾,诸位父老乡亲,跟随官府,共同重建家乡,恢复生计!”

   “重建家乡,恢复生计,大明万岁!”

   “重建家乡,恢复生计,大明万岁!”

   在喧嚣中,众文武终于缓缓进城,进驻四川,开始了艰难的战后恢复民生的大事,当然,首先自然是向南京报捷。

   为众文武请功;为归附的流寇、招降的山匪等请封;为四川无以为继的百姓请粮;为先从贼,现收复的府州县各级文武如何处置请奏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杨展日前在彭山阻击张献忠大军南下,两军交战当中,留下断后的大西军将领,张献忠的弟弟张进忠,在那一战中中箭,被士卒抢回去后不治身亡。

   而这个消息,还是明军进入成都之后,通过审问俘虏才得知的。

   另一头,到了八月初三,在郧阳等候大半个月的朱慈烺,终于接到了四川和汉中的奏报。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众文武看过军报,齐齐向展颜开怀的朱慈烺恭贺道。

   “四川平定,流贼只余汉中一地,剿灭指日可待啊,只是只是不知道,李自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进攻甘肃?”倪元潞凝声疑惑道。

   “不知道,不过也不用忧虑,孙督师给朝廷的奏表,西北边军近三十万,去岁组织军民一体耕种,收获颇丰,现在整个西北的粮食都有孙督师配给,自给自足暂时无忧。”

   “若是李自成向西北进攻,只怕是自讨苦吃,陛下只需向孙督师示警即可,甘肃山地难行,一过宝鸡,全是山岭小道,防御优势不小。”阮大铖则并不担心。

   “嗯,朕也一时猜不透李自成的想法,他若是要从朵甘绕行南下,那他可能就是打错算盘了,朕听靖宇军校的学员们之间流传着一句话。”

   “叫地图上全是开阔地,一到地方,十个有九个都拉稀,哈哈,此言虽粗鄙,但话糙理不糙,四川往西到甘肃西部,全是山川高原,人畜难行。”

   “若李自成要是把主意打到西海一带,或者从朵甘南下,那有得他苦头吃,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给樊总督、孙总督和黔国公都去信警示一下。”

   “臣遵旨。”

   “陛下,既然现在张献忠逃离四川,北上汉中了,现在我军是否考虑组织四川的大军继续北上,与汉中东部沿线大军夹击汉中,彻底拔除流寇?”倪元潞请示道。

   朱慈烺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搞得众人不解。

   朱慈烺却是没有解释,而是起身来到侧边的地图前,看着墙上的地图凝神沉思半晌,这才抬手点了点地图。

   众人定睛看去,朱慈烺所指之地,乃是四川保宁府北部的广元县以北,名为朝天关的一个地方,众人看着这个点,皆是沉思起来,想着朱慈烺的意思。

   半晌,阮大铖不确定的问道:“陛下的意思,可是让四川的大军全面收复四川北部后,驻守朝天关暂时不动?”

   朱慈烺点点头还是没说话。

   见得到肯定,有些眉目的灵璧侯汤国祚拱手道:“陛下可是不打算强攻,而是准备围困?”

   “不错,朕确有此意,灵璧侯以为如何?”

   “臣愚见,此法可行。”

   “哦?详细说说。”

   “是,陛下,臣猜测,陛下的意思,是我大军将汉中封锁,东进不得,南退不得,西边,则要么是跟随李自成老路,要么就是进攻西北,但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见众人皆是点头认可,汤国祚继续道:“那么,张献忠很可能会试一试建奴的斤两,若是不错,张献忠长则两月,短则一月之内,必向关中进军。”

   “一旦成功,就能在关中或陕北周旋,或可收拢李自成陕北残部,或可东进,找机会渡黄河进山西周旋,总之,比困在汉中强多了。”

   这段话一出,很多人就皱眉了,因为里面很多地方他们听不懂什么意思。

   李继周就很识趣儿的问了出来:“侯爷这话,奴婢可就听不懂了,张献忠待在汉中,我们若不攻他,他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进攻建奴呢?”

   “再者,既然他若是非要突围冲出汉中,为什么不和我军交战,而是选择要去进攻建奴呢?建奴的战力可是不弱,张献忠难道不怕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