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一处偏僻的山脚下,有一个名叫桃源村的小村落,这里四周环山,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前潺潺流过,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暂未被外界的战火波及。
村子里住着一位名叫苏逸的年轻书生,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心地善良。苏逸虽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每日在破旧的茅屋中刻苦攻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造福百姓。
一日,苏逸像往常一样前往山中采集草药,准备拿去集市上换些银钱补贴家用。山林中,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苏逸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之中,不知不觉走到了山林深处。
突然,一阵微弱的哀鸣声传入他的耳中。苏逸心中一惊,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一只白色的小狐狸被困在猎人的陷阱中,它的后腿被捕兽夹死死夹住,鲜血淋漓,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恐惧。苏逸看着小狐狸可怜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他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捕兽夹,将小狐狸抱在怀里。
小狐狸在苏逸的怀中瑟瑟发抖,苏逸轻声安慰道:“别怕,小家伙,我这就带你回家疗伤。”回到家中,苏逸翻找出自己仅有的草药,细心地为小狐狸清洗伤口,敷药包扎。在苏逸的悉心照料下,小狐狸的伤势逐渐好转,它的眼睛也恢复了往日的灵动,常常跟在苏逸身后,在茅屋前的小院里嬉戏玩耍。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狐狸完全康复了。一天清晨,苏逸打开房门,发现小狐狸正蹲在门口,眼中满是不舍。苏逸知道,小狐狸该回到属于它的山林中去了,他轻轻抚摸着小狐狸的头,说道:“去吧,回到山林里,好好生活。”小狐狸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围着苏逸转了几圈,然后转身向山林跑去,跑了几步后又回头看了看苏逸,才消失在茂密的树林中。
时光荏苒,转眼间数年过去,苏逸为了赶考,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然而,不幸的是,当他途经一片荒山野岭时,遭遇了一伙强盗。强盗们见苏逸是个手无寸铁的书生,便欲抢夺他的财物。苏逸虽奋力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强盗们打得遍体鳞伤,昏迷不醒。
不知过了多久,苏逸缓缓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身上的伤口已经被妥善处理。他挣扎着起身,走出房间,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站在庭院中,背对着他。女子身姿婀娜,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腰间。听到动静,女子缓缓转过身来,苏逸定睛一看,顿时惊呆了,眼前的女子竟是他曾经救过的那只小狐狸。
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公子,我们又见面了。当日若不是公子出手相救,我早已命丧猎人之手。如今公子有难,我定当报答。”苏逸这才明白,原来这女子竟是狐仙。他感激地说道:“多谢姑娘搭救,只是没想到姑娘竟是狐仙。”狐仙轻笑道:“公子莫要见怪,我本是山中修炼的狐仙,因机缘巧合被公子所救。此次听闻公子遇难,我便赶来相助。”
在狐仙的悉心照料下,苏逸的伤势很快痊愈。狐仙还为他准备了充足的盘缠和干粮,助他继续踏上赶考之路。分别之时,狐仙望着苏逸,眼中满是不舍,她轻声说道:“公子此去京城,路途遥远,望公子一切小心。待公子功成名就,切莫忘记回来看看。”苏逸心中感动,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姑娘放心,大恩大德,苏逸定当铭记于心。”
苏逸来到京城后,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色的发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高中状元。一时间,苏逸声名远扬,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皇帝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并赐下府邸。
然而,苏逸并未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与狐仙的约定。在京城的日子里,他时常想起狐仙的救命之恩和温柔笑容,心中满是思念。于是,苏逸向皇帝请了假,带着丰厚的礼物,踏上了回乡之路。
当苏逸回到桃源村时,却发现村子里一片死寂,往日的欢声笑语早已消失不见。他心中一惊,连忙走进村子,只见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一片萧条景象。苏逸来到自己的茅屋前,发现茅屋也已破败不堪。他四处打听,才得知村子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为了生存,纷纷背井离乡。
苏逸心中悲痛万分,他决定留下来帮助村民们度过难关。他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了粮食和种子,分发给村民们。同时,他还四处寻找水源,带领村民们打井抗旱。在苏逸的努力下,村子逐渐恢复了生机,村民们也对他感激不已。
然而,苏逸心中始终牵挂着狐仙。他再次来到当年与狐仙分别的山林中,呼喊着狐仙的名字,希望能再次见到她。就在苏逸感到绝望之时,狐仙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狐仙看着苏逸,眼中满是欣慰,她说道:“公子,你果然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不会忘记这里的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