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浙江金华的山水在日光的轻抚下,宛如一幅诗意的画卷。金华城北,有一座名为兰若寺的古刹,红墙斑驳,殿宇巍峨,虽透着几分沧桑,却在绿树环绕中别具韵味。寺前的古木枝繁叶茂,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宁采臣,一位来自浙江的年轻书生,身形清瘦,面容白皙,眉眼间透着一股坚毅与聪慧。他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壮志,为人慷慨豪爽,品行端正,常对人言:“生平无二色。”这一年,为了参加金华的考试,他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旅程。
当宁采臣抵达金华时,城中早已因考生云集而热闹非凡,房价也随之高涨。他四处寻觅住处,却因囊中羞涩而屡屡碰壁。直到黄昏时分,他来到了兰若寺。踏入寺门,只见庭院中荒草丛生,寂静无声,却有一种清幽之感。宁采臣心中一动,便决定在此借宿,等待寺中的僧人归来商议。
夜幕渐渐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古寺的庭院中。宁采臣在寺中漫步,感受着这静谧的氛围。忽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书生正从寺中走来。那书生面容英俊,气质不凡,手中拿着一把折扇,举止间透着儒雅之气。
“兄台,你也是来此借宿的吗?”那书生微笑着问道。
宁采臣连忙拱手行礼,说道:“正是,在下宁采臣,因城中房价昂贵,无处可住,故而借宿于此。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燕赤霞,陕西人士,也是来此暂居。”那书生回答道。
两人相谈甚欢,宁采臣发现燕赤霞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为人豪爽,心中不禁对他产生了好感。他们一同在庭院中赏月,谈论着诗词歌赋、人生理想,不知不觉,夜已深了。
宁采臣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却难以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燕赤霞的身影,以及他们刚刚的谈话。正想着,他忽然听到一阵轻柔的歌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如泣如诉,令人心碎。
宁采臣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只见月光下,一个身着粉色衣衫的女子正站在庭院中,她的身影婀娜多姿,长发如瀑,随风飘动。宁采臣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不禁看呆了。
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了宁采臣的目光,缓缓抬起头来,与他对视。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哀怨,一丝凄凉,让宁采臣心中一痛。
“你是谁?为何在此哭泣?”宁采臣忍不住问道。
那女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叫聂小倩,本是这附近的一名女子,不幸被恶鬼所害,死后化作鬼魂,被困于此。”
宁采臣心中一惊,他从未见过鬼魂,心中有些害怕,但看着聂小倩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又不禁心生怜悯。
“你为何不投胎转世,却要留在这里受苦?”宁采臣问道。
聂小倩眼中含泪,说道:“我本想投胎转世,可那恶鬼却不肯放过我,他逼迫我去害那些前来借宿的书生,吸取他们的阳气,以供他修炼。我若不从,他便会折磨我。”
宁采臣听了,心中大怒,说道:“这恶鬼如此可恶,我定要想办法除掉他,为你报仇。”
聂小倩听了,心中感动,说道:“公子好意,小倩心领了。但那恶鬼法力高强,公子不是他的对手。你还是快快离开这里吧,免得被他害了性命。”
宁采臣却坚定地说道:“我宁采臣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既然让我遇到了此事,我就绝不会袖手旁观。”
聂小倩看着宁采臣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从未遇到过如此勇敢、善良的人,心中不禁对他产生了一丝爱意。
“公子,你一定要小心。那恶鬼今夜可能会来找你,你千万不要开门。”聂小倩叮嘱道。
宁采臣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聂小倩又看了宁采臣一眼,然后转身离去,消失在了夜色中。宁采臣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清晨,宁采臣早早地起了床,他来到庭院中,看到燕赤霞正在练剑。燕赤霞的剑法凌厉,剑影闪烁,让人眼花缭乱。
“燕兄,好剑法!”宁采臣赞叹道。
燕赤霞收剑,微笑着说道:“宁兄过奖了。我看宁兄神色凝重,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宁采臣便将昨晚遇到聂小倩的事情告诉了燕赤霞。燕赤霞听了,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宁兄,这聂小倩所言恐怕不假。这兰若寺中确实有恶鬼作祟,已经害死了不少人。”燕赤霞说道。
宁采臣听了,心中一惊,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视不管吗?”
燕赤霞沉思片刻,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除掉这恶鬼。只是此方法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不知宁兄可愿意一试?”
宁采臣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能除掉恶鬼,为聂小倩报仇,我愿意一试。”
燕赤霞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今晚就行动。我会在寺中布下法阵,引那恶鬼前来。宁兄,你则负责将聂小倩带到安全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