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 民间故事三百篇

第45章 三顾茅庐

民间故事三百篇 月色柔情 2001 2025-03-15 22:52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微。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桓灵二帝的昏庸统治后,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各地豪强并起,战火纷飞,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乱世之中,许多有志之士都渴望能够找到明主,一展宏图,拯救天下苍生。而刘备,这位汉室宗亲,虽然出身贫寒,但心怀壮志,一直在为复兴汉室而努力。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早年,他以织席贩履为生,但他为人宽厚,乐善好施,结交了许多英雄豪杰。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三人情投意合,在桃园结义,发誓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此后,他们三人四处征战,虽然屡遭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刘备在徐州时,被吕布偷袭,失去了根据地,只好投奔曹操。曹操虽然表面上对刘备礼遇有加,但内心却对他十分忌惮。刘备深知曹操的心思,为了避免被曹操杀害,他故意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每日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来麻痹曹操。然而,曹操还是对他有所怀疑,于是设下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鸿门宴。在宴会上,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心中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落在地。幸好当时天空突然响起一声惊雷,刘备借机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见他如此胆小,便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不久之后,刘备终于找到了机会,离开了曹操,前往荆州,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刘表对刘备十分客气,将他安置在新野。在新野,刘备广施仁德,招揽人才,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然而,刘备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实现复兴汉室的大业,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才辅佐。于是,他四处寻访贤才,渴望能够找到一位能够帮助他成就大业的谋士。

   就在这时,刘备遇到了一位名叫徐庶的谋士。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人,他足智多谋,才华出众。徐庶来到新野后,向刘备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帮助刘备多次击败曹军的进攻。刘备对他十分器重,将他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然而,曹操得知徐庶辅佐刘备后,十分嫉妒,于是派人将徐庶的母亲掳到许昌,以此来威胁徐庶。徐庶是个孝子,为了救母亲,他不得不离开刘备,前往许昌。

   在离开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听后,十分惊讶,连忙问道:“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徐庶回答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刘备听了徐庶的话,心中对诸葛亮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决定亲自去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人。他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隐居在隆中,躬耕于南阳,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诸葛亮虽然身在隆中,但他却心系天下,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他们来到诸葛亮的住处,只见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刘备等人上前敲门,出来迎接他们的是诸葛亮的书童。刘备客气地问道:“先生在家否?”书童回答说:“先生今早出去了。”刘备又问:“何处去了?”书童说:“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刘备又问:“几时归?”书童说:“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刘备听后,心中十分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留下了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他出山辅佐自己的诚意。

   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已经回来了,便再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这一次,他们来到诸葛亮的住处时,天色已晚,诸葛亮正在草堂上读书。刘备等人不敢贸然打扰,便在门外静静地等候。过了一会儿,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从外面回来,他看到刘备等人在门外等候,便请他们进去。刘备向诸葛均说明了来意,诸葛均告诉他们,诸葛亮昨天又出去了,和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同出游去了。刘备听后,心中十分沮丧,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他对诸葛均说:“望贤弟转达,刘备特来拜见先生,若先生归来,可告知他,刘备不日再来拜访。”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准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对此十分不满,关羽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也说:“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听后,严厉地斥责了他们,他说:“汝二人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张飞连忙说:“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刘备说:“汝若同往,不可失礼。”张飞应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