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莲花楼地狱之花如何攻略佛前青莲

第三卷《钗头凤》卷末总结

  《钗头凤》卷末总结

   第三卷选“钗头凤”这个词牌,一是取字面的意向“女子发钗上的雕凤”,因为本卷剧情主线落在肖乔大婚,二是借代“爱情”或者说“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本卷立意落在“人与人的信念终是有所不同。”

   《扬州慢》在写世界观,《钗头凤》想写人生观——爱情、健康、自由、理想、原则、恩义等等,不能兼得时如何抉择?

   人和人的不同,角色和角色的不同,既是人物眼中的世界大相径庭,也是内心的价值排序外化在每一次选择中。

   李相夷心里排序第一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不负众生”。虽然他对师恩、兄弟情、爱情也都很看重,但从他做选择的倾向性来说,夷会让一切私人感情为大局让路。

   门主和武林盟主的责任、兼济天下的理想,才是他的主心骨。他在试图兼顾其他,但有矛盾的时候,他优先选大局。

   所以花后来反思,自己有没有矫枉过正,“水至清则无鱼”。

   李莲花心里排序第一的是什么呢?

   因为他跟李相夷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他在看见苦难、看见责任的时候是没法不去承担的——剧里他选择孤身入局,文里他选择做回李相夷。

   但抛却形势所迫,我觉得李莲花心里最重要的是“精神自由”,什么都不假外求的内心满足——剧里是冷漠敷衍、但热爱自己的生活,文里则是有了自己的‘家’,感情充盈满足而不在意外物。

   从李相夷到李莲花一直都在修“我”,要求自己做一个近乎完人的智者、仁者、达者,他的傲骨才是第一位的,在李相夷时期表现为英雄情结,在李莲花时期表现为达观。

   叶子心里排序第一的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李相夷”,或者“爱情”,但其实应该是“安全感”——只不过她不相信自己能够给自己这种安全感,所以希望李相夷来许以保护,或者跟李莲花偏安一隅。

   这种“外求”后来被李相夷/李莲花纠正了,所以后来的花魁叶变成了跟李相夷一样激进的英雄主义,大叶子则是将“小家安稳”放在首位,然后去追求改变女性境地的理想。

   花叶合适的根基也在于他们追求的东西本质相同——是自己高贵璀璨的灵魂,如果能和另一个高贵璀璨的灵魂共振那就再好不过。

   剩下的所有人中,(在我笔下)只有乔婉娩追求类似的东西——她追求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并且因为达不到自己设定的标准而反复纠结。

   乔这个人设很有意思,我并不觉得她茶,但也不觉得她独立,但我觉得她特别真实,特别像现代职场里的普通女性。

   我觉得乔的内心追求是比肖、方都要高的,只是暂时欠缺行动,这也是我觉得她能暂代四顾门主的重要原因。

   肖是个巨婴兼恋爱脑,不成大器,而方是个社会化程度极低的未成年,阅历能力都不足。

   而乔其实有抱负也有能力,更不恋爱脑,甚至她并不在意所谓流言,她只是被自己困住了。

   她有一点精致利己,但是她拎得清,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这是成年人的可贵品质。

   肖紫衿眼里,走到哪里都有丫鬟服侍,吃穿用度都是最好,能得到夫君全心的尊重,不必应付后宅的三妻四妾、婆媳纷争——对古代女子来说这样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自由了。

   而且乔婉娩是需要这些的,她做不到跟李莲花一样粗布麻衣、操劳生计,所以她知道李莲花是李相夷之后只问“李相夷当真不回来了吗”——这表示如果李相夷回来,她要重新考虑与肖的关系,但李莲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一点让观众反感,但其实这是清醒的表现。

   同时,因为钱权名利是她生来就有的,她够用就行,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才会被李相夷吸引。

   并且能吸引到李相夷,绝对不是只靠脸就可以的,乔年轻的时候一定有人格魅力——比如说,世家培养带来的眼界见识、驭下之术、与强者谈判的胆量,就像她专程提到去求剑魔延迟比武一事,普通的菟丝子花是做不出来的。

   甚至有可能真是李相夷太耀眼,把她的光压灭了。

   因为他多次无视规劝并成功把事情做成,证明自己是多虑的,所以缩回舒适圈,然后原先优势的地方被他一学就会甚至超越,逐渐在各方面都比不过、也帮不上,于是自我评价下降,开始计较自己有没有被他当成‘最重要’的东西。

   结果发现他的世界太大,自己真算不上最重要,心态失衡,开始找他毛病,又开始觉得自己跟他在一块莫名其妙越活越回去——这种温水煮青蛙煮死了的事也是常有的。

   因为精神追求高,所以被吹成独立女性。

   但实际上行动力又不强,清醒转化不成力量,反而凸显了精致利己的一面,所以又有很多人讨厌。

   我设定的乔就是这样的人物逻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