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第75章 真人诉山庄渊源

  冲虚道长闻言,嘴角微扬,只留下一抹淡然笑意,便引领旎啸深入后堂。二人穿梭于重重门户,穿行于幽深山洞。

   旎啸紧随道长身后,暗地观望,心中不禁赞叹。武当一派,果真名不虚传!

   沿途看似寻常的花草,实则多为奇花异草,不仅可炼制仙药,救助苍生,更有提升修为之效。而那些房屋、走廊、岩石、清泉,布局巧妙,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非凡人所能领悟。

   冲虚道长暗中观察旎啸,见其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了然。

   他庆幸自己未曾怠慢这位少年,心中暗忖,此子武学造诣深厚,其武林辈分,恐怕不在自己之下。

   半个时辰后,二人踏入了一片幽静山谷,于石阶前驻足。

   旎啸定睛望去,眼前是一处看似平凡无奇的山洞,洞口仅有一座半人高的石像守卫。

   他心中不免疑惑,天一真人既已出关,为何仍居于此?

   仿佛读懂了他的心思,冲虚道长开口解释:“师父在此闭关数十载,出关后,便选择在此清修。”

   旎啸轻轻点头,淡笑道:“无声处听惊雷,无为中见自然,如林间清风,顺应四时。所谓安之若素,道法自然。”

   冲虚道长听罢,轻笑不语,随即肃然转身,面对洞口深深一拜:“禀师父,弟子冲虚无礼,打扰师父清修,今日特领旎啸公子前来拜山,恳请师父一见。”

   旎啸心中既忐忑又充满期待,伸颈翘首,凝视山洞。

   不久,洞内传来一声淡然回应:“带他进来吧。”

   “遵命,师父。”冲虚道长转而向旎啸示意,“公子,请。”

   旎啸步入山洞,只见洞内清风徐来,水声潺潺,青石上苔藓蔓延,藤萝缠绕石壁,霭烟袅袅,香气袭人,似有似无。

   二三丈外,一位道人端坐于光滑巨石之上,鹤发童颜,银须飘逸,仙风道骨,丰神超尘,宛如画中仙人,令人敬畏又向往。

   旎啸翩然至前,恭谨施礼:“小子旎啸,拜见天一真人。”

   天一真人缓缓睁开双眸,那双历经沧桑的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定格于眼前少年。

   稍许,真人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然微笑,缓缓道:“听闻公子在川蜀和西北,战蕃僧、败北虏,真是大放光彩,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真人过誉了,小子也算是侥幸,最主要是武林同道不弃,还有西北凉州,众朝廷官吏和军士齐心。”

   天一真人轻抚银须,笑意盈盈,“公子谦虚,且胸怀大度,更不居功自傲,真所谓人中之龙,不知尊驾是谁,或是你师父是哪方高人?”

   旎啸神色肃穆,双手划出神秘手势,口中低吟:“暗夜星辰,岁月无名,寒酥片片,疏影独立,九域巍巍,安宁吾乡。”

   话语落定,四周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天一真人面色骤变,震惊之色溢于言表,定睛凝视眼前少年,旋即立身而起,大步流星来到旎啸面前,朗声笑道:“原来是梅花山庄少庄主驾临,失敬,失敬!”

   旎啸见得,霎时心中惊喜交加,感慨万千,连连向真人致意。

   见徒弟冲虚道长一脸茫然,天一真人缓缓解释:“历代武当掌门与长老,皆知梅花山庄之秘,此乃开山祖师张三丰亲授。

   “梅花山庄屹立九州大地数千年,自商周以来,守护华夏,淡泊名利,屡次抵御外敌,却也屡遭朝廷忌惮。

   “昔日,祖师幸蒙奇缘,与当世那位俊逸无双的少庄主风云际会。二者联袂,如龙凤共舞,助力大明太祖朱元璋力抗蒙元暴政,扫平乱世,一统河山。

   “其间,梅花山庄弟子前赴后继,血染战袍,精英十去八九,就连那位少庄主亦是身负重伤。其悲壮,天地可鉴。

   “然则,时移世易,那朱元璋心怀叵测,假以官爵笼络少庄主,实则包藏祸心,意图逐步削弱,终至吞并梅花山庄。

   “那位少庄主洞察秋毫,深知山庄元气大伤,难以与帝王之威抗衡,遂于一夜之间,携山庄弟子如烟散江湖,遁入人海。至此,武林与朝堂,再无梅花山庄踪迹。

   “此举反令朱元璋疑虑更深,亲自向祖师探寻山庄秘辛。

   “祖师心中清明,虽与那位少庄主交厚,却仅知梅花山庄匿于西北苍茫之中,其余路径详情,一概未闻。面对朱元璋的追问,祖师淡然以对,言山庄无意扰动大明基业。

   “朱元璋心存狐疑,屡遣使臣,乃至以国师高位相诱,祖师皆是不为所动。尔后,祖师终致厌倦尘嚣,飘然而去,四海云游。

   “闻此,朱元璋无奈只好作罢,传言其终放弃了对梅花山庄的追寻。

   天一真人语毕,目光转向旎啸,轻问道:“公子,不知老道所述,可有差池?”

   旎啸含笑颔首,其声如春风拂柳:“真人所言,确凿无疑。与张真人结缘的,正是我山庄第九十代少庄主。”

   天一真人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敢问公子,又是山庄第几代传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