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天龙后记,水浒别传

第125章 大军来犯

  而身在大理城中的高泰景,听闻高泰明亲率大军兵临城下,赶忙传召一众心腹谋士前来商议应对之策。

   他的那些个心腹,大都是阿谀谄媚之辈,只知弄权,不知维护高家朝廷。

   他们围坐一堂,七嘴八舌地议论道:“启禀二殿下,眼下万不可让城外大军入城!不妨先派遣使者出城,仅将高泰明一人宣入城中即可。待到他入城之后,咱们便可将其扣押于城内,逼迫他交出军权。如此一来,整个大理便会落入二殿下您的掌控之中!”

   高泰景听了之后,不住地点头赞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

   高泰景便假借自己父皇高升泰的名义写下了一道圣旨。

   紧接着,他唤来了一名心腹太监。将装着圣旨的锦盒郑重其事地交到那太监手中,并低声嘱咐道:“这道圣旨关系重大,务必亲手交给高泰明将军,不得有丝毫差错!”

   那太监恭敬地接过锦盒,骑上快马,出了城门,很快便抵达了城外军营之中。

   高泰明在帐中接过诏书一看,不禁大疑,心中暗自思忖道:“父亲此时突然宣我入城,还明令只许我孤身前往,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想到此处,高泰明不敢怠慢,连忙召集军中诸将前来商议。

   一名副将当即抱拳说道:“大殿下,依末将看来,此次宣召定是二殿下高泰景的阴谋诡计!他之所以要您独自入城,无非就是想将您扣押,逼迫您交出手中兵权!此行凶险异常,万万去不得呀!”

   高泰景气愤填膺地说道:“我弟高泰景控制皇宫,做尽荒唐事,如今竟又想来害我!”

   他与几名副将商议道:“咱们可宣称自己击退了段誉的兵马,凯旋归来。就让我弟弟高泰景先出城来营里劳军,趁机把他扣押在军营,我方可进城。”

   高泰景立刻挥笔写了一封书信,吩咐那太监务必将之交于高泰景手中。

   待那太监返回了大理城之中,高泰景拆开书信一看,顿时怒发冲冠,破口大骂道:“好个高泰明,竟然想要让我先出城,他才肯入城?真是岂有此理!”

   此时,一旁的心腹见状,赶忙凑上前去,说道:“二殿下息怒,依属下之见,高泰明放走段誉一事本就蹊跷,如今更是公然违抗圣旨。种种迹象表明,他早已有了谋反之心!二殿下您千万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高泰景假借高升泰之名,向全国各地的军马下达了紧急命令,要求他们迅速赶赴大理城,一同征讨高泰明。

   与此同时,高泰明也不甘示弱,命自己的部下向各地发布通告。

   通告中阐述了高泰景劫持高升泰、掌控大理朝政大权、扰乱宫廷以及放纵淫秽等一系列罪行。

   他恳请各地出兵前来勤王。

   一时间,大理境内局势混乱不堪。

   大理城外集结了大量兵马,有的支持高升泰;有的支持高泰明;还有的想要趁乱举事,推翻高家以自立。

   大战一触即发。

   而另一边,段誉和慕容复等人已率领部队返回了会川和建昌两地。

   他们深知当前形势严峻,急忙派人前去打探吐蕃和西夏的动静。

   不久之后,有探子回报道:“西夏和吐蕃两国已集结了十二万大军,由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亲自统率,正朝着建昌杀奔而来。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不出数日便能抵达!”

   段誉得知这一惊天消息后,急忙派人将慕容复、虚竹朱丹臣、华赫艮等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段誉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诸位,此次情况危急万分,西夏与吐蕃竟纠集了十二万兵马,而我方能够调动的人马却不足三万。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若正面交锋,恐怕胜算渺茫。依我之见,倒不如坚壁清野,依城池坚守。”

   众人并无异议。

   于是,段誉派遣朱丹臣和华赫艮率领一万精兵前往建昌驻守。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其余将士坐镇会川,以便随时支援。

   那赫连铁树领着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而来。不多时,便抵达了建昌城外。

   他趾高气扬地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用手中马鞭遥指着城墙上的朱丹臣和华赫艮,大声喊道:“呔!城头上的小儿们听着,本将军乃是西夏统帅赫连铁树!今日我西夏天兵到此,尔等还不快快开城投降,免得遭受灭顶之灾!倘若执迷不悟,待我大军破城之时,悔之晚矣!”

   华赫艮见赫连铁树如此嚣张,当下运足中气高声回应道:“无耻贼子!休得猖狂!尔等这些西夏蛮夷竟敢犯我大理疆土,简直罪该万死!今日有我等在此镇守,定叫你们这帮乌合之众有来无回!”

   赫连铁树闻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真是可笑至极!如今大理境内唯有大中国,哪里还有什么大理国存在?你们的皇帝已然姓高,不再是姓段啦!识相的话,赶紧投降吧!”

   华赫艮听到这番话,顿时气得火怒发冲冠。

   他双眼圆睁,满脸通红,双手紧紧握住长弓,迅速搭上一支利箭,瞄准赫连铁树,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射了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