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沉思了片刻,接着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里粘贴了多份剪报。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简报说道:“王叔,这是我在去年的区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当前农村主要矛盾与解决路径》。这篇文章是在我州分行工作期间,深入农村蹲点一个星期后撰写的。”
王正军接过简报,迅速浏览后,惊喜地回应:“这篇文章我读过,我记得,它刊载在自治区日报上,大概是在第二版右下角。真没想到作者就在我对面。你虽然年轻,文章的观点却非常犀利,实在令人钦佩。遗憾的是,我当时虽然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却没有深入研究,这正是我刚才所提到的:缺少静下心来深入探究的遗憾,真是令人惭愧啊!”
王夏露凑近了,好奇地阅读那篇文章。她问道:“你为什么用“金安”作为笔名?为何不使用你的真名呢?”
楚君苦笑,自嘲地说:“我仅仅使用了一次真名,就被派往了亚尔乡工作了。”
王正军感到非常惊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能详细说说吗?”
楚君便打开简报,指着一页简报,说:“就是这篇文章,激怒了农行区分行的李月霞行长,导致她对我们州分行的王晖民行长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训斥,认为我是在与整个分行党组作对,故意唱反调,说我脑后长反骨。在压力之下,王行长将我调到了亚尔乡。不过,王行长和苏副行长对我都很关照,从未刁难过我,在工作上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
“李月霞。”王正军默念着,他认识李月霞,在一次金融工作会议上两人还交谈了几句。李月霞是省一级银行为数不多的女行长,她原来是从自治区人民银行副行长调任过去,当时此任命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备过案。
王正军细致地阅读了文章,并注意到旁边的编者按。在全部阅读完毕后,他评论道:“我对银行的具体运作并不了解,但阅读了编者按后,我明白了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小楚,能否听我一句忠告?”
楚君此时态度十分虔诚,回应道:“王叔,您尽管说,只要是您的建议,我都愿意接受!”
王正军表示:“在职场中工作,其实与在官场中一样。圆滑处世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赢得道理,却输掉了人情。你的刚直既是你的优点,也可能成为你的缺点。我之前提到过,我赞赏你的才华,并且相信你的能力,但才华和能力并非万能。你需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各种人交流,学会保护自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以这篇文章为例,如果你将它发表在外部的公共刊物上,阅读者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影响力也会随之倍增,你考虑过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吗?”
楚君听后,脸庞瞬间泛红,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意识到王正军的建议确实中肯。他说道:“王叔,您说得很有道理。我承认,我撰写这篇文章时,确实没有深思熟虑。我之前在小组讨论中已经表达过我的观点,但似乎没有人重视。看见银行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就想大声疾呼,我只是想找到一个平台,来表达我的看法。我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后果,我太过天真了。”
王夏露在一旁插话:“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说的这样,因为害怕后果而选择沉默,那社会岂不是永远无法进步?”
楚君看向王夏露,感激地点点头:“露露,你说得对。但是,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平衡,既要发出声音,又要避免麻烦。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总能找到这样的平衡点。”
王正军赞许地看着楚君,说道:“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记住,你的才华和能力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但如何使用这些财富,却取决于你的智慧和选择。我希望你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楚君感激地回应:“谢谢您的教诲,王叔。我会铭记在心。”
王正军开始分析:“即便你的意见和观点再正确,分行的领导也不会直接采纳,这是官场的铁律。为什么呢?因为你挑战了现有的秩序,破坏了平衡,因此你很可能会成为官场的淘汰者。他们真的不知道错误吗?并非如此,只是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打算改变。即使他们决定改变,也会选择悄悄地、潜移默化地、无声无息地进行。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半年以后或者更长的时间,他们不会再提及‘多建网点’和‘延长营业时间’这两个观点。”
楚君仔细地回味着王正军的话,若有所思,然后恍然大悟地说:“难怪啊!最近这段时间,分行下发的文件里确实没有再提这两个观点了。”
王正军只是微笑,没有说话。
楚君颔首,深感收获颇丰。他言道:“王叔,您的话我都铭记在心。未来我会更加审慎,避免轻率行动。我将学会自我保护,同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所影响。”
王夏露在旁聆听,亦有所触动。她意识到,尽管自己处于不同的行业,但职场的法则却是共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