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官场风月:平行红顶,能看见麻烦

第212章 给他提拔提拔

  盛中怀听着何茂才如此说,也连忙跟着他后面笑道:“是这样的,能发现这么一个独特的干部,是要好好的宣传宣传表扬表扬,所以当初是给他做了典范进行全县表扬。”

   “书记,后续的发展,其实,这个徐浩东真是出了我的意料,因为人才难得,所以后续我还在继续观察,我发现这小子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厉害。”

   盛中怀如此一说,县委书记和县长顿时来了兴趣。

   县委书记立刻笑道:“老盛,那你快说说看,这个家伙到底有什么更厉害的地方。”

   县委书记身为地方父母官,是一把手,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关系,基本上不会去关注对方。

   所以他对徐浩东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盛中怀道:“书记,这个徐浩东厉害的地方除却了当时能防范未然,还有一个就是他能未卜先知,据说是有算的能力。”

   “未卜先知?”县委书记眼睛瞪大,不敢相信。

   “这是不是有点太不可思议,或者说,太不接地气,不真实了?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会算命啊?”

   盛中怀一笑道:“我一开始也觉得这是人吹嘘的,但问了很多人之后,都说徐浩东有这个能力,他会不会算命我不知道,但他能够未卜先知预料吉凶,之前卧龙村有过一个道士,主要还是水坝建设中间遇到的事情。”

   见盛中怀能举出实际上的案例,县委书记立刻让他将具体的实例说出来。

   “哦,遇到了事情?那我倒是要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盛中怀将水坝建设遇到了埋藏的尸骨地段事情说出来,同时也把卧龙村李庆堂等人请来道士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听完徐浩东当着全村人的面,施展自己的未卜先知能力,并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后,县委书记猛然一拍桌子,惊叹道:“竟然还要这等厉害的事?那这徐浩东不简单啊,他可有说他是怎么得来的这个本事?”

   盛中怀道:“这个听村民问了,徐浩东说他是从一本叫《易经》之类的书本上看到的学到了,同时从一个老师傅那里得到的传承,这本书他还说年代久远已经没了,当时看到的也只是只言片语,更重要的是那个老师傅言传身教,不过,老师傅也没了。”

   “我上一些藏书馆查询了这本书,没有任何记载,可能就是一些奇人异士自己研究撰写的 ,但很有实用性。”

   县委书记道:“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个家伙不得了,世界上能有几个人有这种本领?恐怕就算是方士道士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

   “那老盛,你再说说他身上其它的事情。”

   县委书记此时的兴趣比之前更加浓厚。

   “好的,书记,徐浩东除了能有未卜先知能力,还有为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他搞了茶叶种植,无为乡以前是茶叶种植基地,不过后来因为有村民得罪了天画茶叶老总的儿子,导致其儿子落下来 残疾的毛病,天画茶叶的老总非常愤怒,就开始压低无为乡的茶叶收购价格,这一事件咱们也都知道,尽管咱们后来跟天画茶叶的老总说了,但他仍然是采取了其它的措施。”

   “后来无为乡的村民们就不愿意种植茶叶了,茶叶种植本身能带来不少的收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好的方法,没了茶叶种植这一项的收益,无为乡的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都相对程度的降低,慢慢的,无为乡就成了最贫穷的乡镇,没有之一。”

   “县城一二十个乡镇中,无为乡经济最差,而卧龙村经济水平又是无为乡最差,但是徐浩东上任之后,在处理掉一些习俗,树立了党委权威,便开始搞茶叶种植,他们在靠近卧龙村的大青山上发现了一种新型茶叶品类,这个品类就是普洱茶叶,之前咱们也开过常委会,品尝过。”

   “尽管天画茶叶给无为乡的茶叶种植带来阻力,但徐浩东一个人去了省城,找到了省城茶叶天龙集团,获得了对方的投资合作,从此,无为乡的茶叶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现在徐浩东又因为小说出了名,很多人慕名而去,想要一睹风采,再加上咱们宣传部的宣传,徐浩东在咱们县成了名人,而且听市委和省委的人说,他们也都在加强宣传,后期省电视台还会对徐浩东进行专访。”

   “在老何跟徐浩东交谈过程中,老何反应,徐浩东跟他说了,他要利用好这一波的流量,让人去卧龙村那边,然后利用大青山的资源,让人过去欣赏一下美景。”

   “这点,书记,您们是有什么好点子吗?因为卧龙村那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所以我觉得就算有流量,他们也很难承接的住。”

   “他们承接不住,但咱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留住这些人啊。”

   说到这里,盛中怀和何茂才两人一脸认真郑重的看向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沉默了,因为盛中怀说的没错,卧龙村的实际情况,是无法承接那么大的流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