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亮剑光芒冷,马踏樱花红

第134章 旅长的悲伤

  “孔大伟,原汰原兵工厂设计最年轻,最有能力的新星。”

   但是,这能和王睿谈条件吗?

   不能。

   王睿说的,旅长是一点也不怀疑,这事必须毫无条件支持。

   真心疼啊!

   旅长,长长叹了口气,摆了摆左手,“去吧!”

   咳咳……,参谋将王睿目光吸引过来,“我们旅不只有工人,还有报社,有记者、编辑、排版、印制一整套流程。”

   “王团长是否有需求啊?”

   王睿来了兴趣,“有啊!我打算成立军事宣传部门,不但需要报社,还需要会照相、会用录像机的战士。”

   “比如高射炮如何操作,坦克和装甲车如何操作。”

   “各种武器配合,在战场上作战过程都拍下来,制作成记录片。”

   “对我团战术研究与改进,和对我军以后高炮和装甲集群都有一定借鉴作用。”

   旅长和参谋长相互看了看。

   旅长再次捂住了心脏,“把沈老师调过去。”

   唉……,参谋长叹了口气,“燕京大学毕业,旅里记者培训老师,还是学校高级教员。”

   “照相和录相都非常精通。”

   王睿大喜,“相互支援,相互支援,想要我团支援什么?”

   参谋长想了一下,“我们开个会再说吧!”

   “王团长,我们旅有宣传部队,你们团需要支援吧?”

   “需要,太需要了,参谋长知道我作一首歌吧?”

   参谋长面露微笑,“战士们最喜欢歌曲之一,每次宣传队必唱歌曲。”

   王睿挥了挥手,“歌曲不难,我又作了一首,就是没人给成谱。”

   “有时间组建个乐团,制作成唱片,只要有留声机,在家就能听。”

   “小鬼子扫荡过后,再组建个电台,就算是最先进的也不会超过8万大洋。”

   “只不过在国内,买不到先进的大型设备而已,有了大功率发射机,在全国各地的收音机都能听到。”

   参谋长不可思议确定道,“你能买到?”

   “没问题,你们想买一套,包在我身上。”

   咳咳……,旅长再再次捂住心脏,“买不起呀……,把小吴调过去。”

   唉……,参谋长又叹了口气,“原广播电台主持人,现在旅内随军记者。”

   “王团长,我们还有……”

   话没说完,旅长高喝一声,“停……”

   声音都带着颤抖,“我的参谋长,3句话,3个大学生没了,你想干什么?”

   “我是藏了又藏,结果还是没藏住。”

   “我的大参谋长啊,你可别说了。”

   “王睿,你都有什么和我说。”

   王睿想了想,“枪支弹药,各种火炮,还有和军事相关的设备,都差不多能搞到吧!”

   咳咳……,咳咳……,“参谋长,你们参谋部指定我旅需要什么?”

   “我和王团长去训练场转转。”

   到了训练场,有一个连的士兵,脚上有2成士兵穿的是布鞋,其他穿的都是草鞋。

   草鞋不结实,一天得穿两双,很多战士脚趾头顶出鞋尖。

   穿的全是军服,但依然补丁落着补丁。

   这还是有很多织衣厂工人的结果,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布料太少。

   没有实弹射击,都是端着枪,前面挂着砖头。

   过了一个小时,参谋长找了过来,不要武器,不要子弹,要一套小型子弹生产线。

   小型的,半自动的12万积分,王睿直接同意。

   又答应送胶鞋2000双,500条枪,10万子弹,20门60毫米小钢炮,炮弹1000发。

   但这次只是定下方案,子弹生产线在鬼子扫荡后送到旅里。

   但先带走了3个大学生。

   在二团休息,翌日。

   孙德胜带回30家牧民,马牛羊数量过1200。

   孙德胜低着脑袋,“团长,我没完成任务,还有60多家,各种理由就是不来。”

   “大洋一块也没花出去,他们只要冲锋枪。”

   “我,我私自做主用35支冲锋枪,换175匹战马,您处罚我吧!”

   王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

   孙德胜脑袋更低了,“看到战马,我当时就上头了,用35支冲锋枪换175匹战马,私自贩卖武器,您处罚我吧!”

   “下次必须发电报,滚吧!”

   孙德胜大喜,“谢谢团长,谢谢团长。”

   王睿不禁感叹,如果日耳曼知道1支冲锋枪能换5匹战马,能乐疯了吧!

   MP38冲锋枪虽然非常优秀,但生产成本不过是24美刀。

   但一匹战马在欧洲,少则300大洋,多则上千大洋,换成美刀125到400,这是赚大了。

   带着全部人员回到仙北县。

   战车营带第一批百姓到来,老百姓看已经挖好的房子,只要稍微修理一下就能入住,非常感激。

   在战士帮助下,从车上卸下大包小包,锅碗瓢盆,鸡鸭牛羊。

   徐主任一边感叹,一边安抚百姓。

   接连5天, 共1700多百姓来到铁芦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