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

第165章 疑似煤矿

  在李闲说话的那一刻,轻纱遮面的宫羽烟,贝齿紧咬下唇,直至唇瓣微微泛白。她端坐在座位之上,身姿看似依旧挺拔秀丽,可内心却满是苦涩。

   无论有怎样的托词,无论面对眼前的困境她是多么的束手无策,身为帝王,这一切终究是她无法推卸的责任。

   李闲又问道:“朝廷为何不赈灾济民?”

   宫羽烟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自己不想赈灾济民吗?

   方才还是自己在对李闲连连发问,可此刻形势突然反转,李闲的质问让她才是如芒在背,欲言又止。

   “难道……是朝廷无钱无粮?”

   李闲见女帝沉默不语,眉头不禁皱得更紧,再次出声询问。

   在这犀利的问题面前,宫羽烟终是幽幽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抱歉,是孤治国不力,此外……李卿所说的粮食和银钱,如今大乾国库空虚,几乎是身无分文,至于粮库,亦是所剩无几,都在盼着今年的耕作收成。倘若你的肥料和耕种方法能够奏效,再加上今年取消人头税之举,或许方可解今年粮食之困……”

   也就意味着,自己说的这些,对方都照做了?

   李闲听闻也是微微点头,倒也松了口气。

   最怕的,还是饭喂嘴边都不吃那种,那他就束手无策了。

   眼前的女帝别的不说,至少听话。

   这才是李闲没放弃的最大根源。

   片刻后李闲又道:“对了陛下,臣想起一事,大乾冬日里,百姓们似乎只能依靠烧木材、用木炭取暖,如此一来,山林惨遭乱砍滥伐,许多地方都变得荒芜起来,难道就没有其他可供替代的燃料吗?”

   李闲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在未来的寒冬,显得尤为关键。

   粮食的难题,尚可寄希望于肥料与新耕种之法来化解。

   可取暖之事若得不到妥善解决,那即便有再多的粮食储备,民众也难以熬过那冰天雪地,这可是北方的冬天,不取暖是会冻死人的。

   他发现乾国这边取暖,只有木材以及木材衍生品木炭,再多一些,就是干柴、秸秆、草堆等等。

   这些东西不是不能烧,而是不耐烧。

   烧过去就没了,压根不能提供一个稳定制暖的环境,除非源源不断。

   可事实上,很多地方树林都被砍伐空了,又如何供暖?

   这就是抱薪救火的道理,火势看似在那一瞬间小了点,温度了低了点,但真正爆发的时候,将会是一股更加猛烈的可怕洪流,席卷千万人的生命。

   女帝点了点头,道:“是的,只能用木材取暖。”

   李闲一听,顿时更加皱眉了。

   他在砚山县的六年时间里,他自然也是用木炭取暖。

   当时的他觉得足够,可在乾国走了一遭才发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不过,前些日子,就在乾国中部地区,有人开采了一种矿石,暂时命名为石墨,可以用作燃料,燃烧持续时间挺久,只是着烟较大,而且难以燃烧充分,且开采难度比较大,孤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女帝正说话之际,李闲神色一变。

   随后,未等女帝话音完全落下,李闲便直接将其打断,急切地问道:“这种东西,是不是存在于地面,或者是地面下方不算太深的地方?!”

   话语间,李闲的语调也因激动而不自觉地拔高。

   李闲之所以如此激动,缘由便是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若不出意外的话,女帝所形容的这种燃料,依其燃烧特性与开采情形来看,大概率就是——煤矿!

   那可是在他原本的世界里极为重要的取暖物资,若真的是煤矿,这对于当下的乾国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或许将彻底改变整个大乾。

   他如何能不激动?

   女帝愣了一下,倒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李闲直接说道:“陛下,臣需要纸笔!”

   女帝怪异地看了眼李闲,倒也直接给李闲拿来纸笔,好奇地看着李闲,难道李闲……有什么好的方法?

   殿内,李闲站于桌案之前,手中运笔如飞,迅速写下了几个大字:煤矿开采方法改良。

   这一幕,让女帝愣在原地。

   紧接着,李闲笔锋不停,开始书写接下来的内容要点。

   其一,是关于地质勘探技术要领的阐述,他详细地描述着何为煤,从煤的形成原理,到如何依据地质地貌特征去探寻其踪迹。

   其二,对于开采工具改进方面,他着重提及了镐头与铲子,甚至他还画出了记忆中新型镐头与铲子的设计草图,他在大学时期恰好学过这些内容,自然也能简单画一些设计图。

   其三,是开采安全要领部分,比如怎么规避有毒的瓦斯气体,怎么良好通风等等。

   其四,关于如何进行矿区管理,过程事无巨细,皆有涉及。

   最后,他还单独写了小高炉炼钢的步骤详解,这个炼钢技艺,比起乾国如今的制钢技艺,要领先了许多倍。

   在李闲写字的时候,旁边默默观看的女帝,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