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踏入荣国府的那一刻,手指紧紧攥着帕子,指节都泛了白。六岁的雪雁跟在她身后,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打量着这雕梁画栋的府邸,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兴奋。
"姑娘,这里比咱们苏州老家气派多了!"雪雁小声在黛玉耳边说道,声音里掩不住的雀跃。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眼睛却湿润了。她想念父亲,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这金碧辉煌的府邸在她眼中不过是陌生的牢笼。
贾母将黛玉搂在怀里心肝儿肉地叫着,老泪纵横。待情绪稍平,她打量了一下黛玉身后,皱眉道:"只带了这么两个人来?一个奶妈子,一个小丫头?"
王嬷嬷连忙上前行礼:"回老太太的话,老奴是姑娘的奶娘,雪雁是姑娘自幼使唤的丫头。"
贾母看了看才十岁出头的雪雁,摇了摇头:"这孩子自己还是个娃娃呢,怎么伺候得好玉儿?"转头对身边的鸳鸯道:"去把我屋里的鹦哥叫来,以后就让她专门伺候林姑娘。"
不一会儿,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走了进来,穿着藕荷色比甲,面容清秀,举止稳重。她向贾母和黛玉分别行了礼,安静地站到了一旁。
"这丫头本名叫鹦哥,我看她做事稳妥,就改名叫紫鹃吧,以后专门服侍玉儿。"贾母拉着黛玉的手说道。
黛玉抬眼看了看紫鹃,对方回以一个温柔而克制的微笑。不知为何,黛玉心中的不安稍稍平复了些。
回到安排给自己的小院,黛玉坐在窗边默默垂泪。雪雁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着贾府的见闻,丝毫没有察觉主子的情绪。紫鹃轻轻摆手示意雪雁安静,然后默默递上一方干净的帕子。
"姑娘初来乍到,难免想家。不如我给您泡杯热茶?听说金陵的雨花茶很是不错。"紫鹃的声音轻柔得像一阵微风。
黛玉抬头,对上紫鹃关切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紫鹃和雪雁在黛玉生活中的位置渐渐发生了变化。紫鹃总是能敏锐地察觉黛玉的情绪变化,适时地递上一杯热茶,或是轻轻为她披上一件外衣。而雪雁则依旧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常常只顾着和府里其他小丫头玩耍,有时连黛玉叫她都听不见。
一个春日的午后,黛玉在潇湘馆内读书,紫鹃在一旁绣花,雪雁则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黛玉忽然咳嗽起来,紫鹃立刻放下针线,倒了一杯温水递过去。
"姑娘这几日咳得厉害,要不要请王太医来看看?"紫鹃担忧地问。
黛玉摇摇头:"老毛病了,不碍事。"
紫鹃却已经起身:"我去小厨房给姑娘熬些冰糖梨水,润润肺。"说完便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黛玉望着紫鹃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时雪雁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枝桃花。
"姑娘你看,我从园子里折的,好看吗?"
黛玉还未答话,雪雁已经自顾自地找了个花瓶插起来,一边插一边说:"刚才我看见宝二爷房里的袭人姐姐了,她给了我一块糖,可好吃了!"
黛玉轻叹一声,没有言语。
转眼几年过去,黛玉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紫鹃成了她形影不离的知己。这日,紫鹃正在整理黛玉的衣物,雪雁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紫鹃姐姐,赵姨奶奶来了,说要见你!"
紫鹃眉头微皱,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出去。赵姨娘站在院中,脸上带着几分尴尬的笑容。
"紫鹃姑娘,有件事想麻烦你。"赵姨娘搓着手说,"我兄弟没了,明日要出殡,我想借件素净的衣裳给小吉祥穿。"
紫鹃正要回答,雪雁从后面冒出来:"姨奶奶要借什么衣裳?"
赵姨娘眼睛一亮:"正好雪雁姑娘在。我听说你有一件月白缎子袄,素净又体面,想借来给小吉祥穿一天。"
雪雁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珠转了转,说道:"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呢。如今先得去告诉他,还得回姑娘呢。姑娘身上又病着,更费了大事,误了你老出门,不如再转借罢。"
赵姨娘脸色顿时难看起来。紫鹃见状,连忙打圆场:"姨奶奶别急,我去看看有什么合适的。"
赵姨娘却已经冷了脸:"不必了!你们林姑娘的丫头金贵,我高攀不起!"说完转身就走。
紫鹃回头看向雪雁,摇头叹道:"你这个小东西子倒也巧。你不借给他,你往我和姑娘身上推,叫人怨不着你。"
雪雁撇撇嘴:"她那丫头小吉祥邋遢得很,借了我的弄脏了怎么办?再说,赵姨娘平时对我们又没什么好处,凭什么借给她?"
紫鹃正色道:"你不想借便直说,何必扯上姑娘?这下好了,赵姨娘定会把账记在姑娘头上。"
雪雁不以为然:"她一个姨娘,能怎么样?"
紫鹃不再多言,转身进了屋。黛玉正靠在窗边看书,方才的对话显然已经听到了。
"姑娘..."紫鹃有些忐忑地开口。
黛玉放下书,轻声道:"你不必解释,我都明白。雪雁那孩子...终究是年纪小,不懂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