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朱元璋到现代

第107章 藩王制度(1)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2073 2025-03-15 23:06

  众人的目光顿时都聚焦在他身上。

   李奥看向朱元璋,表情严肃地问道:“大叔,难道你还想着让你的儿子们成为藩王么?”

   朱元璋看着李奥,笑道:“小李啊,藩王制度咱已经想好如何处理了,标儿,给他俩说说。”

   朱标微微颔首,神色认真,道:“小李,父皇和我仔细商议过,这藩王制度在新时代要有新的变革。”

   “日后,藩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拥有大片封地、掌握军政大权的一方诸侯。”

   “我们打算让藩王的职责类似现代的省长,主要负责地方的治理与民生事务,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上。”

   “他们手中不再节制兵马,避免拥兵自重带来的隐患。”

   “至于他们身边的护卫,”朱标神情继续有条不紊地解释道。

   “其性质已然不同于往昔,而更趋近于现代的武警特警。”

   “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维护地方的治安秩序,全力保障藩王的安全无虞,并不会被用于军事作战等行动。”

   “如此一来,既能确保地方的稳定,又能避免因护卫力量被滥用而引发不必要的争端或混乱。”

   “还有封地这一方面,”朱标目光如炬看着李奥。

   “日后,藩王将不会再拥有固定不变的封地。”

   “我们计划让藩王在各个省份轮流任职,就如同现代的官员交流任职一般。”

   “这样做具有诸多益处,一方面,藩王们能够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积累丰富多样的治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理政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从根本上防止地方势力过度集中和膨胀,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从而维护国家的整体稳定和统一。”

   “而且,”

   朱标微微眯起眼睛,“倘若个别藩王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非凡、超乎常人的才能,那么,待我大明的人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将来或许会为他们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海外建国。”

   “这不仅能拓展我大明的影响力,也能给那些有能力的藩王一个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

   李奥不禁摇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调侃:“你俩可真是把制度玩出花了。”

   说着,他微微皱眉,面露疑惑,“前面不是说让他们成为藩王,是为了收勋贵武将手里的兵权么?怎么现在又变了?”

   徐达笑着插了句,语气中透着自信与笃定:“陛下已经开始效仿现代的军区制度了,那些勋贵武将的兵权,慢慢地就会被收到各个军区手里。”

   “如此一来,以后他们就算心里想闹事,也没那么容易喽。”

   朱标顺着徐达的话,继续向李奥解释道:“小李,你看,咱们一方面,通过借鉴现代的军区制度。”

   “将兵权集中起来,强化中央对军队的绝对掌控,确保军事力量能够统一调配、高效运转,从根本上杜绝地方军事势力坐大的隐患。”

   “另一方面,对藩王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藩王们从传统的军事权力角色中转变出来,在地方治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如此双管齐下,既能保证国家的军事安全,又能激发地方的发展活力,推动整个大明在各个方面稳步前行。”

   朱元璋笑着点头,眼神中透着睿智与远见,补充道“之前说让藩王收勋贵武将的兵权,那确实只是一种过渡手段。”

   “当时考虑到局势复杂,需要一个缓冲来逐步调整兵权分配。”

   “但随着对现代军事管理理念的深入了解,现在看来,军区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能从根本上解决兵权分散的问题。”

   “小李,军区制度是现代比较成熟的军事管理模式,咱借鉴过来,就能把军队管理得更好。

   “至于藩王,他们有各自的使命,在地方治理上要是干得好,以后去海外建国,也是为咱大明开疆拓土。”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得意的神色,瞧了李奥和牛晓乾一眼,而后将目光转向刘伯温:“伯温,给这俩小子再讲讲新的皇室子女的供养制度,以及藩王勋贵的爵位制度。”

   “咱这制度可是经过反复琢磨的,相信能让他们大开眼界。”

   说完,他又贴心地给马皇后夹了些豆芽,温柔地说:“来,妹子,多吃点豆芽。”

   刘伯温恭敬地回应道:“是,陛下。”

   接着,他不紧不慢地又往碗里夹了两筷子牛肉,这才放下碗筷:“陛下深思熟虑,拟定的这新制度意义重大。”

   “先说皇室子女的供养,从今年开始,便要削减其三分之二的供给,并且全部换算成宝钞发放。”

   “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毕竟随着皇室宗亲的繁衍,供养开支日益庞大,若不加以节制,恐成国家的沉重负担。”

   “另一方面,以宝钞发放,也能让皇室子女逐渐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会合理规划生活,不再过度依赖朝廷的优厚供给,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