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朱元璋到现代

第146章 孔希学与一众儒士上朝(1)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2081 2025-03-15 23:06

  陈老捋了捋胡须,眼中透着睿智与忧虑,“除了这些,我们还得着重提及改革派刮胡剃发、更改服饰,破坏祖宗礼制的行为。”

   “这绝非小事,而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必须让陛下清楚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祖宗礼制传承千年,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岂容他们随意践踏。”

   “而且,大家莫要忘了,女子能顶半边天的荒唐言论!”

   “如今陛下与改革派,全然不顾祖宗定下的男女有别、各司其职的规矩,放任女子参与诸多事务。”

   一位年轻的儒士义愤填膺道,“陈老所言极是!”

   “女子若是参与过多事务,家中无人照料,子女无人教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神色间满是对维护祖宗礼制和国家稳定的坚定决心。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面露担忧之色,犹豫片刻后说道,“可我等在奏疏里如此直言,毫无保留地表达反对意见,会不会触怒陛下?”

   “毕竟改革是陛下大力支持的,我等这般公然反对,怕是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毕竟在封建皇权之下,忤逆圣意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那位年轻气盛的学子又忍不住大声说道,语气激昂,充满了无畏的勇气。

   “为了祖宗礼法,为了天下百姓,就算是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我们身为儒士,肩负着传承和扞卫祖宗智慧的重任,若因害怕惹祸上身而退缩,日后还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又怎能对得起天下百姓对我们的期望?”

   孔希学看了看这位学子,眼中露出一丝赞赏,随即语重心长道,“你的勇气可嘉,但我们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行事。”

   “在撰写奏疏时,我们要注意措辞,既要表明我们的立场,又不能太过强硬,以免适得其反。”

   随后,孔希学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神情严肃而庄重。

   “诸位,此次上书事关重大。”

   “它关乎我大明的未来走向,是继续遵循祖宗之道稳步前行,还是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尚未可知。”

   “同时,这也关乎我们儒家的传承与使命,我们能否坚守儒家的正统地位,引领天下走向正道,在此一举。”

   “我等务必全力以赴,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斟酌到位,确保奏疏既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又能让陛下认真倾听我们的意见。”

   众人纷纷起身,神色庄重,齐声应道,“谨遵孔公教诲!”

   随后,大家开始着手准备,各自回到住处,闭门撰写奏疏。

   傍晚,孔希学与一众儒士看着一摞奏疏,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缓缓道,“诸位,明日早朝,便是我们将这些心血呈于陛下之时。”

   江西来的老儒士神色凝重,放下手中奏疏,语气略带忧虑,“孔公,虽说咱们彻夜修改,力求完美。”

   “可陛下心意难测,万一他拒不接纳,甚至龙颜大怒,该如何是好?”

   孔希学笑着看着他,神色从容淡定,“放心,明日陛下即使龙颜大怒,也不会过分惩戒。”

   “毕竟,老夫乃是当代衍圣公,身负传承儒家道统之重任。”

   “陛下深知儒家思想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纵使心中对我等的谏言不悦,也顶多责骂一番,不会做出过激之举。”

   “至于尔等,只要在朝堂之上表现出一心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着想的赤诚之心,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又何惧之有?”

   “陛下圣明,终究会明白我等的良苦用心。”

   陈老哈哈一笑,透着一股大义凛然的豪迈之气,“哈哈,没错,我等就是一心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着想!”

   “这颗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依我看,明日早朝,我等先由孔公带头上奏。”

   他看向孔希学,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孔公德高望重,又是衍圣公,由您率先开口,详细阐述改革派的弊端以及对民生、礼制的危害,必定能引起陛下的重视。”

   “之后,我等其他人再依次补充,呈上各自的奏疏,形成合力。”

   “如此一来,我们的观点便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传达给陛下,让陛下……”

   …

   次日早朝,牛晓乾坐在李奥一侧的小马扎上,悠闲地嗑着瓜子,脑袋仰得高高的,看着朝堂上大臣们奏事。

   “老李,不是说今天有孔家的戏码么?”

   “咋还没开始,净听他们说些屁大点事,还拿到这儿来说,真没意思。”

   李奥头躲在桌子后面吃着面包,“急啥,等会就看到了。”

   “下次帮我批发一箱红豆的面包,蓝莓味的吃腻了…”

   就在这时,通政司的官员从队列中走出,恭敬地向朱元璋禀告,“陛下,衍圣公携一众儒士在宫外请求面圣,口口声声说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戏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