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渣的逆袭

第23章 不过是顺水人情

明渣的逆袭 浮沉的命运 2135 2025-03-15 23:06

  “大人此言差矣!”

   王和垚正色说了起来。

   论耍嘴皮子,他一般不服人。

   “莫须有的罪名,焉能服众?倒不如顺水推舟,我等必会记得大人的恩情。小人以项上人头担保,郑思明会循规蹈矩,绝不会让大人为难!”

   高家勤冷笑一声:“以项上人头担保?你的头很大吗?”

   200两银子,难道不够?

   这个……狗官!

   “大人,即便杀了郑思明,于大人又有什么好处?郑家绝不会因此感谢大人,百姓也只会骂大人昏庸。大人又何苦如此?再说了,梨州先生都来了,大人总不会不信他吧。”

   王和垚心里嘀咕着,脸上却是恭恭敬敬,高家勤站了起来,开始在屋里轻轻踱起步来。

   片刻,高家勤停下脚步,目光转向王和垚。

   “王和垚,即便本官不追究,若是再出现个杀官之事,老夫又如何向朝廷交代?”

   王和垚放下心来。说来说去,只是想明哲保身、怕担当责任。

   “大人,其实你无需担心。”

   王和垚使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大人即便上奏朝廷,把郑思明定为乱党,恐怕朝廷也无暇处理此事。”

   高家勤不由得一愣,脱口而出:“这又是何故?”

   王和垚低声道:“还能为何,自然是平西王之事了。”

   高家勤看着王和垚,眼神中一片震惊之色。

   “大人,吴三桂之事愈演愈烈,天下动荡,耿精忠南犯,浙江难逃事外。八旗腐烂,吴三桂兵强马壮,这场战争没有七八年,恐怕没有定论。郑家名门豪族,东南颇有声望,这个时候,不如静观其变,作壁上观。”

   高家勤目光幽幽,静静思索了片刻,想拿纸写东西,却发现桌上的纸张已经全部打湿。

   “大人,与其由你上奏杀了郑思明,无人问津,不如放了郑思明,查无实据。大人三思!”

   高家勤在柜子里翻了翻,没有找到纸张,无可奈何,这才抬起头来。

   “王和垚,你说了半天,到底累不累呀?”

   王和垚心中的石头落地,和黄宗羲对望一眼,都是暗暗松了口气。

   若是高家勤真的能放弃写这份奏折,郑思明就有救了。

   “老夫刚才还想着,今晚要不要写这份奏折给绍兴府衙门,心中甚是煎熬。”

   高家勤摇摇头道:“梨州先生出面,这份奏折,就免了吧!”

   高家勤表情轻松,似乎真放下了心头的巨石。

   王和垚心头豁然开朗。说到底,高家勤还是顾及黄宗羲的面子,顾及郑家人的面子。至于自己,恐怕真是个打酱油的。

   可怜了那100两银子!

   还得还黄宗羲的100两银子!

   “大人胸襟广阔,高风亮节,可为天下表率!小人向大人保证,郑思明不会闹事!”

   “他如果闹事,你的项上人头不保!梨洲先生的面子也不起作用!”

   高家勤转过头来,对着黄宗羲哈哈一笑:“梨州先生,你不要介意。官场险恶,先生见谅!”

   黄宗羲满脸笑容,微微一拱手:“大人,老夫今日没有来过,高县令也没有见过老夫!”

   二人都是哈哈大笑,高家勤目光在桌上的“论文”停了片刻,这才抬起头来:“王和垚,你有功名吗?”

   王和垚正要回答,高家勤已是满面春风:“梨州先生,要是不嫌本官乏味,就留下来一块用饭。本官有些算术上的学问,想和王和垚切磋一下。”

   “一切听大人安排!”

   黄宗羲拱手行礼。送佛送到西,事已至此,不在乎这一时三刻。

   “大人,小人就却之不恭了。”

   王和垚无奈,只能躬身一礼。

   郑思明的性命,可攥在高家勤的手里,由不得他不慎之又慎。

   他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又那里有功名!高家勤问这话,又有什么意思?

   月色朦胧,已近子时,王和垚和黄宗羲出来,不由得长长出了口气。

   郑思明的命,怕是保住了。

   “贤侄,你在城中可有住处?”

   黄宗羲道。

   看来他养生有方,多年练武,身子骨结实,异于常人。

   “先生不必担心,小侄自有去处。今日之恩,小侄铭记在心,他日必报!”

   王和垚深施一礼。

   “贤侄,前路漫漫,你要珍重啊!”

   “先生慢走,三哥慢走!”

   黄宗羲和王和垚告别,上了轿子,脸色马上黑了下来。

   “狗……官!”

   想他名满天下,在高家勤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面前一文不值,还要奉上银子,颜面何在?

   “阿爹,鞑子当道,今时不同往日,看开些吧!”

   儿子黄百家在一旁低声劝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罢了,罢了,回去吧。”

   黄宗羲摆摆手,闭起了双目。

   黄百家看向县衙,狠狠向地上唾了一口。

   父亲名噪大江南北,那些前明的朝廷大员、煌煌士大夫,对父亲也是毕恭毕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