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第17章 把主官拉出去砍了!

  “哦?你的意思是把学子区分开来,两家学院按需录取?”

   李二搓了搓下巴,好像,不大行呢,自古这玩意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你这么整,除了真没啥学识的去读你那个公务书苑,但凡自认为有两把刷子的都得去新开的这所!

   “朕觉得不大成呢?”

   “臣附议!殿下,开设公务书苑的初衷只是应对我大唐辖域陡增,解决干吏缺失的问题,其他的官员录取还有朝廷抡才大典呢!那您开设另一所太学意义何在呢?”

   房玄龄这个捧臭脚的!要不是打不过你,说啥都得踹你两脚!别忘了在漠北时候就是你小子为了玉玺把我撇了!

   承乾撇了撇嘴!

   “这个事儿要说孤父皇不明白,那是情有可原,可是你老倌儿久经吏治的,你还不明白,那你真是奥特了!”

   李二一愣!卧槽!你小子现在觉得老子不识数了?

   房玄龄也一愣,啥玩意儿叫奥特?

   承乾站起身走向龙案,路过李恪的时候还给李恪一大脖溜子!

   李二气的嘴直歪歪!

   “诸位朝臣,孤问大家,现在的朝政跟一年前一样儿么?”

   承乾走向龙案前,回首看向朝臣!

   轰,台下议论纷纷!

   崔仁师本是奉召回京,上一个月一直在江南道巡查,一听承乾这话,刷的眼睛亮了!

   “殿下说的是极!”

   房玄龄回头瞅瞅,“说说原因!”

   “陛下,殿下,还有房相,臣上月离京出入郡县,在接见各地属官的时候,谈及现在的地方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能很好的解释殿下的疑问!”

   “贞观一年,朝廷在战争状态到恢复民生的转变,各地主官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一,恢复农业生产,二,组织民夫修缮水利设施,三,整治地方民风,防止恶性案件的产生,就这么几个主要的事儿!”

   “至于说恢复人口、促进各行各业生产,只要农业生产恢复了,吃的喝的百姓们不缺了,这些逐渐都会自行恢复的,也是急不来的!等到时机成熟,在注意一下辖区内防疫的事情就完事儿了,充其量在商贸繁盛的时候控制一下税率就没啥可做的了!”

   “这是贞观一年到贞观二年年初的情况!但是等到了二年年中就不一样了!一场大蝗灾让整个大唐乱了章法!在土地没有产出的时候,朝廷不仅需要去防止饥荒、赈济灾民、抗疫这几项上忙活,还要在以工代赈上面动脑筋!”

   “这就给当地主官愁坏了!赈灾、抗疫这两项历朝历代都经历过,以史为鉴就完事儿了!但是以工代赈这玩意儿可就新奇了!”

   “懒政的地方官儿还好,趁着这功夫把积年未曾修缮的水渠修一修,把没开垦的荒地开一开,齐活儿了!等到赈灾粮一来,再按出工人头一分,完事儿!”

   “但是这些勤快的州府主官就闹心了!没活干了!不知道干啥!县衙里,主官主簿刑狱一帮人围在一起大眼儿瞪小眼儿,拿着朝廷下发的文书不知道干嘛!州府里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世世代代都习惯了,冷不丁让他们创新,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直到工部联合皇家商会韩将军一来,现场考察一遍之后,树木多的地方抽树枝做编织!林草多的地方做草纸!编草栏!郡县里手艺人多的,捏泥人的教会烧土窑的做陶器造型,制雨伞的领着闲散劳力编凉席,入眼之处全是活儿!”

   “而且没有不赚钱的东西!如果啥都没有!那就挖土!做砖!有煤窑的地方就炼石灰!真要是除了种地之外啥都没有!那就派马车把人一群群运走,按每家每户的分排到缺人的地方去!”

   “这些手法和专业的眼光,就完全不是现有的州府官员能有的!”

   “不仅于此!他们还跟臣抱怨!现在他们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有限!地方商业大户都把人力抽没了!在要恢复春耕的时候,他们根本无人可用!而工厂还是隶属中央工部商业司,他们调不动人!就委托臣回来问问这些情况该怎么办!”

   “还有就是!这地还种不种了?我朝每年农户承担着税粮,不过是只有地主才需要缴纳!现在可倒好,打工比种地赚的多多了!还不累!这帮人把地卖给别人别人不要!回头就把地抵押给银行了!见不到人赎回!不种了都!所以殿下!您说的老夫是双手双脚认同!形式大不一样了!”

   崔仁师一番话说完,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李二思索了半天,这还真没法弄哎!

   你要说不种地我罚你款!人家都把地卖了你让我种啥?不种地是不行的!万一海外乱起来没粮食输入了呢?解散工厂那更不行了!全国上下吃喝拉撒都靠这玩意儿挣钱呢!

   “承乾,你说说!”

   哎嘿!懵了吧您呐!

   承乾嬉皮笑脸的!

   “把这帮当官儿的都拖出去砍了!”

   轰!朝堂轰的一声!你疯了还是我们疯了!

   李二捂着脸,这货怎么突然这么不着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