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第46章 大蝗灾!

  蝗蝻在田地里蹦跳,一只大手扣在地面上将它抓住。

   老者拎着蝗蝻凑近眼前,“时隔四日竞已长出飞翅,虽然短小,但距离飞行已不远矣!”

   “唉!”叹息间老者站起了身,如炬的目光环视四野。

   所及之处,皆是在田土间跳跃的蝗蝻!更甚者已经振翅飞行!

   衙役拎着绳子不断在田间抽打,希望能借此微末之力消除蝗虫。

   “县令,您看!”小吏拿着竹篾抠起一块儿田土,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蝗虫的虫卵!

   本就沧桑的县令脸色更加昏暗,这块儿良田还处于整个河北道的高地,此时田土积温是高于下面洼地的,虫卵孵化的速度明显快过其他!

   “拿纸笔来!”老县令委身于田埂上。

   “微末老臣亲笔,臣于河北道沧州县,时冬不寒,虫卵遗留甚慎!臣已无力阻挡田土免其祸害!为临县、临道计,臣欲引火焚田,以阻虫害南下!臣治县不利,遗祸留存,焚青苗天降之祸,老臣一力担之!”

   老县令站起身,把信件塞给小吏。

   凄苦的目光看向围在田边的农户,小农之家本就不富,为乞怜蝗神放过,不惜斥巨资购猪头供在桌案上!

   但是那瞎了眼的蝗神,连看都不看这群可怜人一眼!

   县令无力的摆摆手“来人!焚田!”

   农户跪倒在地,欲哭无声,一年的辛劳就这样付之一炬!

   稚童的啼哭、农妇的哀嚎,不停地充斥着县令的耳膜!

   老县令看着火光逐渐的在田间升起,麦秆和蝗蝻一同付之于炬!噼啪的爆裂之声不止!

   心头的怒火不断汇聚!“狗娘养的蝗神!毁我田土,坏我黎民!老夫倒要去会会你这狗屁神仙!看看你特娘的到底有什么神通!”

   手拎锄头不畏热浪炙烤!老县令满腔怒气的一头冲进火场!

   。。。

   “报!河北道沧州县衙,县令李明隐,为保其余郡县不受蝗害,炬火焚田,身着官服投身火场,以身殉职!”

   轰!!!

   整个朝堂为之一惊!

   古代消息闭塞,靠信使沟通本就缓慢,直至今日一地县令,为保民田殉职任上,满朝文武才惊觉,这场灾难远比自己想象中的严重的多!

   而此时的河北道,蝗蝻已成气候,彻底从若虫蜕变成成虫,蝗虫已呈遮天蔽日之状席卷各县!

   全线告急!!!报危的快马沿着驿道狂奔,一条条消息不断汇聚在太极殿的舆图上!

   河北道,蝗虫穿街过巷!振翅轰鸣声就像轰炸机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整个郡县都充斥着蝗虫啃食绿植的咯吱声!

   随之而来的,河北道告急!河南道告急!太原府告急!襄州告急!

   整个关中接连告急!

   当蒲州官吏在报告发现飞蝗之后,整个朝堂巨震!

   李世民已从最早的焦虑中走了出来,“朕自领兵以来,大小战阵经历无数,皆能战而胜之!蝗灾也好,天降其罪也罢,也不过是朕的又一场征战罢了!朕还有你们这群名臣悍将!朕还有敢为民殉职的微末官吏!你们才是朕的底气!来人!随朕出征!”

   群臣拜倒,“喏!”

   李世民指着台下的卢氏门人,“尔等不服教化,待朕驱逐劣蝗归来,朕倒要好好听你们说说!”

   大帝之威恐怖如斯!门人不敢直视锋芒,屈身跪地!

   自此,大唐王朝轰轰烈烈的大范围救灾,拉开了序幕!

   。。。

   李二领着群臣策马前往蒲州!

   而此时,由河北道经太原府的蝗虫,已经在奔袭的过程中自动结群!

   像暴风雨之前的云团一样,出现在蒲州前方的天际线上,振翅飞翔的声音,百里之外都能听到嗡嗡声!

   愤怒的李二一脚踩烂脚下田土中蹦跶的蝗虫!

   “来人,调集左右武卫,结网捉虫!房相、杜相,拟旨,各郡县、州、道,组织民众结网捕捉,尽最大的能力阻止蝗虫结团远窜!”

   “还有,能不焚田就不要焚田,调集关内军队,协助农户驱虫保粮,其余各道未遭虫害的,即刻起,起运常平仓、府库仓官粮,进关中以备饥荒!一旦发生,立刻开仓放振!”

   房、杜二人领命!

   李二抬头看向远处蝗虫组成的黑云,“特娘的,朕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

   李二俯下身,在魏征惊诧的目光中捉起一把蝗虫。

   李二盯着在自己手中挣扎的蝗虫愤恨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话毕抬手就要往嘴里塞,魏征等群臣急忙阻挡!“陛下!陛下!不能吃!小心龙体啊,这不能吃啊!”

   围观民众见自己的皇帝以身为例,要生吞蝗虫在嘴里单挑!

   帝王悍勇至此!子民亦豪气顿生,有老者拨开群臣领着农户走到李世民面前,抽开自己粗陋的袖口,抬手帮李二抹去嘴边的污迹!

   李二任其施为,擦完老丈对着李二拱了拱手,“官家莫要如此!各地百姓还等着官家荡灾除恶,草民尚有儿郎四五、子孙若干,请官家稍作休憩,小小蝗灾,且看能奈我儿郎如何!大唐必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